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爆料站 > 八卦娱乐

李虎&黄文菁:信念的那头是明月星辰,是永远无尽的海平线_建筑事务所

时间:2021-05-21 06:44:34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李虎&黄文菁:信念的那头是明月星辰,是永远无尽的海平线

要如何保护一块在海边经过千百年积累下来的、脆弱的自然沙丘?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和黄文菁说“让它长出一座美术馆”。

中国北部,秦皇岛市昌黎县,一片被称为黄金海岸的海滩上有一座占地930 平方米、 半隐在沙丘中的“白色洞穴 ”,隐秘而令人惊叹,它的名字叫UCCA沙丘美术馆。这座沙丘之下的美术馆所有的缝隙都通往天空,所有的留白都被光占据。天空、阳光、海洋的力量被聚合起来,投射进洞穴里。

“沙丘虽小 ,却建立起了我们和世界、和环境的联系,你会感受到声音在空气里游荡。”建筑师李虎说道。

黄文菁,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1996 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9年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独立实践之前, 黄文菁曾任纽约Pei Cobb freed&PartnersArchitects(原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资深设计师。

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曾任Studio-X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负责人,美国Steven Holl Architects (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合伙人。1996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8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一系列细胞状的连续空间,实现了UCCA沙丘美术馆丰富的功能,其中包括大小各异的展览空间、活动空间、咖啡厅等。自然光从穹顶天窗进入展厅,营造出静谧而神圣的观展氛围。由于展厅被埋进沙子里,于是李虎和黄文菁用科技手段将光线带入到建筑内部,“表面上看我们是在塑造空间的形态,其实我们是在塑造光的形态”。那些看似随意的洞口被他们通过科技精确计算,使几乎每个展厅都有朝向不同、形状不规则的天窗,在每一天的不同时刻引入自然光。同时,考虑到展厅的功能性,他们也将光线摄入的方式进行了细化分类,让光线打在墙上或落在地上。这里的细节处也透着精妙:玻璃被用作现实与梦幻的交界,局部透明的大门就好像是手指在起雾的玻璃上划开的感觉,虚实中映衬着新体验,这是李虎的巧思。

UCCA沙丘美术馆鸟瞰©️吴清山

为这座美术馆施工的工人们曾是当地的造船工,这类非常规的圆弧形外观让他们很是头疼,于是只得调出造船时的经验,用木条塑造形态。起初,李虎和黄文菁担心如此制模的手法不可控,便想通过在混凝土外抹灰两厘米的方式掩盖住那些建筑过程中的痕迹。然而随着施工的进行,二人越发被墙壁暴露出的“粗糙”打动。并非完美无瑕才是艺术,这样的“瑕疵”就像是风的痕迹,吹进美术馆,带来手工的质朴感和自然的趣味性。这里更加自由,更加随性了。

于是在这样一个依海而建,仰天而望的超自然建筑里,你可以感受四季变化,时光流逝。你可以结伴而来,也可以孤身前往。这里不迎合任何一种情绪,却也能够承载所有的情绪;你可以和最浩瀚的天际对话,从大格局看待当下的生活,照亮那些局促着的角落。

屋顶看海平台 ©️吴清山

UCCA沙丘美术馆鸟瞰 ©️吴清山

UCCA沙丘美术馆航拍©️在野照物

与OPEN建筑事务所不断拓宽自我相映衬的,是外界对他们越来越多的熟知与认可。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清华大学海洋中心、深圳坪山大剧院、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城市中的建筑也被他们建造得活力生机,但当问到“城市建筑在哪里”这个问题时,纵然名声在外的事务所,也有些扼腕叹息。城市的蜂拥发展带来了建筑的被动,参差的建筑差异无法匹配上那些满满生命力的城市,“我太想为这个国家做些事了。”李虎感叹道。他是不是一个建筑的理想主义者?这无法下结论,可对城市建筑的信念感会一直存在他的身体里和内心深处,永不泯灭。他想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多做对这个时代有益的事。

谈话在李虎和黄文菁的共同回答中进行,和两位言之有物的创作者谈论艺术,乐趣非凡。二人坐在满是建筑模型的空间里,一时皱眉思索,一时侃侃而谈。李虎英气、直爽、幽默风趣,黄文菁则是与李虎看似截然不同的性子,她和煦、温柔、说话细声细语,每一个令李虎认为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都被黄文菁从容应对。

“所以你知道我在你的压力下生存是多么困难了吧?”黄文菁在听到大家对李虎的“吐槽”后对着李虎说道。转正姿态后,黄文菁对我们笑了笑,“其实我俩都是有缺点的人,但还好,我们的缺点是互补的。”

OPEN建筑事务所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李虎和黄文菁共同创作的,每一次都是在唇枪舌剑的争论中进行的。然而正是这种良性而有效的沟通,一来一回的对话,使得灵感在这对知己伴侣间不断生发。休闲时,黄文菁喜欢收集茶壶,李虎喜欢研究相机、浇花、养狗,阶段性地迸发新爱好。他们永远对世界充满热情,专注沉浸于当下的感受。

走出事务所的大门,天色已晚,门前的海棠树被旁边挂着彩灯的帐篷照亮了一隅。这间身处方家胡同里的建筑世界,外表看来安安静静的,内在却轻盈盈地快活着。

Q&A

Q:圆弧、洞穴等建筑元素如何构建出这个洞穴感的美术馆?

李虎:灵感没有单一的,一定是来自多方面的。我们发现了这片残留的沙丘,想建造一个跟环境发生特别关系的房子,并融入到环境内部,这个想法一旦确定以后,其他的就水到渠成了。

Q:当想法确定后,在施工过程中碰到过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呢?

李虎:处处是困难。比如找到一个合适的做特殊形状建筑的施工团队。我们很多作品的做法非常规,需要同施工方磨合,对我们而言也是突破,包括如何给屋顶做防水,如何恢复沙丘的植被,很多都是我们之前没碰到过的,也没人做过的,但所有参与的人都在努力,实验、失败、做成,这其中的过程相当漫长。

黄文菁:建筑师是一项整合工作,不仅需要创造性,还需要巧妙地把这些技术问题、需求矛盾内化,转变成外化的表现形式。沙丘上有两种树,刺槐和紫穗槐两种,它们可以固沙。我们曾经担心植被能否长回来,但非常神奇,经过一个春天,它们都长出来了。

Q:你将生态环保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能谈谈你对建筑之于生态的理解吗?

李虎:我们的每一个作品都在表达对环境的尊重。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我们供冷制热采用地源热泵,其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在沙丘上建筑的行为实际上是保护了沙丘,沙丘美术馆的建造让建筑变成了一种保护沙丘的行为,我们也想呼吁大家认识沙丘,保护沙丘。

Q:你理解的沙丘是什么?

李虎:沙丘的形成是由多种偶然因素结合形成的,比如一块石头、一棵植物,它阻止了气流,使沙子在顺风一侧堆积起来。沙丘逐渐增大,对风携带的沙所起的阻挡作用就更大,在下风隐蔽处截住跳跃的沙粒。沙丘是固沙的,它是海岸生态最重要、最天然的环节,是保护内陆居民的。但很多城市的海岸被破坏了,每年去耗费人力财力造挡沙墙,其实这些沙丘是可以做到的。

Q:面向渤海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对你的建筑设计带来过哪些灵感?你认为环境和美术馆的关系是什么?

黄文菁:我们一直都非常喜欢大海、沙丘。这里其实对我们是非常不陌生的一个场景,这片海相对更平静一些,是属于北方的海。我最喜欢这片海的时候是过了夏季,冷静下来的时候,还有冬天结冰的时候,所以在这样一个地方,一个“粗糙”的房子会更适合。

李虎:海边的环境很美,可是很脆弱,我希望当大家站在沙丘上时,能被唤起保护生态的意识。美术馆里很有趣,里面的每次展览都有着深刻的主题,比如关于社会的、环境的。每年这里会举办两三次展览。特别的环境呼唤特别的艺术,艺术家们还会特别为这个空间来创作艺术。

Q:如果建筑有语言,你认为UCCA沙丘美术馆在诉说什么?

黄文菁:聆听自然、尊重自然,我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并不高于自然。

李虎:建筑自己会讲,你要去听建筑在讲什么,我不能代替建筑去“认为”。好的建筑会讲话,有的写在“脸上”,有的藏得很深。沙丘美术馆属于藏得很深的,你可以在里面发现很多东西。这里不是热热闹闹的、待1分钟就会走的地方,来到这里的很多人都会再来。

Q:“洞穴”是一种什么风格,这是否代表着一种未来感?

李虎:风格这个词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每件事物都有适合它的,为什么要去套用同一件衣服呢,那只是熟练操作而已。价值观是相对恒定的。建筑语言很丰富,每一个事物在特定环境下都有自己的语言。洞穴是一种原始感的形态,它只属于生成的那个时刻。如果没有阿那亚邀请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发现沙丘,那这一切就不存在了。

黄文菁:比如西班牙的高迪,一两百年以前他就会做曲线的、自由形态的建筑,但对我们而言,近些年里异形的建造才变得更常见。我们有能力建造异形的结构了,这是我们的进步。

Q:你自己最喜欢UCCA沙丘美术馆的哪个地方,你认为美术馆在什么时候是最美的?

黄文菁:我最喜欢它变化的状态。不同的天气、心情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最好的是一个人去的时候,和自己待在一起,面对自己真正的感觉。

李虎:没有“最”,变化的就是美的。很多人没注意过,其实里面的卫生间很有趣,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留心看一看。

Q:你是否在试图改变国人对建筑功能、形态的观念?

李虎:我们每一个作品都在寻求这种改变。比如我们建造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让中国学校的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的校长黄春老师说在里面学习过的学生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

黄文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公民,但我们很少会认为公共建筑属于我们。我们两人正有意识地让我们的房子变得更自由、更公共,让大家在房子里更加自由自在。

王祯摄影 李英武

编辑 韩哈哈卢美婷(实习)

作品图提供 OPEN建筑事务所

“让现在告诉未来”

马岩松:以历史情感 表达未来建筑

方力钧:在顺从时代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乐趣

曹斐:这是一座时代舞台, 同样也是一间世界剧场

廖雯:没有亲耕亲种和不间断的关爱,田园亦会荒芜

吕顺:感知万物 对话自己

杨军:刀尖上的舞者

李象群:追求艺术 奔向希望

陈航 :致力古建修复 还原城市记忆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21年5月20日 富扬恩 」游戏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NASA研究称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超15英寸

  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数据得出结论称,不加控制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超过15英寸(0.38米),对冰层融化发出严厉警告。 海平面大幅上升将导致世界各地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20-09-18
研究称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红树林在2050年之前消失

  根据一项新研究,红树林的适应速度不够快,无法摆脱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到2050年可能会消失。 这是因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有增无减,这些森林将无法跟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这些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20-06-05
美国独立研究机构:2050年全球约3亿人受海平面上升影响

美国独立研究机构“气候总站”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到2050年将有3亿人每年面临沿海洪水威胁,这一人数远高于此前利用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预测的7900详情>>

阅读: 19
日期: 2019-11-04
新研究:2050年全球约3亿人将受海平面上升影响

原标题:新研究:2050年全球约3亿人将受海平面上升影响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美国独立研究机构“气候总站”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气候变化详情>>

阅读: 18
日期: 2019-11-04
海平面持续上升, 11座可能“消失”的城市

8月26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发布了国家迁都计划,称新首都将坐落于东加里曼丹省三马林达市和巴厘巴板市附近,距雅加达约1400公里,目前还没有确定正式的名称。 佐科在电视讲话中说详情>>

阅读: 86
日期: 2019-09-03
【手游我知道】奏响!海平面与炮火的交织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逗比小编咖啡加糖。上一次咖啡为大家介绍了一款沙盒创造类型的多人冒险RPG游戏—我的起源,跟以往的手游不同,这款手游十分容易让人陷入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19-03-26
《Wallpaper Engine》海平面模拟动态壁纸

《WallpaperEngine》海平面模拟动态壁纸补丁类型:其他补丁语言:简体中文更新时间:2019/02/2416:55:45补丁大小:949.0KB游戏标签:轻松趣味智力《Wa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03-14
海平面上升才是互联网最大的敌人

credit:锐景创意忘掉火星上的互联网和光照上网技术吧,毕竟,我们还是在用地球上的互联网管理数据、看直播以及社交。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互联网正受到威胁,而罪魁祸首则是逐渐上升的海平面。我们的互联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8-09-05
如果全球的冰都融化,海平面上升80米,世界会怎么样?

如果全球的冰都融化,海平面上升80米,世界会怎么样?涨知识了在第一次有人提出全球变暖概念的时候,就有人提问,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吗?大陆会被海洋给覆盖吗?那时候的科学家们告诉人们,不会的,现在的详情>>

阅读: 41
日期: 2018-09-05
海平面上升警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已达80万年来最高

全球大约1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区域,低海拔沿海区域的人口集中使数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跟着海平面加速上升,潜在的致命风暴潮、高潮位和洪水侵袭正带来非常危险且昂贵的影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18-09-05
海平面上升这么快, 科学给出结果日本沉没时间

全球冰川的融化变成了世界性的问题了,不少的国家都担心自己被淹没,包括日本在内,日本是个四面都是水的国家。可以说海平面上升对他们的威胁十分的大,所以现在日本都在建立人工岛屿这些,防止悲剧的发生。根据世详情>>

阅读: 19
日期: 2018-09-05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日本离灭国不远了?冷知识了解一下!

1、美拉尼西亚人拥有大约700种的语言,所以他们找老婆的时候都要先把语言学好。。。不然怎么和媳妇交流啊!(其实算上方言,咱们有些地方一个县都有两三种方言。)2、现在全球变暖严重,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详情>>

阅读: 27
日期: 2018-09-05
研究:海平面上升会增加毁灭性海啸的发生概率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5日报道,科学家们预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使海啸在未来更为频繁,这可能导致世界上最脆弱地区成千上万人死亡。研究人员发现,海平面上升和海啸二者之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18-09-05
海边的一段堤坝高出海平面15米 附近一灯塔高出海平面50米 海...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是的,但要注意以谁为基准。<br/>题中不是像我们平时所认为的以海平面为基准,而是以海边的堤坝高度为基准记为0米,而所告诉的灯塔及潜水艇的高度都是跟海平面相比的高度差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8-08-14
海平面上升,你首要面对的是断网?美国专家警告:2033年危机爆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海平面上升可能很快就会带来灾难,主要沿海城市数千千米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将很快被海水淹没。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新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海平面上升对于人类社会的损害可能发生得之前估计详情>>

阅读: 23
日期: 2018-07-28
“大蓝洞”不过三百米, 地球上的黑洞可以用来解决海平面上升

关注地球表面5亿1千平方公里,其中的百分七十是海洋的面积,就在这无边际的四大洋中,有一种奇特的“大蓝洞”现象,从直升机上向下探视,仿佛深不见底,越往深看越是波涛汹涌,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进出通道,有人详情>>

阅读: 18
日期: 2018-07-01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