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爆料站 > 八卦娱乐

炕围_围子_报纸_白纸

时间:2022-04-14 07:56:48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炕 围

炕围,可以理解成现在的墙纸,但它并不是环绕炕的,因为它并不占据炕的四周,而是三周。炕靠南窗,其北端即为炕沿——炕沿不糊炕围;有的家庭甚至炕阁子所在的那面墙也不糊炕围,只糊南窗下和靠灶墙的这一面。

糊炕围子,有的用报纸,有的用挂历画,有的用白纸。近些年来,某些饭店也流行在炕上吃饭,炕围子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报纸装饰,追求一种年代感,满足人们怀旧的心理。

孙犁先生有篇文章,题为《报纸的故事》,说他年轻时闲居农村老家,想订一份天津的《大公报》,向妻子借钱未允,父亲给了他三元钱,订了一个月的报纸,此后因下雨,妻子建议他将读过的报纸糊墙,于是他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广告部分糊在顶棚。他这样写道:“这样,在天气晴朗,或是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我每读至此处,都有所会意,虽然我并没在墙上糊过报纸。

当然从这篇文章也可以看到,先前糊墙的纸,和现在的壁纸作用截然不同,它更多的作用是保护墙。早先都是土墙,会掉土落灰;后来虽是砖房,但年久之后,屋子烟熏火燎,颜色暗淡,每年过年用白纸糊墙,和新的窗棂纸有同样作用——令满屋像雪洞一般。

我们兄弟在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即在炕围子上抄下一些古诗,由母亲口授;那是我们学习诗歌的初始,也是我们阅读人生的开始。那些诗词我一直记得,而当时那个炕围子的样子,我却不记得了——可见有时文字的穿透力大于形象的穿透力。

炕围子是我们的学习园地。及至年龄稍长,我们最初的读书都是在炕上进行的,把书摆满一炕,或躺或卧,斜倚炕围子读之,但有心得——却未在墙上涂鸦,有点遗憾。

糊炕围子的还有一种炕围画,有的地方也叫炕头画,多是大俗大雅的传统题材。当然,天津有杨柳青年画,尽可充当炕围画。我记得我家的炕围子贴过一张崔莺莺的画,这是《西厢记》里的人物。以前国人识文断字的不多,但纯粹的文盲也不多;孝义廉耻,人们都是从戏里和画里得来的。这些炕围画,也是对我们的启蒙,家里每年都买年画、炕围画,兴冲冲地买来,喜洋洋地贴上。那些年画一贴就是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要和它“相看两不厌”。

靠灶墙的炕围子,有一年挂过一个山水四扇,其中一幅的配诗是王维的“山色有无中”,以我当时的文化水平还无法理解——我把它读倒了,读成“中无有色山”了;这个“中无有色山”,我当时认为是一个很深的句法——直到后来,我才顿悟了“山色有无中”的妙处。

房顶也是一样,那时候土房砖房,都是仰屋可见房檩和苇把子,日久也落土落灰。后来,吊顶开始渐渐流行,但成本不低。有一年,一个青年来我家给吊顶子,他只在墙的两头钉上几根木橛子,再用铁丝拉住,然后滚动着铺上白纸——一个带有花纹的纸顶居然就做成了,和炕围子相映成趣。

有的地方还把炕围子叫做炕裙,炕穿上一个裙子,多形象!但也有的地方是把炕的底部,即垒起八层砖的墙面叫做炕裙。游戏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