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30年前,走街串巷、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到底是什么人?_菜刀

时间:2021-01-29 17:54:08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30年前,走街串巷、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到底是什么人?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一种极为神秘的行业——赊刀人。赊刀人本是卖刀为生,可他们从不当场收钱,而是告诉买家一些极为神秘的预言,预言应验之日,才是他们收取报酬的时候。

这听起来非常的玄幻,更奇怪的是,他们那些古怪的预言往往成真。这个神秘的群体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赊刀人

一、神秘预言

赊刀人面临的对象,往往都是一些贫苦农民,所以他们的预言也并非史书里那样关乎帝王兴衰,而是和民生紧紧相连,比如说,他们会告诉农民,等菜价跌到如今一半,他们便过来收钱。农民听了只觉得胡言乱语,菜价降到一半,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既然如此,就当免费得了一把菜刀,于是纷纷前来找赊刀人赊刀。

但是往往时间不出几个月,赊刀人的预言便会实现,农民们无话可说,再加上对于这种“活神仙”的敬畏,自然都会把钱补上。

但是这就是赊刀人的奇怪之处,他们的预估奇准无比,可他们往往衣着朴素,寒冬腊月依然走街串巷赊刀为业,后人不免好奇,假如真能未卜先知,他们为何不干脆摆个算命摊子求仙问卜?或者他们既然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怎么不去做一些投资行当呢?

赊刀人

人们的怀疑是有理由的,因为九十年代有不少地方流传,赊刀人预言了房价的上涨,大家不明白,这样厉害的一个群体,为什么甘于过贫穷的生活呢?他们又为什么在今天消失无踪了呢?他们的这份未卜先知,究竟是真的,还是运气?

关于赊刀人的猜测由来已久,其实赊刀人最早出现是在清朝,当时的县志就有记载,有这么一个群体进入乡村,言语之间提到了许多米价飞涨之事,后来果然应验。抗战期间还有赊刀人预言日本人会被打跑。

当民俗学家把各地的赊刀人预言搜集到一起之后,发现其中一个规律,那就是他们的预言虽然五花八门,但都没有脱离实际,没有到达那种“玄学”的境界。

什么预言能称为玄学呢?就是那种听起来十分离谱,但最后还能对上的,比如说针对秦二世胡亥那一句“亡秦者,胡也。”当时人们就算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是北方的胡人,却怎么也没想到是当时毫无存在感的皇子胡亥。

秦二世

二、迷雾重重

这样的预言,一般人想不到,而且从预言提出到实现,中间的时间非常长,有时需要历经几代人才能破解其中玄妙。但赊刀人的预言和以上完全相反,菜价米价,哪怕是日本鬼子吧,也都是老百姓熟知的食物,而且可以得到比较快的验证,赊刀人往往这个月过来卖刀,下个月就能过来收钱。

而且假设我们让一个经济学学生去进行市场观察和推演的话,他也可以预测出菜价和米价的涨落,尤其是在几十年前经济形势比较单一的状况下,这种推测会变得很容易。最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赊刀人的预言只有一部分是准确的,但是正因为只有这些成功案例被大肆宣扬,造成了赊刀人的预言百试百灵的假象。

还有一条,赊刀人在九十年代后消失了,他们的消失曲线正好对应了货币贬值和人口流动剧增,巧了,他们上一次在历史中大规模消失,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那段时间人们不再大量使用银票,纸币成为主流。

赊刀人

当这些特点得到整合,我们大概就可以推测出这些赊刀人身后的谜团。他们自然不是神仙,而是对市场经济具备一定认知的普通人。有人曾传说赊刀人的祖先是鬼谷子,也就是那个传说教出了张仪、苏秦等一大批外交家的流派。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本质上他们做的都是推演,苏秦张仪推演的是七国大势,赊刀人推演的是市场规律,虽说段位比鬼谷子低了一点,但确实相似。赊刀人这神秘隐士的形象,其实有后人进行过艺术加工,毕竟传说总要神奇一些才会吸引人。

但是从流传的黑白照片上可以看出,赊刀人的形象和当时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区别不大,也是穿着旧棉袄,挑担叫卖,也绝对不是赊刀的一锤子买卖,他们的货架上除了菜刀还有不少其它杂货,如果他们在故事里以这么朴实的形象出现,可能就没有那么神了。

赊刀人

当时对于商品流通不甚发达的中国广大农村,这种卖刀小贩比较常见,赊刀人只是其中一个流派,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肯去赊刀,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听预言,而是出于现实考虑。第一菜刀属于家庭必需品,第二,找赊刀人卖刀有个好处,可以晚一点交钱。

当时中国人民的经济条件不怎么富裕,所以赊刀人同意赊账的这几个月或几年,能给穷人减轻不少经济压力。虽然最后钱是一样的,不过这种方式给了一个缓冲和准备的时间。菜刀虽不贵,但对于当时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穷人,省一点就是一点。

不过赊刀人也不傻,他们会把自己菜刀的价格定的比别家高,不过第一赊刀人这里能赊账,第二还很有可能存在免费的可能,于是买主们就接受了这种差价。

赊刀人

三、抽丝剥茧

赊刀人在八九十年代往往放长线钓大鱼,当时物价飞涨,他们便赌了一把,把预言讲的比较夸张,比如一张床几百,一头牛上千等等,但是这样夸张的预言在那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有规律可循,赊刀人需要的只是耐心等待几年,他们的高价刀就可以把钱赚回来。

他们为什么只在乡村活动也可以理解,第一城市里在那个年代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五金店和卖场,对他们这种售卖方式可能不大接受。

第二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北京上海一带,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经济发展规律,报纸上、还有广播电视上出现了第一代的经济专家为人们解析市场规律,也就是说,赊刀人的预言,只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比较管用,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懂得他们的伎俩。

但是,这也是赊刀人最后的辉煌,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赊刀人的神秘营销已经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了。

赊刀人

第一,在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像菜刀这种商品的价钱被大大降低,愿意赊账买高价刀的人越来越少,赊刀人的目标市场急速缩水。而且由于信息发达,赊刀人也越来越没办法糊弄人,大家的怀疑逐渐显露。

第二,那个年代城市与农村的界限愈发模糊,人们纷纷选择进城谋生,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这一来赊刀人回来收账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住在这里的买主很有可能不见了,当时人口流通极快,致使赊刀人收不回本钱。

第三,货币贬值加快。赊刀人从前的兴盛,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使用的还是金银这种硬通货,可是纸币不一样,三年前的十块钱和三年后的十块钱购买力可能天差地别,赊刀人想要放长线钓大鱼,结果把自己绕了进去。

赊刀人

在这样的冲击下,赊刀人这样一群市场鬼才也不得不另谋生路,当然对于九十年代的赊刀人来说,他们还有很多转行的空间。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使得一些曾经稳赚不赔的行业惨遭淘汰,这很残酷,却不可避免。

赊刀人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小行业的兴衰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称得上传奇。赊刀人已成历史,但市场经济依然滚滚向前,有些东西淘汰了,但有些东西一直都在。游戏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