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乱世容不下天真——东汉最后的“人气王”刘虞_董卓

时间:2020-09-03 08:41:06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乱世容不下天真——东汉最后的“人气王”刘虞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关于东汉三国这段历史,咱都知道,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各路豪杰竞相争锋,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这么多所谓的“英雄豪杰”,难道堂堂的大汉王朝,就真的没有忠臣良将吗?

还真不是!起码有这么一位大汉宗室就是一股清流,他叫刘虞!

一、乱世清流

首先必须说刘虞的皇亲身份,和刘备这种水货皇叔相比,刘虞可是24K纯的真皇亲——祖上是东海恭王刘强。不但祖上,即便到他祖父、父亲这两辈,他们家混得也都还可以: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

刘虞自己也很争气,举孝廉之后,一步一个脚印,从曹吏到郡吏,再后来干到幽州刺史(纪委)。不说平步青云,也算是仕途坦荡。

从基层一路摸爬滚打到省部级高官,看似一帆风顺,但实则暗潮汹涌——不久,刘虞就被一撸到底,这其中的具体原因可能不太好见光,《后汉书》也只隐晦的说“公事去官”。汉末那个诡谲的官场,你懂的。

但没关系,是金子总会发光,汉末这个乱世不光需要混混,更需要能臣: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大爆发,全国各地一片恐慌。这种情况下,刘虞就被任命为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国相,主要任务是赈灾和安抚。印象中,赈灾这种事,咱们从影视剧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开仓放粮,灾没赈下,难民已然饥肠辘辘,反而是赈灾的官员赚得盆满钵满。但这赈灾的主角一旦换成刘虞,却画风突变:这个刘国相是真的来赈灾的,什么雁过拔毛——在他这根本不存在;眼瞅赈灾的老大都带头表率了,参与赈灾工作的小弟们也只能跟上。这灾还真就赈下去了,当地百姓那是一通点赞!

二、再任幽州

公元187年,机遇又一次降临:中山国相张纯、泰山太守张举与乌桓人结盟,扯旗造反,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安定王”——这俩烂仔也想过几天皇帝瘾。还别说,这造反队伍一度扩充到10万之多,声势还真不小!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都被他们干掉。

眼瞅着,张举、张纯的造反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曾经担任幽州刺史的刘虞又成了大汉救命的稻草,他这次被任命为幽州牧,出发平叛。刘虞也真有办法,他一到幽州就宣布:这次造反只追究首恶,从犯都可以宽大处理;至于乌桓什么的,只要不造反,万事好商量!

这可真是狠招:张举、张纯的造反本来名不正言不顺,那十来万的部属和乌桓人,大多数是被裹挟进来的,想想看,只要有饭吃,大家凭啥拿命给你老张家赌明天呢?既然是万事好商量,那还造反干啥?

结果,张举、张纯的十万大军人心一下就散了。再加上孟益、公孙瓒等猛人的出击,张举、张纯的叛乱没多久就被平定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耳朵刘皇叔和他的俩兄弟,也参与了这场平叛,刘大耳朵最后还因功获封平原县令。

由此可见,这汉灵帝刘宏虽然一辈子都不太靠谱,但在任用刘虞平叛方面,还算是知人善任。

出任幽州牧之后的刘虞,又玩了一把大刀阔斧的改革!

地处北方的幽州,一直是个山穷水恶的穷地方——穷得揭不开锅那种。几乎每年都要靠青州、冀州接济过日子。

而这种穷日子,在刘虞来了之后,这一切都变了:一方面裁撤冗官冗兵,二方面劝课农桑,三方面开放边境榷场,四方面大力开采盐铁。几套组合拳下来,幽州富了!不但不再需要青州、冀州接济度日,甚至还接纳了上百万的流民!曾经老少边穷,如今富得流油!这正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简言之,在这乱世,刘虞绝对是个干实事的!在东汉末年这样的乱世,刘虞这样的好官,就是不折不扣的“人气王”!

三、拒绝诱惑

事实上,刘虞不光是个好官,他还是大汉王朝的绝对忠臣——忠贞不二那种。

这事得从董卓说起:公元189年,袁绍发起了诛杀十常侍的“壮举”,事情看似成功了,但却完全控制不了洛阳城的局面,这反而给董卓的入住洛阳送了一个“神”助攻。

但董卓的水平吧,玩玩夺权的把戏还行,说到治国理政——他真没那水平,结果很快就引来了“十八诸侯讨董卓”,招架不住的老董很没面子的退向了关中地区。

董卓跑了,但要命的是,汉献帝也被挟持到了长安,老董还能继续以中央的名义发号施令。各路诸侯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你董卓谁呀?都被撵跑了,还出来叽叽歪歪?

这种情况下,有些“聪明”的诸侯就提出:不如咱们另立山头呗,自己拥立一个皇帝,不就不用再鸟那个董卓了吗?这些“聪明”人就包括: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等人。

那么拥立谁当新皇帝呢?当时老刘家名气最大的正是刘虞!至于刘焉、刘表,相比之下,当时的名气都差的远呢。况且刘虞是绝对的根正苗红:刘虞的先祖东海恭王刘强,那可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

既然刘虞不但当下很红,而且祖上还阔过。那么“新皇帝”的不二人选——就是他了!

面对这披上龙袍就能称尊的诱惑,只要稍微有点野心的人都会动心,可是刘虞却坚决说:No!

当皇帝不行,那么领尚书事行不行?有必要解释一下“领尚书事”:一个大臣有了这权力,就可以代替皇帝进行封官赐爵!而现在韩馥、袁绍让刘虞领尚书事,目的自然是——想给他们自己加官进爵!

对于诸侯打的小算盘,多年混社会的刘虞太清楚了,他的答复是这样的:你们几个还嫌天下不够乱吗?眼瞅着老板受难,你们各霸一方还不算,还整天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有意思吗?(《后汉书》:“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这一顿骂,不光韩馥、袁绍脸上挂不住,也几乎断了其他人的念想。而最要命也最关键的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刘虞骂的还句句在理,连让人反驳的“鸡蛋缝”都找不到!

只不过,刘虞是高尚了,却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四、友谊的小船翻了

这就要说他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了。

两人之间曾经还是有过蜜月期的:论行政,刘虞是一把好手。可是论军事,那就必须依靠职业军人——公孙瓒。在幽州地界,无论是武力震慑乌桓,还是对张举、张纯的平叛,都少不了这白马将军公孙瓒出力。

两人一文一武,本该合作无间、天长地久,从蜜月走向银婚、金婚……直到永远。但可惜,这是一个乱世!

刘虞宽容仁厚、简朴廉洁,不但是个劳动模范还是个道德模范。而公孙瓒,做建设虽然不咋样,但却野心勃勃、扩张欲满满,他的性格就像极了乱世枭雄。

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在这乱世,又凑在一起,那就一定会有人出局。

他们的裂痕在征伐乌桓时就已经出现了:对待外族,刘虞主张走怀柔路线,而公孙瓒玩的却是“打服他们”和“抢服他们”——打服他们能树立威望,抢服他们则能为自己扩充实力!

两人的价值观如此撕裂,产生裂痕在所难免。

随后的一件事,则让“友谊的小船”进一步倾覆:被挟持到长安的汉献帝,一心想要重回洛阳,就派遣刘虞的儿子刘和去向刘虞求救。可怜的汉献帝,已经沦落到了要向诸侯求救的地步。而同样可怜的是刘和,他在经过南阳时,就被袁术扣留了。心怀鬼胎的袁术另派使者去找刘虞,说:救驾这事,我老袁跟你一起干,拉上你的队伍跟我走吧?

对于袁术伸出的“橄榄枝”,公孙瓒坚决反对:不能去,去了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而刘虞却坚持己见,派出了数千骑兵。而这数千骑兵果然被袁术扣下、吞并了。这数千骑兵,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数千骑兵损失也就损失了,但问题是,事后刘虞发现:煽动袁术吞并自己队伍这事,居然还是公孙瓒撺掇干的!

这玩笑可开大了!俩人之前的分歧不过是理念问题,现在的问题可涉及对老板的营救,这可就上升到了道义层面。

公孙瓒阴了刘虞一把,而接下来则是刘虞的报复。

对于公孙瓒背后搞出的各种小动作,刘虞也是胆战心惊,他决定利用职权限制公孙瓒的用兵:当时公孙瓒已经和袁绍彻底闹掰了,俩人互相攻伐,互有胜负。可就在公孙瓒用兵的关键时刻,刘虞却在背后“使劲”,要粮——不给,要兵——不派。这可把公孙瓒惹毛了,没兵没粮怎么办?抢!

事情发展至此,刘虞和公孙瓒的梁子可就结深了:在刘虞看来,你公孙瓒当我这个上级是空气?在公孙瓒看来,你刘虞关键时刻使坏,咱们也没啥好说的!

从此以后,公孙瓒真把刘虞当空气了,命令不听,邀请不去,为了防备刘虞,甚至干脆另外盖了个城池。这就是公然对着干的节奏了!

这一下,俩人的“友谊”算是彻底翻船了。

五、战败被杀

眼瞅着事情无法挽回,俩人之间必定要动武了。这种情况,通常我们以为公孙瓒会先发难,但不管你信不信——刘虞先动手了:

公元193年,趁着公孙瓒的部下四散行动的机会,“人气王”刘虞集合了几万部众,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公孙瓒——出发!而这时候的公孙瓒手里只有几千号人。

必须说,刘虞拿捏的这个时机还是很好的,起码能打80分,算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行动了。但要命的问题却是,刘虞是真的不会打仗!在这节骨眼上,刘虞同志身上那股道德模范劲又上身了,他下达了这样一条“死亡”指令:不许放火,不要多杀人,只杀公孙瓒一个!诶,下达不准杀人放火的战斗命令,难道让士兵们用口水淹死公孙瓒?

这道命令一下达,这等于是给公孙瓒一方送去了免死金牌,只要公孙瓒不冒头,其他士兵对方都是不能杀的!

一边是只能怒喷口水的几万大军,一边则是威震北方的白马骑兵,即便人数不对等,战争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刘虞败了。

失败的刘虞,不久就被公孙瓒追上、抓捕。再不久,一代皇亲兼“人气王”刘虞,被公孙瓒冠以“谋逆”的罪名斩首。

公孙瓒看起来获胜,但其实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别的不说,光是刘虞的人头,他都保不住:公孙瓒将刘虞斩首之后,准备把他的人头送到长安,可在半路,就被刘虞曾经的部下劫走安葬。

刘虞的身体死了,但他的精神仍在,他死之后,幽州百姓痛哭流涕,他曾经的部众则暗中积蓄力量,时刻准备为他复仇。不久之后,也正是这些人,与袁绍联合,一起干翻了公孙瓒。

说句题外话,刘虞与公孙瓒闹得你死我活,其他诸侯无动于衷吗?嘿,还真是无动于衷!谁叫你刘虞是道德模范呢?谁叫你刘虞是一股清流呢?

六、结语

纵观刘虞的一生,他在乱世之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尽显一代能臣的风采,如果生在治世,他的人生,将是一片辉煌。

但是,尔虞我诈的乱世,是容不下天真与宽容的。生逢乱世,以刘虞的性格,他注定活不过“三集”。刘虞的人生经历,似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旷野之中,就要学会与狼共舞!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后汉书》游戏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三国志11:为何东汉名将众多却难称1流?这些硬伤影响很大!

在游戏中,东汉和西汉是两个分开的势力,要论人才数量西汉开局是30个,东汉则是28个,所以两者几乎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要论势力的强弱西汉那妥妥的1流势力,但是东汉恐怕得要靠边站,论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20-04-03
他自称阳明皇帝,和东汉的首都同名。后被孙坚所灭

原标题:他自称阳明皇帝,和东汉的首都同名。后被孙坚所灭 导读:在很久很久之前,当曹操和袁绍还在抢别人家的新娘,刘备还在跟母亲一起卖草鞋的时候。在中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9-09-05
谁是东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

原标题:谁是东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 谁是东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 邓禹,字仲华,生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南阳新野人(今河南南阳),云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9-09-05
文史|东汉“袁安困雪”的典故

原标题:文史|东汉“袁安困雪”的典故 悉三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其中有两个有名的人物,就是袁绍、袁术两兄弟。这两兄弟在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19-09-05
麻鹰岗出土不常见的文物,破解了东汉的时候,董卓建造的郿坞之谜

原标题:麻鹰岗出土不常见的文物,破解了东汉的时候,董卓建造的郿坞之谜 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里,大反派董卓曾经建一座郿坞。他本以为自此可以安枕无详情>>

阅读: 19
日期: 2019-09-05
此人被称“东汉的张良”,28将之首,若无他,刘秀死都打不来天下

原标题:此人被称“东汉的张良”,28将之首,若无他,刘秀死都打不来天下 汉明帝统治期间,命人绘制“云台二十八将”,用来表彰中兴汉室的功臣,其中大将邓禹排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9-09-05
这座东汉古墓或与“二十四孝”中的“黄香温席”有渊源

原标题:这座东汉古墓或与“二十四孝”中的“黄香温席”有渊源 在“二十四孝”“扇枕温衾”(或名“黄香温席”)的故事被流传至今。黄香(约68年—122年)详情>>

阅读: 15
日期: 2019-09-05
东汉纪康的资料,字打错了

Game234问答中心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东汉纪康的资料,字打错了】,小编觉得可能对其他网友也有帮助,所以将此问答整理出来了,希望对您有帮助。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1嵇康。嵇康(223-2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04-15
求东汉末年东汉十三州以及各郡县的名称

Game234问答中心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求东汉末年东汉十三州以及各郡县的名称】,小编觉得可能对其他网友也有帮助,所以将此问答整理出来了,希望对您有帮助。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1司隶校尉部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9-04-14
猎游赏析|《三国英雄志》竖版卡牌带你横扫东汉

《三国英雄志》是一款以三国题材的2D竖版卡牌游戏,从画面来看角色的立绘着实不错,不过场景、UI、角色的风格差别比较大,浑然感确实不太足。游戏的战斗为竖版战斗,由于是写实风格,竖版战斗就显得多少有些别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8-08-15
《谁的三国》独特探索系统首爆 访遍东汉十三州 详解怎么玩

关于探索功能,其实很简单:每个关卡获得三星评价即可开启探索神秘场景的功能点击“小火炬”,派遣武将进行探索即可。在持续的战斗中会返回,并且带来探索的收益。.xrc7sefu2j0ktey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8-03-30
称霸东汉哪家强狂斩三国2迅速通关找蓝翔 详解怎么玩

说到天朝战力排行榜,除了以"广场舞"称霸天下,在江湖前后五百年都未逢敌手的大妈之外,其他人都是风起云涌卧虎藏龙李连杰遇上方大同,而今年的新贵,自然是身带"毕业生遭哄抢"、"黑客摇篮"、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8-03-29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