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古人说的“三堂会审”从何时开始?“三堂会审”是哪三堂呢_古代

时间:2020-04-16 18:03:22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古人说的“三堂会审”从何时开始?“三堂会审”是哪三堂呢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一定听过“三堂会审”吧,大家肯定对里面的“三堂会审”的判案场景不陌生!但是,“三堂会审”到底是指哪三个司法机关,古代判案是什么断案流程,很多朋友可能并不是太了解吧。

一般“三堂会审”的案件意味着案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很高的,也是非常受重视,通俗地讲即大案、要案,像宋朝的“狸猫换太子”、清朝的“刺马”案等等之类的案件。那么三堂会审是哪三堂呢?

一、“三堂会审”指的是哪三堂?

“三堂会审”就是三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同时、同地同场合审理同一件案件。如果现在来说,就是公安、检察、法院。在古代,“三堂会审”一般为重大案件,或涉及敏感部分,特别是有关皇室、宗亲的内部案件。

其实,古代“三堂会审”准确地应该称作“三司会审”,是古代“三法司”(三个司法单位)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的一种制度。如果追根溯源,这要从我国古代审判、监察制度谈起。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内部,有一个很重要的制约系统,即对官僚机构和官吏的监察。

“三法司”指什么呢?在 《商君书.定分》中记载“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后世的“三法司”即源于此处。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为三法司。

自从秦代开始,在皇帝之下设置三个最重要的官职,即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

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严密的三院制,其监察制度还有一个特点是御史参与司法审判,重大案件皇帝“则诏下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这延续到明清,但因为习惯,人们还是将其称为三堂会审。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合称“ 三法司”,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凡“三法司”参与审判的称。 三司会审”,习称“三堂会审”。这种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官僚政治的基本格局。

二、“三堂会审”源于何时?

在古代,许多作品中都有重大案犯被“三堂会审”的情节。现代社会同古代社会天差地别,许多人看到“三堂会审”都是不明觉厉。只感觉到了三堂会审这个阶段一定事关重大,但要问“三堂”是哪三堂,肯定没几个人知道。

“三堂”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定义,三堂又叫三法司,三法司协同办案始于唐朝。在明清以前三堂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个衙门;在明清,御史台被废除,监察机构改设都察院,三堂指的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而三堂会审,指的就是这三个部门的首脑: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组成的联席审判会议。有人为了方便理解,把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御史台)比作现在的公安机关、最高法院和纪检委。这么比较不能说一点不对,但是古代政治体制和现代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会同审理,以避免决策失误,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也算是古代法制民主的一种朴素的体现吧。三堂会审作为三法司部长联席审判会议,接受的自然是全国最敏感的案件,一般人想被三堂会审根本没这个机会。

总的来说,古代的三堂会审管辖的都是处以流放、徒刑以上的重大案件。三法司联合办案体现了古朴的正义原则,防止了一家独大的司法漏洞。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古代的司法制度无法古为今用。

对了,在这里小编要强调一点,这个会审的地点是刑部大堂,也就是国家级别的,所以什么府、州、县衙是不存在“三堂会审”的。大家可以想想之前看的古装剧,有没有这方面的错误。各位看官,您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游戏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三堂会审丨刑满释放后为何又被监委调查

原标题:三堂会审丨刑满释放后为何又被监委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程威 特邀嘉宾 从湖南省郴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周江案说起 刘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20-04-01
GMOD游戏变成天使飞到天堂会看到什么

GMOD游戏变成天使飞到天堂会看到什么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8-06-30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