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宣城市县方志考录(下)_刻本

时间:2020-01-19 10:52:31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宣城市县方志考录(下)

作者:刘道胜

03 今存方志

1. 黎晨修、李默纂:嘉靖《宁国府志》10卷

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1962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黎晨修,字光启,河北任丘人,进士,户部郎中,嘉靖十四年(1535)任宁国知府。李默,字时言,瓯宁人,进士,嘉靖十一年(1532)由吏部郎迁宁国府通判。

是志分郡地、制置、秩统、次舍、表镇、职贡、防圉、人文、禋祀十纲,颇为简略。

2. 陈俊修、梅守德、贡安国纂:万历《宁国府志》20卷图1卷

万历五年(1577)刻本。

陈俊修,字彦吾,南海人,进士,万历元年(1573年)任知府。梅守德,字纯甫,邑人,进士。贡安国,邑诸生。

志分27目,前有汪道昆等志序,内容较嘉靖志丰赡。嘉靖志不设“艺文”,该志则详于艺文而弥补这一缺陷。收录谢朓、张九龄、李白、高适、韦应物、杜牧、李煜、晏殊、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曾巩、文天祥、沈括、韩愈等诗文。艺文“载籍”收录古今著述176种,均附版本、卷数乃至书序。不少记载保存了大量有关宁国府故实。

3. 庄泰弘修、刘尧枝等纂:康熙:《宁国府志》32卷首1卷

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

4. 宋斅修、钱人麟等纂:乾隆《宁国府志》34卷

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5. 鲁铨、钟英修、洪亮吉、施晋纂:嘉庆《宁国府志》36卷首末各1卷,嘉庆二十年(1815年)刻本。

6. 谢庭氏纂:道光《宛陵郡志备要》四卷,附《太平郡志》2卷

光绪二年(1876)刻本。

7. 毛龙章撰:民国《安徽第九区风土志略》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8. 秦宗尧、王同春纂修:顺治《宁国府宣城县志》10卷

顺治十年(1653)刻本。

9. 袁朝选修、徐肇伊纂:康熙《宣城县志》8卷

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

10. 吴飞九修、杨廷栋等纂:乾隆《宣城县志》32卷

乾隆四年(1739)刻本。

11. 陈受培修、张焘纂:嘉庆《宣城县志》32卷

嘉庆十三年(1878)刻本。

12. 李应泰修、章绶等纂:光绪《宣城县志》40卷首1卷,志余2卷

光绪十四年(1888)木活字本。

13. 佚名:民国《宣城县志略》

民国油印本。

14. 连鑛修、姚文烨等纂:嘉靖《建平县志》9卷

嘉靖十年(1531)刻本,1963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

15. 茅成凤修、刘震等纂:康熙《建平县志》24卷

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

16. 卫廷璞纂修:雍正《建平县志》22卷首1卷

雍正九年(1731)刻本。

17. 贡震撰:乾隆《建平存稿》3卷

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刻本,光绪十六年(1890)玉和堂木活字排印本,1985年郎溪县地方志办公室依据光绪木活字本进行标点注释本。

18. 朱麟修、黄绍文纂:嘉靖《广德州志》10卷

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

19. 李得中修、李日滋、徐文渊纂:万历《广德州志》10卷

仅存顺治增刻本之残本于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20. 高拱乾修、戈标等纂:康熙12年《广德州志》26卷

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21. 高拱乾修、戈标等纂:康熙22年《广德州志》26卷

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

22. 李相国纂修:乾隆4年《广德直隶州志》30卷

乾隆四年(1739)刻本。

23. 胡文铨修,周广业纂:乾隆57年《广德直隶州志》50卷

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24. 裕文纂修:道光《增补广德州志》16卷首1卷

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25. 胡有诚修、丁宝书等纂:光绪《广德州志》60卷首末各1卷

光绪七年(1881)刻本。

26. 钱文选撰:民国《广德县志稿》59卷首末各1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印本。

27. 佚名编:民国《广德县志兵寇门稿》

稿本藏安徽省图书馆。

28. 济威辑:民国《广德县志艺文志稿》

辑稿藏安徽省图书馆。

29. 范镐纂修:嘉靖《宁国县志》4卷

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

30. 杨名达等修、黄可缙等纂:顺治《宁国县志》6卷

顺治四年(1647)刻印本。

31. 陈养元修、王为壤纂:康熙《宁国县志》10卷

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

32. 梁中孚纂修:道光《宁国县志》12卷首末各1卷

道光五年(1825)刻本。

33. 张达五修、邓思贤增修、周赟纂:光绪《宁国县通志》10卷

光绪二十五年(1899)抄本,1960年合肥古籍书店据抄本石印。

34. 杨虎修,李丙麃纂:民国《宁国县志》14卷首1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35. 丘时庸修,王廷幹纂:嘉靖31年《泾县志》11卷

嘉靖三十一年(1552)刻本。

36. 丘时庸修,萧濂续修,张问政续纂:嘉靖41年《泾县志》12卷

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本藏天一阁。

37. 习全史等修,王云龙等纂:顺治《泾县志》12卷补遗1卷

顺治十三年(1656)刻本。

38. 郑相如纂修:乾隆18年《泾县志》45卷首1卷

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39. 王廷栋修,钱人麟纂:乾隆20年《泾县志》10卷首1卷,志余2卷

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

40. 李德淦、周鹤立修,洪亮吉纂:嘉庆《泾县志》32卷首1卷

嘉庆十一年(1807)刻本,光绪十二年重刻本,民国三年(1914)石印本。

41. 阮文藻修,赵懋曜纂:道光《泾县续志》9卷,附府县两志乐输题名2卷

道光九年(1829)刻本,民国三年(1914年)泾县翟氏影印清道光九年刻本,将嘉庆道光二志合为一册。

42. 胡韫玉撰:光绪《泾县乡土记》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安徽白话报》社铅印本。笔者按:胡韫玉,字仲民,又字朴安,泾县人,光绪四年(1878年)生,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卒于上海。少年随父就读于家馆,几次攻举子业不第。著述宏丰,有《朴学斋丛书》《中国训诂学》《古书校读法》《中华风俗志》等六十二种。

43. 陈嘉策纂修:万历《绩溪县志》(12卷)

今存万历九年(1581)刻本

陈嘉策,字与偕,号葵心,福建晋江人。万历二年进士,授绩溪知县。

【简介】 绩溪县早在成化年间即始修县志,时李宗仁谪官绩溪,属下汪源学随即纂修县志,未成书而中辍。弘治辛酉(1501),知县程傅(佐时),邑人戴骝,在成化县志稿的基础上增修县志,成书于弘治壬戌(1502年,今佚)。正德辛巳(1521),知县陈约旋即重修(今佚)。修撰情况:至万历间,陈嘉策命下属教谕何棠、江先省,训导胡以征、王楷,邑人汪秀成、汪士达、张应丁、胡华中、胡献芹、郑汝砺、章春、周觉先等采辑资料,嘉策执笔成书。编修之先,集儒生、乡绅及有德望者议其事,“协余力,集众思,审图籍,询旧耆,搜创废,核名实,酌古定例析类酌缀词,本以旧志,互之以郡志,而又篡定二志之所未尽者。凡三易稿而始克成编。”全书为纲目体,分舆地、建置、食货、恤政、学校、武备、祀典、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等十二目,七十三子目。

44.【清•康熙】《绩溪县志续编》(4卷)

【修撰者】苏霍祚修,曹有光等纂

苏霍祚,字业永,广东顺德人,举人,康熙五年(1666)任绩溪知县。曹有光,字晖吉,绩溪人,进士。

【版本】今存康熙七年(1668)刻本

【简介】 该志修于万历志之后近八十余年,因当时徽州府欲“修辑郡志,征集往典,于是延集绅士遍访耆硕,抉寻遗帖而续编之”。是志基本沿袭万历《绩溪县志》之体例并增续之,所谓“自明万历辛巳以至于今别为四卷,附诸前志之后。其天文、地舆之不可移易者则仍其目而不附之以文。其钱谷、人物之所未备者则纪继其年而必详之以实。”即作为续志,主要增添了上自万历,下迄康熙七年(1668)八十余年间绩溪人文社会记载,尤以人物增续为大宗,保存了不少明末清初的相关资料。全书分十二目,七十七子目,约六万字。

45.【清•乾隆】《绩溪县志》(10卷)

【修撰者】较陈锡修,赵继序、章瑞钟等纂

较陈锡,字永闻,河南中牟人,举人,乾隆十五年(1750)任知县。赵继序,休宁人,举人,候选知县。

【版本】今存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简介】

康熙《绩溪县志》距离该志纂修,时间达到80余年。较氏莅任绩溪,“乃检阅旧志,而慨文献无征辑80余载”,加上乾隆间,“天子敕修一统志,檄取直省府州县志为采辑资,绩溪属在中县,岂容应以无征,爰是不揣简陋,开局赓修于敬业书院。”该志的纂修,“先核前志条例,酌其沿革损益之宜,然后举四隅十五都之结报者,因其类而附书之。又复亲履乡镇面核可否而参订之。”并数易其稿而成书。全书分十目,四十九子目,二十九万余字,史料丰富。

46.【清•嘉庆】《绩溪县志》(12卷首1卷)

【修撰者】清恺修,席存泰等纂

清恺,字虞臣,号毓庵,满洲镶白旗人,监生,嘉庆十二年(1807)任知县。席存泰,字安仲,号茹友,新阳(今江苏昆山)人,副贡,乾隆六十年(1795)任教谕。

【版本】今存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

【简介】该志编纂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增编,二是考订。正如主修清恺所云:“踵前志而增修之事若易,因前志而重校之功倍难,盖以前人记载流传已久,三百余年以后不能以不根之说,一旦纷更之,然亦有疏漏之条,舛错之处,或待后人之校雠者若惟是,沿袭传会,苟且从事,是亦不可已矣乎。”因此,在编修过程中,“广搜群籍,遍历穷乡,言必准诸古,迹必核其实,凡旧编之所未核一一为之订其讹,补其缺,严辩其异同,精区其体例。”该志艺文志中收录胡宗宪《筹边八议疏》,是研究明代抗倭的宝贵资料。《食货志•田土》记载了乾隆间安庆人“携苞芦入境租山垦种”,而“土著效尤”,至使土地“寸草不生,旱弗能蓄,潦不得泄”,“绩民之患莫甚于此”,保存了有关“棚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资料。该志始修于嘉庆十三年,至嘉庆十四年十二月稿成,嘉庆实十五年付梓。记事止于嘉庆十四年。正文分为十二目,八十二子目,约三十万字。

47.【民国】《新修绩溪县志》(稿本不全)

【修撰者】马吉笙修,胡止澄等纂

【版本】今存民国二十三年(1934)稿本(今北师大图书馆藏《序例》、《列传》、《艺文》诸稿,省博藏原稿及所集资料。另,绩溪县档案馆部分卷帙有藏)

【简介】 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党政府通令各省纂修地方志,安徽于民国19年议修省志。在这种形势下,徽州府县积极修志,成书有:民国《歙县志》、民国《绩溪县志》、民国《婺源县志》、《黟县四志》和《祁门县志氏族考•艺文考》。只有休宁未成书。关于民国《绩溪县志》的编修情况:

民国二十年(1931),由胡适牵头,该县人士倡议续修,因款不敷用,事遂中辍。民国二十三年(1934),始由县府聘请胡晋接为总纂,程东屏、胡廑人等为编纂。总纂胡晋接此前担任过民国《安徽通志稿》编委,他在主纂省志“艺文考”时,采用以纲领目并加提要的形式加以编纂,体例新颖。他在主纂《绩溪县志》时,厘其篇目为舆地、民群、政教、食货、文献等,子目中诸如政治、礼俗、学术、实业(农、工、商、矿)、财政(征收方法、征收机关、行政费、地方财政局)等,正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反映。嗣因胡晋接、胡廑人相继逝世,续聘胡广诒为编纂,新志稿始告完峻,惜原稿遭兵燹散失。

附录:《绩溪县志馆第一次报告书•胡适之先生致胡编纂函》:

堇人老叔:去国之前,接到手书,匆匆未得奉覆的机会。把信带到路上去,也没有功夫写信,真对不住你了。所问二事,大略奉答如下:(一)关于县志体裁,我因为有些意见一时决无法实行,所以不愿高谈空论,今略举两点:(1)地图必须用新式测量,决不可用老式地图,应有地质地图,与地势高下图。此似无法行的,但应与省志局商量,如省志局有分县新图,总比旧法地图为佳。如他们有测量专员,县志局亦可略加补助,请他来测量。上海中央研究员地质研究所叶良辅先生曾调查安徽地质,县志局亦可请教他。(2)县志应注重邑人移徙经商的分布与历史。县志不可但见“小绩溪”,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若无那“大绩溪”,“小绩溪”早已饿死,早已不成个局面。新志应列“大绩溪”一门,由各都画出路线,可看各都移殖的方向及其经营之种类。如金花、兰溪为一路,孝丰、湖州为一路,杭州为一路,上海为一路,自绩溪至长江为一路……其间各都虽不各走一路,然亦有偏重。如面馆业虽起于各村,而后来成为十五都一带的专业。如汉口虽由吾族开辟,而后来亦不限于北乡。然通州自是仁里程家所创,他乡无之。横港一带亦以岭南人为独多。(3)有一事必不可不奉告的:县志必须带到上海排印,千万不可刻木版,我藏的万历志,康熙绩志,乾隆志,当托便人带到城里交诸公参考。嘉庆志似可不必奉寄了。将来若有余资,似可将此四部志与罗氏《新安志》中绩溪的部分,合并付排印,托亚东办理此事,作为新志的附录。可惜正德志无法寻觅了。(二)先人传状,久想作一篇,但若作新式传,则甚不易下手。若作短传,当试为之。先人自作年谱记至四十一岁止,其后有日记二十万字,尚未校好,其中甚多可贵的资料。诗只有一册,文集尚未编定,约有十卷。先人全稿已抄有副本,未及校勘标点。连年忙碌,无力了此一心愿,甚愧甚愧。我收集的绩溪人著述并不很多,便中当开单奉呈供诸公参考。匆匆敬问安好。

48.【民国】《绩溪县志馆采访表》(4册)

【修撰者】唐鸿铎等

【版本】今存稿本,《安徽省馆藏皖人书目》著录

【简介】 民国《绩溪县志》在编修前,曾经过充分的预修过程,且采用新式调查制表为修志采撷资料,今有《绩溪县志略例》、《绩溪全图表说》、《绩溪县志馆采访表》、《绩溪县志馆第一次报告书》等类型的志书是当时编纂县志的产物。

《绩溪县志馆采访表》为民国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23-1924)采访所记,封面有采访员姓名。共四册,采访涉及十一都上段,十都上段,六都等四个基层区域。每册包括舆地志表、民郡志表、文献志表、食货志表等。舆地志表内容涉及乡村、水利、寺观坛超、胜迹、坊表、道路、桥梁等。民郡志表涉及氏族、方言、礼俗、人口变动概要等。文献志表涉及撰述附提要、金石古物、人物附传等。食货志表涉及农事、商业等。末有旧志补遗一栏。保存了不少原始记录,如食货表记载绩溪汪村“每亩平均产三百斤,”“清代(米)价每石二元,现价每石二元五角”,每年不敷米约七百余石,皆间接求供于旌德及宁国,“备注”云:“清末以来,各项价值皆上涨,以民国十九、二十年为最高,最近两年各项价值猛跌,故与清代相仿”。该采访表是研究民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宝贵资料。

49.【民国】《绩溪乡土历史》(1册)

【修撰者】汪稼云编

【版本】《安徽省馆藏皖人书目》著录,今存民国十九年(1930)油印本

50.【民国】《绩溪乡土历史教科书》(1册)

【修撰者】汪稼云编

【版本】油印本,藏安徽省图书馆

51.【民国】《绩溪乡土地理》(1册)

【修撰者】胡步洲编

【版本】油印本,藏安徽省图书馆

52.【民国】《绩溪乡土地理教科书》(1册)

【修撰者】胡步洲编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副院长)游戏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_先生

原标题: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 石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47期 宣城自古为上州大郡,文献名邦,流传下来的名人著述、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然而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20-01-19
韩愈就食江南宣城时间考_田悦

原标题:韩愈就食江南宣城时间考 韩愈就食江南宣城时间考 梁永照 微信版第410期 2013年9月24日《宣城日报》刊登一篇《韩愈与宣城》的文章,讲述了韩愈就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1-17
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_黄山

原标题: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 汪立军 第567期 摘要:长期以来美术史论界对皖南诸画派的新安画派、黄山画派以及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1-16
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_灵济宫

原标题: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 作者:徐祥林 第635期 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坐落着一座名曰“灵济宫”的道观,其所祀神明就是宣城徐氏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1-02
成化款托五百年——“片面之瓷”话宣城系列之六(上)_青花

原标题:成化款托五百年 ——“片面之瓷”话宣城系列之六(上)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0期 2014年4月8,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30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_宣城

原标题: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王景福 第035期 敬亭山,从南齐谢朓始,声名鹊起,经久不衰,受到历代众多文人雅士的顶礼膜拜,其文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30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下)_黄山

原标题: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下) 汪立军 微信版第443期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的艺术特色 宣城时期(1666--1680)是石涛创作历程中新旧交替、借古开今、破格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7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上)_黄山

原标题: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上) 汪立军 微信版第442期 石涛(1642-1707),清初画僧,原姓朱,名若极,原籍广西桂林,祖籍安徽凤阳⑴,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小字阿长,削发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2-26
“名人、家族与宣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在宣_研究

原标题:“名人、家族与宣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在宣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19期 2013年9月21日至22日,由安徽省历史学会主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5
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_宣城

原标题: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 蔡长雁 第496期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以及中原、华东军区部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24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一)_影响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一) 王景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35期 第一节 历史的错位 何谓画派?我国著名的美术史论家陈传席在《论皖南诸画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2-24
收复台湾第一人——宣城沈有容传(二)_宋应昌

原标题:收复台湾第一人——宣城沈有容传(二) 收复台湾第一人 ——宣城沈有容传(二) 董振宇 五、取 往 朝 鲜 万历十九年(1591)二月,沈有容调往保定镇,晋升源图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3
宣州自古“诗酒”地(下篇)——“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_标本

原标题:宣州自古“诗酒”地(下篇)——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50期 我痴迷古瓷,喜好从旧城改造的工地去发现、去追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9-12-22
宣城育韩四功绩_韩愈

原标题:宣城育韩四功绩 宣城育韩四功绩 隗 芾 微信版第370期 生不管多长,奠定基础的是青少年时期。人初生之时乃半成品,虽已具有父母之遗传基因,但头脑尚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1
宣州自古“诗酒”地——“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上)_标本

原标题:宣州自古“诗酒”地——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上)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49期 我痴迷古瓷,喜好从旧城改造的工地去发现、去追寻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0
宣文化面面观_宣城

原标题:宣文化面面观 宣文化面面观 陆再奇 微信版第398期 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地理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地理有其特强的稳定性,演化变迁相对缓慢,地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9-12-10
宣城与清朝的文字狱_昝质

原标题:宣城与清朝的文字狱 宣城与清朝的文字狱 童达清 满清入主中原后,为了镇压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屡兴文字狱,以图钳制人们的思想。清朝前期,由文字狱引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9-12-10
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_货币

原标题: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 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 郑兴华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1期 宣城,建城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史上的疆域并非局限于今天宣城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02
古砖残瓦识前朝_宣城

原标题:古砖残瓦识前朝 陈 亮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陈列中,笔者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些古砖残瓦,如图一:唐代莲花纹瓦当标本,图二:印文字古瓦片,顿时大吃一惊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26
宣城“双桥”的重建者袁旭为何冤死狱中_济川

原标题:宣城“双桥”的重建者袁旭为何冤死狱中 宣城“双桥”的重建者袁旭为何冤死狱中 桂云峰 第514期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人李白的两句诗,将两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26
韩愈的宣城情结_窦牟

原标题:韩愈的宣城情结 韩愈的宣城情结 毕宝魁 微信版第445期 内容提要:韩愈在宣城生活四年左右时间,是他真正学业的开始。他在这里跟从窦牟学习经典和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21
“燕台七子”施闰章_宣城

原标题:“燕台七子”施闰章 江海岸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0期 \他是杰出诗人,以诗名称雄全诗坛数十年。 他是官宦典范,以清正有为、造福于民名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19
宣城民间信仰的南宋倾向——以梓华、张果和宋孝宗为中心(一)_绍兴

原标题:宣城民间信仰的南宋倾向 ——以梓华、张果和宋孝宗为中心(一) 丁希勤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67期 一、总述 宣城历史上有两位地方神,一是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18
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下)_宣城

原标题: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下) 作者:王璟莹 制作:童达清 第608期 编者按 作者硕士毕业论文《移民与重建——晚清民国时期的皖南水东镇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17
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_高斋

原标题: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74期 谢朓楼位于是宣城市中心府山广场北侧,是一座享誉华夏的千古名楼,由于谢朓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15
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一)_瞿山

原标题: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一) 章建文 谈家胜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3期 摘 要: 雅集即古时文人名流之间的聚会唱和,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明末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14
千年风雨伴古寺——记天寿寺边古银杏_宣城

原标题:千年风雨伴古寺——记天寿寺边古银杏 陈兴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79期 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脖(子)、金果等,属银杏科银杏属落叶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1-13
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_响山

原标题: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 作者:王景福 制作:童达清 2012年4月24日,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就宛溪河改造治理二期工程规划进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12
元青花“宪司公用”款瓷器初探_宣城

原标题:元青花“宪司公用”款瓷器初探 元青花“宪司公用”款瓷器初探 李宵陆 微信版第383期 近年,宣城老城原电影院大唐建筑工地,出土一块珍贵的元青花“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1
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_宣城

原标题: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 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 ——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 童达清 第537期 卫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0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_宁国

原标题: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 童达清 第478期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书之早之多、质量之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08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上)_宣州

原标题: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上)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上) 童达清 第477期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08
“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_地球

原标题:“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 张法先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41期 “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宣城媳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07
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下)_宛溪

原标题: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下) 作者:鄢静 第602期 明清文峰梅氏乃诗礼簪缨之大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员们或因个人学识修养不同或因创作理念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1-06
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上)_宛雅

原标题: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上) 作者:鄢静 制作:童达清 第601期 明清文峰梅氏乃诗礼簪缨之大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员们或因个人学识修养不同或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19-11-05
宣城小伙秀肌肉,倒三角无敌了

原标题:宣城小伙秀肌肉,倒三角无敌了 这是发现好身材的第 752 篇原创文章 投稿盆友长按上方二维码 本期主人公 汪维杰 微博@汪维杰07 173 cm 75公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04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