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_寺院

时间:2019-12-23 09:43:08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

戴治中

微信版第441期

皖南泾县城郊水西山上的宝胜禅寺始建于隋唐,素有“皖南第一古刹”之称,现为安徽省重点寺院。

寺内大雄宝殿中拱门的四根石柱上,镌刻着两副楹联。石柱建造年代久远,但楹联字迹依然清晰。

其一:

绿水泙间有道人遗三寺磬,

白云参处无弦琴挂五松风。

其二:

一灯黄檗唐朝寺,

千古青莲学士诗。

这两副楹联字体秀美,对仗工整,尤其是用词极为精炼,将宝胜寺的环境、历史和掌故蕴含于其间。

前一联上联中的“泙”为流水声,“磬”为佛寺中敲击以集聚僧人的鸣器。全句指的是在水西山与白云山之间有一清泉奔泻,发出“泙泙”水声,在“泙泙”的水声中仿佛听到昔日在此建有的崇庆、宝胜、白云三大寺院的磬声。三大寺院总称水西寺,鼎盛时有僧人上千,故而磬声不断。据《舆地纪胜》载,唐代仅崇庆一寺就有十四院,其中华严院“横跨两山,其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尤称胜概”。崇庆、白云二寺先后毁于兵火,现仅存宝胜一寺,此联当有怀旧之意。

下联“白云参处无弦琴挂五松风”,指的是宝胜寺建在水西山上,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松涛阵阵,山鸣谷应,似无弦之琴在弹奏。“五松”,相传唐朝初年宝胜寺原址曾有五棵大松树,枝叶茂盛,树荫遮盖范围达数十丈。有云游高僧结庐舍于其下,修行拜佛,诵经弘法,后渐具规模,名之为 “五松院”。五松院经多次重建,至宋代元丰五年奉旨改名为“奉国宝胜禅院”,元朝始改称为“宝胜禅寺”。

第二联上联“一灯黄檗唐朝寺”,讲的是唐代中后期名僧黄檗希运禅师来宝胜禅寺住持,开设道场,广布教义,并对寺院殿堂僧舍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将寺院的发展推向了高峰。故后人尊称黄檗希运禅师为宝胜禅寺的开山始祖,称宝胜寺为“黄檗祖师道场”。如今山门的牌坊上额镌有“黄檗道场”四个金色大字,院内建有祖师殿。

下联“千古青莲学士诗”,讲的是号青莲居士的大学士李白在唐天宝年间游泾县水西时写下了“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廓。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谷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等流传千古的诗句。水西三寺因大诗人李白题诗而名声鹊起,后有不少文人墨客接踵而来,题诗于寺院的墙壁上。其中杜牧游水西时留有“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烟雨中。”印证了李白题诗的真实性。后人还根据李白诗句在寺院旁建了“清湍亭”“秋霜阁”。

(作者系泾县档案局原副局长)

制作:童达清:游戏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洪亮吉与泾县黄田朱氏的渊源_嘉庆

原标题:洪亮吉与泾县黄田朱氏的渊源 叶彩霞 吴小元 第627期 洪亮吉因编嘉庆《泾县志》而至泾县,又因受朱珔之邀而至黄田。 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21
泾县溪头胡氏的诗文总集——《朴学斋丛书》_胡朴安

原标题:泾县溪头胡氏的诗文总集——《朴学斋丛书》 吴小元 叶彩霞 微信版第428期 泾县多山水之胜,出县城东六十里有一屏张高列的黄[山兑]山,山下有一河名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2-18
泾县黄田古民居的堂号_敦睦

原标题:泾县黄田古民居的堂号 泾县黄田古民居的堂号 朱规划 微信版第413期 走进黄田古民居,错落有致的马头墙,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构成一个个开放的或封闭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16
泾县查铎墓的考证与发现_高拱

原标题:泾县查铎墓的考证与发现 泾县查铎墓的考证与发现 刘聪 第622期 一、查铎其人 查铎,字子警,号毅斋,明代南直隶宁国府泾县震山乡九都(今属安徽省宣城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19-12-12
泾县文氏源流考_文翁之

原标题:泾县文氏源流考 叶彩霞 吴小元 微信版第347期 泾县文氏,最早居住于震山乡(今桃花潭镇),其始祖为三二公,乃蜀郡太守文翁之裔,庐江舒人也。任泾川教谕时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2-09
宣城、泾县、宁国三县的古戏台(下)_里西

原标题:宣城、泾县、宁国三县的古戏台(下) 茆耕茹 微信版第392期 三、泾县榔桥镇西阳村玄坛观里外西阳之双台(庙台) 里西阳玄坛观(含戏台),原为该村胡姓家庙,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2-03
田野记︱溪头胡氏:一个皖南家族的历史变迁(下)_泾县

原标题:田野记︱溪头胡氏:一个皖南家族的历史变迁(下) 烽烟四起: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咸丰四年(1854)至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先后六次攻克泾县。据胡宪章口述(胡再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26
田野记︱溪头胡氏:一个皖南家族的历史变迁(上)_泾县

原标题:田野记︱溪头胡氏:一个皖南家族的历史变迁(上) 2019年7月29日至8月2日,在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刘诗古的带领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五名本科生(朱灵欣、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25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_泾县

原标题:《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作者:童达清 第610期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新闻画报,光绪十年 (1884)5月8日,由英国商人麦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21
泾县琴溪古宣州窑址调查报告(上)_五代

原标题:泾县琴溪古宣州窑址调查报告(上) 陈亮 微信版第432期 泾县琴溪镇东北约4.5公里的陶窑村,是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四周群山环绕、溪水长流。村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19
安徽泾县:干群协作齐心抗旱克难

原标题:安徽泾县:干群协作 齐心抗旱克难 自7月20日出梅以来,泾县出现了严重的高温少雨天气,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自9月6日至10月24日,泾县平均累计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08
洪亮吉的茂林情结_泾县

原标题:洪亮吉的茂林情结 洪亮吉的茂林情结 叶彩霞 吴小元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89期 泾县茂林,历史深厚,人文蕴藉,明清两代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19-10-26
农民诗人张先桢旅泾记_泾县

原标题:农民诗人张先桢旅泾记 农民诗人张先桢旅泾记 吴放驹 第545期 张先桢,安徽合肥人。1943年随父迁居泾县,成了泾县人,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此后还成长为一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19-10-20
泾县泾川镇打响秸秆禁烧攻坚战

原标题:泾县泾川镇打响秸秆禁烧攻坚战 为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助力人居环境整治,连日来,泾县泾川镇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露天禁止秸秆焚烧工作。 该镇利用各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9-09-05
朱侠骨和泾县培风中学

原标题:朱侠骨和泾县培风中学 朱侠骨和泾县培风中学 叶彩霞 吴小元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37期 明万历年间,泾县张香都八甲一支迁到县内北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09-05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