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平津战役傅作义为什么不战不退等死?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投降_解放军

时间:2021-01-26 09:04:14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平津战役傅作义为什么不战不退等死?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投降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一千四百三十二期】(军事系列第453讲)

1949年1月21日平津战役中傅作义与解放军谈判达成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傅作义是地方军阀,本来是阎锡山的大将。

在抗战之前,傅作义被阎锡山认为为绥远省主席。

傅作义的军政能力很强,曾经在抗战前击溃了日伪对绥远的进攻,获得了百灵庙大捷。

抗战时期,日伪军大举入侵绥远,傅作义以35军为核心进行持久抗战。

35军被称为塞外苍狼,同日寇血战到1945年,历经无数次大规模血战,比如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等,终于迎来抗战胜利。

绥远省在日军强大兵力的攻势下,始终没有完全沦陷。这同傅作义优秀的军事指挥以及政权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傅作义抗战有功,这是毫无疑问的。

抗战期间,阎锡山的山西被日寇攻击,又被八路军渗透,千疮百孔。

阎锡山实力大减,已经无力控制傅作义。所以,傅作义成为独立的军阀,成为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

傅作义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不惜任何代价。

抗战中,傅作义虽服从蒋介石的命令,仍和中共打得火热,曾经在部队里面安排了大量的共产党干部。自然,这是他的左右逢源,试图两面下注,并不是说他亲共。

傅作义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心理,直到平津战役。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此时傅作义的军队在绥远,位置非常靠北。

蒋介石判断局势,已经无法使用中央军火速北上,只能任命傅作义为总指挥,负责接收察哈尔省、热河省和绥远省。这三个省,大体是今天内蒙古的地区。

在当时的情况下,蒋介石认为傅作义虽是杂牌,毕竟是友军,总比给八路军抢占要好。

而苏军攻入了内蒙古一些地区,如打垮了张家口的日军,交给八路军接收。

不过,受到国际舆论压力,以及同国民政府达成的协定,苏军很快会撤退,留下真空区域。

而傅作义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也支持蒋介石的主张,派出6万多主力火速赶往包头和呼和浩特。

此时,中共方面的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司令贺龙,已率军包围包头、呼和浩特,准备进城接收。

傅作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一步占领两座城市,开始固守。

傅作义判断局势,巧妙地以3万多人固守城市,阻挡贺龙5万多人的围攻,消耗对方实力。

当时八路军还缺乏攻坚能力,战斗从10月22日持续到12月4日,以八路军的战败告终。

这就是包头战役。

1946年内战正式爆发,解放军卷土重来,以10多万部队发动了大同集宁战役。

国军以2万人固守大同,以傅作义派遣3万人进行增援。

大同守军凭借坚城死守,解放军花费长达1个多月才扫清外围,开始攻打城内。

持续攻坚战,解放军疲惫不堪,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此时,傅作义突然兵分三路,从侧翼猛击解放军,一举占领集宁。

攻打大同的解放军腹背受敌,只能撤退,傅作义再胜一场。

此战失利,对解放军的震动很大。

大同守军楚溪春以区区1个步兵师,竟然阻挡10倍于己的兵力长达45天。

同时,傅作义总兵力不过5万多人,解放军则有10多万人。

兵力明明有这么大的优势,却被傅作义击败,对官兵士气有严重影响。

随后,傅作义乘胜追击,攻打重镇张家口。

解放军主力已经倾巢而出,张家口兵力空虚,防御体系凌乱,被国军连续击破,只能弃城而走。

占领张家口后,傅作义派出骑兵追击,一路追赶解放军部队到桑干河边。

此战,解放军伤亡高达2万人,元气大伤。

还有一些官兵认为打不过傅作义,开小差逃走。

解放军根据地首府张家口被占领,这里又是经济中心,这导致过冬服装、粮食等都落入敌人手中,此后很长时间被压着打。

这就是张家口战役。

傅作义还打赢了不少战役,因此坐稳了华北第一人的位置。

蒋介石百般不情愿,也必须承认现实。

他不能不重用傅作义,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1947年12月,蒋介石统一华北军事机构,任命傅作义为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五省军队悉数归其指挥。

只是,傅作义一个人再牛,也不能扭转全局。

东北战场,各种因素导致国军惨败。

到三大战役开始之前,东北国军实际兵力只有40多万,被林彪86万大军分割在沈阳、长春、锦州三地,奄奄一息,必败无疑。

此时傅作义的局势很不利。

等林彪的百万大军搞定东北以后南下,他在华北的60万人肯定是挡不住的。

这60万人中,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并不是很多,中央军不会同他一条心。

更别说,华北野战军也在不断和傅作义鏖战,等到未来两面作战肯定要全军覆没。

果然,9月5日,华北野战军进攻绥远,傅作义为了保住起家的地盘,派出10个师去增援。然而,仅仅一周后,林彪百万大军就发动了辽沈战役。

此时的傅作义当然不愿意北上,东北局势已经不能扭转,调部队过去只能一起完蛋。

但是,傅作义在辽沈战役期间受到的压力较小,他完全可以南下进入山东、河南。这就可以彻底扭转淮海战役前的不利局势。

淮海战役之前,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以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之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

他们面对的国军只有四五十万,数量不够,战斗力也不足。

只要傅作义的60万大军南下增援,一切都会不同。

不过,傅作义绝不会这么做。

作为军阀,傅作义很清楚,只要离开华北的地盘,他的权力就岌岌可危。

他的60万大军中很多是中央军,一旦南下就不会听从他的命令。

南下以后,傅作义失去对地盘的控制,军政大权中的政就没了,必须受到国民政府的控制。乐观估计,傅作义也不过成为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再也不是土皇帝了。

对于傅作义来说,他本来就是军阀,也未必要为蒋介石效忠。如果同解放军合作,可以维持自己的地位,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整个平津战役期间,傅作义不战不退。战会损失实力,非常不利;退会被蒋介石趁机夺权,更是不利。

这种情况下,傅作义因私心而左右为难,将军队胡乱部署,被林彪一口口吃掉。

甚至,他让老朋友陈长捷在天津死后,以卵击石,也是为了自己在谈判桌上多一些砝码。

直到解放军攻到陈长捷的司令部内,傅作义还在忽悠他坚守下去,不让撤退、不让突围,当然也没有援军。

最终,傅作义率领北平守军25万投降,成为国家水利部长,善终。

陈长捷则被认定为反革命,文革中以76岁高龄仍然被残酷批斗。

他不愿意受辱,用菜刀砍死老伴后自杀。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游戏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林总与彭老总都是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元帅,一位是解放时期,另一位是解放后_平津战役

原标题:林总与彭老总都是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元帅,一位是解放时期,另一位是解放后 在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我军的人数达到了几百万。虽说,部队有几百万,但是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20-09-27
平津战役中,刘亚楼34万大军压境,势单力薄的陈长捷为何不逃跑_傅作义

原标题:平津战役中,刘亚楼34万大军压境,势单力薄的陈长捷为何不逃跑 平津战役时,面对着刘亚楼带领的三十四万解放大军,负责防守天津的陈长捷兵团在没有援军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8-22
日军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以确立永久之治安_冀中

原标题:日军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以确立永久之治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在全国掀起反共逆流。跟着共产党就意味着详情>>

阅读: 15
日期: 2020-02-13
解放战争中,中共首选的三大战略决战地是哪?非辽沈、淮海和平津_战役

原标题:解放战争中,中共首选的三大战略决战地是哪?非辽沈、淮海和平津 众所众知,在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军进行了三次大决战,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详情>>

阅读: 17
日期: 2019-11-17
《卢沟桥烽火》中的“平津危急”中的“平津”指的是当时的()和()?其中的“平”现在我们称之为()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北京29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平津危急”中“平”指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不少地方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8-09-14
“公孙弦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意思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白衣:平民素服,此代指平民。三公:朝中最高的三个官位,汉代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靡然乡风:顺风倒下,此处喻指自然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8-23
朱德元帅:辽沈战绩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朱德元帅:辽沈战绩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8-06-27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