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唐镜观大唐——宣城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赏析_纹饰

时间:2020-02-23 20:18:03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唐镜观大唐——宣城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赏析

作者:侯蓓

制作:童达清

铜镜,亦称“铜鉴”“照子”。正面光亮,清晰可 鉴,可正衣冠,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铜镜背面多有花纹或铭文,折射出时代特征与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以及艺术价值。从最早有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到清末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铜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金 属器物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产生影响最普遍的实用器,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宣城市博物馆收藏的铜镜数量丰富且成序列,现藏有战国至清代的铜镜475面,琳琅大观,美不胜收。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多元开放。继两汉之后,铜镜制造业在唐代又达到另一高峰。唐代铜镜的制作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工艺上锡和银的合金比例加大,使镜面更加光洁,映影更加清晰;造型上形制不一,除圆形外,出现菱花形、葵花形、方形、八角、亚形等镜形;装饰上多采用浮雕式,不施地纹,构图简洁美观,纹饰摆脱了两汉以来神秘怪诞的气氛,纹饰更贴近社会现实,多以鸾鸟、瑞兽、花卉及人物故事等内容为主。

宣城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向皖南山区过渡地带,自古就盛产铜和锡等矿产。商周时期,皖南宣城一带铜矿采冶业兴起。在汉代,宣城为丹阳郡的郡治所在地,丹阳郡是唯一设有铜官的郡国,所产铜名为“丹阳铜”,盛极一时,赞誉很高。在唐代,宣城为上州大郡,是江南五大中心城市(润、越、宣、苏、杭)之一,人丁兴旺,经济发达,凭借丰富的矿藏资源、“驰禁”的冶金政策和规范的冶金制度、优越的水运资源,宣城一带铜矿采冶依然繁荣。宣城市博物馆也因此得天独厚,收藏唐代铜镜40面。这些铜镜形态多样、纹饰丰富、制作精良,照映出欣欣向荣的大唐社会风貌。

1 人物故事镜

1.1 唐月宫纹镜 1986年宣州西南郊出土,直径14.6厘米,缘厚0.5厘米,重581克。八瓣菱花形,镜背纹饰以一周凸弦纹分为内外区,内区中为一棵大桂树,树干虬曲,中部盘曲成镜 钮,上部为桂树枝叶,排列稀疏有致,树左侧为一玉兔直立,耳竖起,前肢握杵捣臼,下有一跳跃的蟾蜍。右侧为嫦娥翩翩起舞,外区饰八朵流云纹。平素缘(图1)。

图1 唐月宫纹镜

月宫纹镜是流行于盛唐及以后的人物题材镜的典型品种。嫦娥窃取灵药奔月的传说,先秦时已流传,到唐代,月宫的故事进一步演化成为美丽和富于情趣的神话。此镜保存完好,质地精纯,色泽光亮,净白如银,光彩夺目,造型典雅别致,纹饰精美生动。宣城市博物馆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使用手机扫描该镜后,镜上嫦娥、月宫画面就跃然于人们眼前。

1.2 唐真子飞霜镜 直径15.2厘米,缘厚0.3厘米,重367克。圆形,龟钮,荷叶形钮座。钮座下方有山石池水,池中伸出曲柄荷叶,叶上伏龟;上方为祥云绕山托月、仙鹤展翅飞翔;左侧饰一长者端坐在竹林前,抚琴于膝,身旁有几案,案上置物;右侧饰一只鸾鸟在两树前展翅扬尾,翩翩起舞。素缘(图2)。

图2 唐真子飞霜镜

真子飞霜镜是唐代人物故事镜中多见的题材之一,因出土的铜镜中有“真子飞霜”铭文而得名。这类铜镜有些无“真子飞霜”铭文,但纹饰完全相同。从镜背装饰的祥云、飞鹤、仙人等内容看,此类镜描绘的应是当时流传的神仙故事。对“真子飞霜”的解释,目前较普遍的说法是真子为人名,即真孝子,飞霜是古琴曲调十二操之一“履 霜操”的别称。

2 唐瑞兽葡萄纹镜

直径19.5厘米,缘厚1.2厘米,重1208克。圆形,伏兽钮。以凸弦纹双线圈将镜背分作内外区。内区环钮浮雕六只瑞兽伏卧在葡萄枝叶间,形体丰腴,有的回首,有的侧身,姿态各异;外区饰有八只飞鸟,其间饰以葡萄及枝叶。高直缘,内侧饰有流云纹(图3)

图3 唐瑞兽葡萄纹镜

瑞兽葡萄纹镜主要流行于盛唐、中唐时期,是唐代独有的镜类。瑞兽葡萄镜把当时流行的两种纹样相结合,瑞兽代表祥瑞,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六朝、隋、初唐的铜镜上已颇为流行;葡萄,又作蒲桃,自汉武帝时张謇出使西域带回中国内地引种成功,唐代广泛种植,象征着多子多福的葡萄纹饰也流行开来,因此瑞兽葡萄纹镜有“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的美誉。宣城市博物馆馆藏有三面瑞兽葡萄纹镜,圆形,大小略有差异,纹饰基本相同。文中详述的这面铜镜形体厚实,铸造工艺精湛,纹饰构图繁缛,造型圆润饱满,体现出富丽堂皇的盛唐景象。

3 唐双鸾瑞兽葵花镜

唐双鸾瑞兽葵花镜,1978年宣州杨林莲州出土,直径22厘米,缘厚0.5厘米,重1179克。八出葵花形,圆钮,八瓣莲花形钮座。钮座左右各饰一只鸾鸟,展翅翘尾,脚踏花枝,相对而立,钮座上、下各饰一只瑞兽,形体壮硕,昂首扬尾,足踩祥云,同向奔驰。窄素缘(图4)。

图4 唐双鸾瑞兽葵花镜

传说鸾为赤色五彩,鸡形,《山海经》载:女床山 “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纹,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因此唐镜上多用鸾凤为主题纹饰。此镜镜体颇大,制作精细,布局生动活泼,花鸟云兽,各具姿态,形象逼真。

4 花鸟纹镜

花鸟纹镜是流行于盛唐、中唐时期最为绚丽的镜型之一。花鸟纹饰灵动自由,华丽多姿,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充分反映出唐代人对生活的热爱。

4.1 唐双鸾花枝葵花镜 1984年宣州北门土炮台出土,直径12.4厘米,缘厚0.4 厘米,重355克。八出葵花镜,圆钮。钮两侧各饰一只鸾鸟,曲颈展翅扬尾,相对而立;钮上饰有一只折枝花,两片花叶托起一朵盛开的重花瓣;钮下的折枝花为两片花叶托起盛开的莲瓣。素缘(图5)。此镜造型美观,鸾鸟俊美,花叶吐芳,争妍斗艳,欢快清新。

图5 唐双鸾花枝葵花镜

4.2 唐雀绕花枝菱花镜 直径9.5厘米,缘厚0.4厘米,重159克。八瓣菱花形,圆钮。纹饰以一周凸棱分内外区。内外区均饰四雀绕钮,展翅飞翔,雀间配以缠枝花叶;近菱边处饰有一周弦纹,每瓣菱边内饰缠枝花叶。素缘(图6)。

图6 唐雀绕花枝菱花镜

此镜形制小巧,镜背布满花枝,飞雀穿梭其间,生动活泼。

4.3 唐折枝花鸟镜 直径18.9厘米,缘厚0.4厘米,重563克。圆形,圆钮。环钮饰对称的四蝶纹,四蝶展翅向外飞舞;绕蝶对称分布四株折枝花,四花分为两组,一组叶片宽长,一组叶片较短,顶部均饰盛开的花朵;折枝花间有四鹊展翅扬尾,同向飞舞。窄素缘(图7)。

图7 唐折枝花鸟镜

此镜枝繁叶茂,花朵盛开,蝶鹊飞舞,清新明快。

4.4 唐六枝花镜 直径25.1厘米,缘厚0.6厘米,重1848克。圆形,圆钮。钮外三只鸟和三株小折枝花相间环绕,小折枝花同形,均为两叶三花苞。其外六株大折枝花等距离分布,大折枝花分为两种三组,相间排列,一种为枝叶细长、枝头花苞待放,另一种为大小叶片中花朵盛开。大折枝花外围一圈凸弦纹,弦纹与镜缘间饰六朵流云纹。素缘(图8)。

图8 唐六枝花镜

折枝花镜有四枝花、六枝花、八枝花形。此镜镜体颇大,制作讲究,流云飞鸟,花团锦簇,错落有致,繁而不乱,是唐镜中的精品。

4.5 唐宝相花纹菱花镜 1985年宣州孙埠镇窑厂出土,直径14.3厘米,缘厚0.6 厘米,重571克。八瓣菱花形,圆钮。钮座为大小两组叶形花瓣,每组四朵,相间排列。座外以一周凸弦纹分镜背为内外区,内区对称分布四朵同形宝相花,六片螺旋式花瓣,中有花蕊,外围六边形花边,四朵宝相花间饰有大叶形花瓣,外区四飞蝶、四花瓣相间分布。素缘(图9)。

图9 唐宝相花纹菱花镜

宝相花镜是流行于中、晚唐的镜类。宝相花是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主要是荷花)进行艺术处理,变成佛教艺术中特有的花卉形象,既有吉祥美好的寓意,也体现出唐代礼佛、尚佛的社会形态。此镜色泽光亮,构图疏密有致,纹饰华丽规整。

一面面绚丽多姿的唐代铜镜,凝结着能工巧匠的智慧、勤劳,承载着大唐气象的壮丽、包容,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散发人文、艺术之光。

参考文献

[1]周怀宇.唐代皖江明珠:宣州的崛起与进步(一)[J].宣城历史文化研究.2013.

[2]宣城市博物馆.宣城市博物馆藏镜集珍[M].杭州.西泠印社出 版社,2018.游戏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韩愈与宣城小考_窦牟

原标题:韩愈与宣城小考 张清华 微信版第435期 01 韩愈与窦牟兄弟交友的时间 《祭窦司业文》因是祭亦师亦友(称二兄)的长者窦牟,故用四字一韵正格。“惟君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2-23
宣城彰教寺:从徐氏家庙到临济重地_丁山

原标题:宣城彰教寺:从徐氏家庙到临济重地 童达清 第666期 说起彰教禅寺,似乎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今人多不知其名自不待说,即使历修《宁国府志》《宣城县志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20-02-22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下)_遗址

原标题: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下) 作者:陈亮 制作:童达清 微信版第588期 磨制石器,一般认为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是先取石打制成坯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2-22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上)_陈山

原标题: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上)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上) 作者:陈亮 微信版第587期 宣城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一般以公元前223年,秦朝在原楚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2-21
酒后嚣张,宣城女子5天后被判刑!

原标题:酒后嚣张,宣城女子5天后被判刑! 2020年2月19日下午,泾县首例疫情防控期间干扰疫情检查妨害公务案件在泾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件,法院收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2-21
追踪宣城古城墙历史_新城

原标题:追踪宣城古城墙历史 尹定根 第585期 游览古城西安、南京等地的城墙,自然联想到故乡宣城古城墙的历史文化。70年前,在读私塾的少年,曾多次游玩行走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20-02-18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下)_李白

原标题: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下) 陈虎山 第583期 02 谢脁看宣城——山水大美而灵动 谢朓不仅是大美宣城的第一个发现者,更是敬亭山名齐五岳的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2-13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_萧鸾

原标题: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 陈虎山 第582期 谢朓(464—499),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和最为知名的宣城太守。“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2-12
胭脂盒碎“粉”留香——“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下)_粉盒

原标题: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下) 陈 亮 微信版第211期 宋代脂粉盒标本选取12件。 图七:北宋繁昌窑白瓷点彩脂粉盒,高6.8公分,盒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2-10
烟波浩渺中的黄龙嘴——宣城南漪湖水乡渔村百年史记(下)_渔业

原标题:烟波浩渺中的黄龙嘴——宣城南漪湖水乡渔村百年史记(下) 4、建国后黄龙嘴的历史沿革 解放初,黄龙嘴属于南湖派出所管理,该派出所除湖区和沿湖专业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20-02-10
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下)_萧鸾

原标题: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下) 田丹丹 第658期 摘要:谢朓在齐明帝建武年间曾由中书侍郎出守宣城郡,这一事件广受学界关注。从当时的官制和谢朓本人的仕历来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2-09
抗日战争宣城沦陷之前后_日军

原标题:抗日战争宣城沦陷之前后 张法先 制作:童达清 如今8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记得:抗日战争之前的宣城是很好的,享有“南宣北合”之美称。市区“九街十八巷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20-02-09
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上)_高门

原标题: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上) 田丹丹 制作:童达清 第657期 摘要:谢朓在齐明帝建武年间曾由中书侍郎出守宣城郡,这一事件广受学界关注。从当时的官制和谢朓本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20-02-08
元代今宣城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文化成就(二)_宋三史

原标题:元代今宣城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文化成就(二) 元代今宣城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文化成就 陈 瑞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30期 今天的宣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2-06
清初宣城望族与传统学术——以宣城吴肃公为例_孔孟

原标题:清初宣城望族与传统学术——以宣城吴肃公为例 夏建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85期 \明末清初,宣城地方文化家族能够在周边徽州、苏南、浙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2-06
“文房之乡”晒文玩——“片面之瓷”话宣城之四(下篇)_青花

原标题:“文房之乡”晒文玩——“片面之瓷”话宣城之四(下篇)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82期 砚用类,选三件瓷砚和一件笔觇。 如图十一:南朝黑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2-03
千古悠悠宛溪河_宣城

原标题:千古悠悠宛溪河 石 巍 制作:童达清 宛溪河已经伴随着宣城古城流淌几千年了。宣城古名宛陵,即取宛溪和陵阳山这一山一水的名字而来。它就像一位母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2-02
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三)_交往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三)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8期 03 交往 梅清极好交往,颇好集会,与当时众多文人保持着密切关系,上至达官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20-01-31
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一)_文峰梅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一)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6期 经过明清易代之乱后,宣城画派在康熙年间诞生了一位最有影响力的大画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20-01-30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下)_代桓振

原标题: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下) 陆再奇 第510期 六、宣城桓氏第六代桓振、桓亮考 宣城桓氏第六代史载男十一人、女一人,分别是:平南将军、镇南将军、江州刺史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1-29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_桓玄

原标题: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作者:陆再奇 制作:童达清 第509期 五、宣城桓氏第五代考 宣城桓氏第五代有桓温六子四女,桓云一子,桓豁六子一女,桓秘一子,桓冲七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20-01-29
梅清墓地与卒年考_宣城

原标题:梅清墓地与卒年考 梅铁山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78期 1987年,安徽省宣城县(现宣城市宣州区)文化局,在新田镇新田村高冲村民陈荣庭的菜园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1-27
明清宣城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一)_许森

原标题:明清宣城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一) 章达鼎 第648期 明清两代狸桥地区文士们创作的诗歌,许多都记载在各族的家谱之中,使家谱除了历史资料价值外还有了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1-23
宛溪河二期改造应再现“宣城历史文化底蕴”_古城区

原标题:宛溪河二期改造应再现“宣城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陆再奇 宛溪河,水阳江的一级支流,与青溪河交汇于陵阳山东南的响山,绕陵阳山山体东至东北,在陵阳山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20-01-20
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_先生

原标题: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 石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47期 宣城自古为上州大郡,文献名邦,流传下来的名人著述、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然而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20-01-19
韩愈就食江南宣城时间考_田悦

原标题:韩愈就食江南宣城时间考 韩愈就食江南宣城时间考 梁永照 微信版第410期 2013年9月24日《宣城日报》刊登一篇《韩愈与宣城》的文章,讲述了韩愈就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20-01-17
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_黄山

原标题: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 汪立军 第567期 摘要:长期以来美术史论界对皖南诸画派的新安画派、黄山画派以及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1-16
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_灵济宫

原标题: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 作者:徐祥林 第635期 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坐落着一座名曰“灵济宫”的道观,其所祀神明就是宣城徐氏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1-02
成化款托五百年——“片面之瓷”话宣城系列之六(上)_青花

原标题:成化款托五百年 ——“片面之瓷”话宣城系列之六(上)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0期 2014年4月8,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30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_宣城

原标题: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王景福 第035期 敬亭山,从南齐谢朓始,声名鹊起,经久不衰,受到历代众多文人雅士的顶礼膜拜,其文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30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下)_黄山

原标题: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下) 汪立军 微信版第443期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的艺术特色 宣城时期(1666--1680)是石涛创作历程中新旧交替、借古开今、破格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2-27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上)_黄山

原标题: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上) 汪立军 微信版第442期 石涛(1642-1707),清初画僧,原姓朱,名若极,原籍广西桂林,祖籍安徽凤阳⑴,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小字阿长,削发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19-12-26
“名人、家族与宣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在宣_研究

原标题:“名人、家族与宣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在宣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19期 2013年9月21日至22日,由安徽省历史学会主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2-25
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_宣城

原标题: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 蔡长雁 第496期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以及中原、华东军区部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24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一)_影响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一) 王景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35期 第一节 历史的错位 何谓画派?我国著名的美术史论家陈传席在《论皖南诸画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19-12-24
收复台湾第一人——宣城沈有容传(二)_宋应昌

原标题:收复台湾第一人——宣城沈有容传(二) 收复台湾第一人 ——宣城沈有容传(二) 董振宇 五、取 往 朝 鲜 万历十九年(1591)二月,沈有容调往保定镇,晋升源图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2-23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