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宣城文化在皖江地区文化中地位变化之研究(下)_宁国府

时间:2021-03-28 18:17:05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宣城文化在皖江地区文化中地位变化之研究(下)

陆再奇

第909期

三、宣城文化与皖江各地文化关系之演变

(八)元代,安徽文化整体处于低潮,宣城文化却独放光彩。元代不足百年,蒙古人统治中国,人分四等,中国文化处于低潮。宣城诗人竟有近百位,宣城贡氏、汪氏、张氏、王氏等文学家族的文学创作极其繁盛。宣城贡氏家族从贡士濬至贡性之四世有诗文作品传世者27人,其中贡奎、贡师泰、贡性之连续三代均有个人诗文汇编传世,在元代绝无仅有。贡奎有“元诗巨擘”之美誉。贡奎之子贡师泰则为东南文坛领袖,是“名高一代,文照千古”的显赫人物。贡师道以茂才荐举入仕,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宣城汪氏的汪泽民和贡氏家族共同参与辽、金、宋三朝史编修。汪泽民和张师愚合编宣城历史上第一部地方诗歌总集《宛陵群英集》。汪泽民之子汪用敬,张师愚、张师鲁及张师鲁之子张知言和王圭、王璋及王璋之子王虎臣等皆有诗文传世。元代科举七榜,嘉庆《宁国府志》载宣城进士10人。

(九)明代,宣城文化在安庆文化的冲击下发展势头相对减弱,但仍保持微弱的领先地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和书籍。民国《安徽通志稿•教育考》明代安徽书院93所,其中:宁国府11所、安庆府11所、池州府9所、太平府3所、广德直隶州1所;安徽私人刻书家共刻书529种,其中:宁国府56种、安庆府13种、池州府13种、太平府5种、广德州4种。数据最据说服力。

若以传世作品、文学家、国史人物传、科举人才为例:《重修安徽通志•艺文志》明代安徽著作1915部,其中,宁国府314部、安庆府274部、池州府159部、太平府71部、广德州36部。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宁国府文学家15人(宣城县8人)、安庆府40人(桐城县36人)、太平府2人(芜湖县2人)、池州府1人(贵池县1人);《明史》列传皖籍人物244人,其中,安庆府20人、宁国府11人、池州府9人、太平府6人、广德州2人。

《重修安徽通志》和《明清进士士题名碑录索引》明代安徽文进士1354人,其中,安庆府177人(桐城县84人)、宁国府151人(宣城县64人)、池州府76人(贵池县24人)、太平府91人(当涂县59人)、广德州34人(广德县25人)。明代安徽举人3680人,其中,宁国府497人(宣城县200人)、安庆府361人(桐城148人)、池州府271人(贵池94人)、太平府302人(当涂194人)、广德州82人(广德57人)。万历一朝,宣城县一地任三品以上大员有七、八人。天启三年(1623),宣城县洪林镇建石质三元牌坊一座,一面题额“十里三元”(即:状元沈懋学、会元汤宾尹、解元贡钦),一面题额“同朝鼎甲”(即:状元沈懋学、榜眼汤宾尹、探花舒宏志),上属四人均为明代洪林桥周围十里境内人氏。

(十)清代,桐城派崛起和安庆成为省会城市,安庆文化越居首位,宣城文化退居其后。清初文坛风尚多元嬗变,在分合与重组之中,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形态。宣城人施闰章、高咏、梅文鼎、梅庚等人承绪明中叶以来的宣城风雅,独树旗帜,形成了区域色彩鲜明的宣城派,其独具特色的诗歌被称为“宣城体”。清代文坛最大的文派——桐城派最推崇宣城。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称“吾江南文学礼仪之邦,推宣城为最”;大学士张廷玉赞誉宣城为“上江人文之盛首”;“桐城三祖”之一姚鼐称“宣城古是诗人地”。宣城与桐城并称为江上“二城”,不仅是皖地文学渊薮,也是全国文坛两大重镇。

清代安徽巡抚冯煦光绪三十三年上奏采访皖省遗书时,赞叹清代安徽学者著述道:“国朝右文,皖才尤盛,性理若宣城施闰章、婺源汪绂;考据若婺源江永,休宁戴震,歙金榜、凌廷堪,绩溪胡培翚、黟俞正燮,当涂徐文靖;词章若桐城方苞、姚鼐,泾朱珔、包世臣;算术若宣城梅文鼎暨其孙瑴成,歙汪耒。或综贯遗经,或阐明绝学,凡所述作,固已彪炳宙合,其他抱潜德而弗彰、守遗编以终老者尤不乏人 ”。文中列举16人,其中皖江8人,分别是:宁国府宣城县3人、泾县2人,安庆府桐城县2人,太平府当涂1人。

书院与区域文化休戚相关。民国《安徽通志稿•教育考》清代安徽书院200所,宁国府20所、安庆府18所、池州府15所、太平府12所、广德州6所。仍以文学家、国史人物传、科举人才为例: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宁国府文学家6人(宣城县4人)、安庆府5人(桐城县4人)、太平府4人(当涂县4人)、池州府1人(贵池县1人);《清史稿》列传皖籍人物209人(未计入列女),其中,安庆府51人(桐城县49人)、宁国府19人(宣城县5人)、池州府11人(池州4人)、太平府3人(当涂县3);(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和《明清进士士题名碑录索引》清代安徽文进士1192人,其中,安庆府286人(桐城县138人)、宁国府165人(宣城县38人)、池州府36人(青阳县12人)、太平府60人(芜湖县25人)、广德直隶州14人(广德县10人)。清代安徽举人5071人,其中,宁国府847人(泾县349人)、安庆府991人(桐城465人)、池州府261人(贵池县77人)、太平府270人(当涂县144人)、广德直隶州77人(广德县44人)。

(十一)清咸丰同治后至民国末年,宣城文化在皖江地区的影响力急剧衰退。咸丰同治兵燹给皖江两岸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尤其是同治元年(1861)七月,皖南苏南浙西北的瘟疫,给宣城造成的损失最为惨烈。

据相关史料保守统计:咸丰元年(1851)今宣城市七个县市区总人口约306.9万,同治十年(1871)总人口只有20.8万,损失286.1万(注:人口损失包括统计时逃难尚末回归人员)。从湘军统帅曾国藩、两江总督马新贻、安徽巡抚乔松年的文奏以及学者研究成果来分析,清咸丰同治年间战争虽然遍布大半个中国,但是,今宣城市境内可能受最惨。对文化事业的摧残直接表现为世家大族遭到毁灭性摧残,千百年来,积聚下来的社会财富、文化遗产几乎荡然无存。用黄宾虹给友人曹一尘信说“宣歙文献,卓绝环宇,屡经兵燹,散佚已多。”“宣歙文化书史散佚,殊为可惜。”

结语:‍

每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常青树,经久不衰,都有一个萌芽、发展、昌盛、衰落的过程。地域文化的研究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历史某一时期兴盛,来代替该区域整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概况,更不能用现状臆测历史。科学的方法要区分该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用数字对比说话。就宣城来讲,其当今的影响力虽然与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地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从文化遗存来讲, 2011年10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的安徽省不可移动文物,宣城市名列黄山市、安庆市之后,位居第三,有2392处。宣城市地方志办公室2015年出版的5卷本《宣城古代诗词全集》,辑录有南朝至清末外籍和本籍歌咏宣城诗歌22382首,诗人3661人。康熙帝钦定编纂的《全唐诗》,诗歌也仅有42863首, 2529名诗人,足见宣城文化厚重的历史地位。

(作者系宣城市史志办副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制作:童达清游戏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宣城老照片: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上)_刘村

原标题:宣城老照片: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上) 童达清编辑 第897期 宣城县造纸厂‍‍ 位于宣州北郊敬亭山东侧的县造纸厂,1958年兴建,1959年投产,主产本色文化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1-03-06
魏晋遗风与宣城隐士文化探析(一)_先生

原标题:魏晋遗风与宣城隐士文化探析(一) 兰 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157期 一、前言 在谈到中国古代文化时,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现当代,以及以后的知识分子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12-28
宣城坊间游戏——抹不去的童心荡漾_石子

原标题:宣城坊间游戏——抹不去的童心荡漾 街市里匆忙的行走,很多时候我们被节奏带动着,机械的似乎找不到自我。但是偶尔于一个空隙里,眼光一瞥之间,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20-08-26
宣城社会经济文化由昌盛至断崖式衰落原因分析_宁国府

原标题:宣城社会经济文化由昌盛至断崖式衰落原因分析 陆再奇 第749期 宣城,古称“爰陵”,先秦时期即为楚国在江南的贸易性城市。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此置详情>>

阅读: 22
日期: 2020-07-11
安徽宣城警方揭秘“9块9优惠购水果”背后的诈骗陷阱

原标题:安徽宣城警方揭秘“9块9优惠购水果”背后的诈骗陷阱 诈骗嫌疑人悉数落网。 记者昨天从宁国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局近日破获一起网络投资诈骗案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20-03-30
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一)_顺治

原标题: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一) 章建文 谈家胜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3期 摘 要: 雅集即古时文人名流之间的聚会唱和,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明末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20-03-21
钱沙泉、张平拟分别提名为马鞍山、宣城市政协主席候选人

原标题:钱沙泉、张平拟分别提名为马鞍山、宣城市政协主席候选人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20-03-20
明清时期宣城地区书院的发展概况_宁国路

原标题:明清时期宣城地区书院的发展概况 萧寒 程龙伟 第680期 (本文系《明清时期宣城地区书院的基本特点、历史贡献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一文的第一部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20-03-20
宣城108师最后的老兵_赵海臣

原标题:宣城108师最后的老兵 柯跃武 微信版第212期 宣城敬亭山怀英亭附近有一块碑石,碑刻上的文字是抗战期间驻守宣城的国民党陆军一百零八师政治部主任详情>>

阅读: 14
日期: 2020-03-14
自然科学巨子沈括与宣城_宣州

原标题:自然科学巨子沈括与宣城 张法先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96期 北宋名宦沈括一生为官很有政绩,在执政的同时,他对科学技术情有独钟,并颇有成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20-03-14
宣城桓氏家族考(中)_苏峻

原标题:宣城桓氏家族考(中)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74期 三、宣城桓氏家族奠基人桓彝考 桓彝(276—328),字茂伦,生于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276),年少时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3-07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下)_文峰梅

原标题: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下) 石巍 第673期 摘要:宣城梅氏是江南文化昌盛的世家大族,有宛陵梅氏和文详情>>

阅读: 20
日期: 2020-03-06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中)_梅尧臣

原标题: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中) 石巍 第672期 摘要:宣城梅氏是江南文化昌盛的世家大族,有宛陵梅氏和文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20-03-06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_吴语

原标题: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95期 方 言 历史上宣城和南京方言屡有演变,最原始的土著语言为越语,春秋战国时期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3-06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上)_宛陵

原标题: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上) 作者:石巍 制作:童达清 第671期 摘要:宣城梅氏是江南文化昌盛的世家大族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20-03-03
宣城“漏泽园”历史概述_蔡京

原标题:宣城“漏泽园”历史概述 晏利平 第668期 光绪版《宣城县志》中记载了以漏泽园为代表的殡葬福利史实,虽然记载的不详细,但含有的历史信息还是值得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20-02-26
宣城坊间游戏——抹不去的童心荡漾_宣州

原标题:宣城坊间游戏——抹不去的童心荡漾 街市里匆忙的行走,很多时候我们被节奏带动着,机械的似乎找不到自我。但是偶尔于一个空隙里,眼光一瞥之间,详情>>

阅读: 18
日期: 2020-02-25
外婆眼里的宣城抗战_南京

原标题:外婆眼里的宣城抗战 计 熠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6期 我的外婆姓徐,其祖上自咸同兵燹后从安徽江北庐江县迁居宣城北门城外,已历三世。外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20-02-24
唐镜观大唐——宣城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赏析_纹饰

原标题:唐镜观大唐——宣城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赏析 作者:侯蓓 制作:童达清 铜镜,亦称“铜鉴”“照子”。正面光亮,清晰可 鉴,可正衣冠,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20-02-23
韩愈与宣城小考_窦牟

原标题:韩愈与宣城小考 张清华 微信版第435期 01 韩愈与窦牟兄弟交友的时间 《祭窦司业文》因是祭亦师亦友(称二兄)的长者窦牟,故用四字一韵正格。“惟君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20-02-23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下)_遗址

原标题: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下) 作者:陈亮 制作:童达清 微信版第588期 磨制石器,一般认为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是先取石打制成坯详情>>

阅读: 17
日期: 2020-02-22
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_宣州

原标题: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 作者:郑兴华 制作;童达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28期 宣城,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八百里皖江历史上长期隶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2-21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上)_陈山

原标题: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上)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上) 作者:陈亮 微信版第587期 宣城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一般以公元前223年,秦朝在原楚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20-02-21
酒后嚣张,宣城女子5天后被判刑!

原标题:酒后嚣张,宣城女子5天后被判刑! 2020年2月19日下午,泾县首例疫情防控期间干扰疫情检查妨害公务案件在泾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件,法院收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2-21
追踪宣城古城墙历史_新城

原标题:追踪宣城古城墙历史 尹定根 第585期 游览古城西安、南京等地的城墙,自然联想到故乡宣城古城墙的历史文化。70年前,在读私塾的少年,曾多次游玩行走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2-18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下)_李白

原标题: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下) 陈虎山 第583期 02 谢脁看宣城——山水大美而灵动 谢朓不仅是大美宣城的第一个发现者,更是敬亭山名齐五岳的详情>>

阅读: 21
日期: 2020-02-13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_萧鸾

原标题: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 陈虎山 第582期 谢朓(464—499),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和最为知名的宣城太守。“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2-12
胭脂盒碎“粉”留香——“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下)_粉盒

原标题: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下) 陈 亮 微信版第211期 宋代脂粉盒标本选取12件。 图七:北宋繁昌窑白瓷点彩脂粉盒,高6.8公分,盒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20-02-10
胭脂盒碎“粉”留香——“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上)_粉盒

原标题: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上) 陈 亮 微信版第210期 微信版第210期最近两位女儿爱上了化妆,可能是长大了缘故吧。望着她俩详情>>

阅读: 22
日期: 2020-02-10
烟波浩渺中的黄龙嘴——宣城南漪湖水乡渔村百年史记(下)_渔业

原标题:烟波浩渺中的黄龙嘴——宣城南漪湖水乡渔村百年史记(下) 4、建国后黄龙嘴的历史沿革 解放初,黄龙嘴属于南湖派出所管理,该派出所除湖区和沿湖专业详情>>

阅读: 18
日期: 2020-02-10
抗日战争宣城沦陷之前后_日军

原标题:抗日战争宣城沦陷之前后 张法先 制作:童达清 如今8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记得:抗日战争之前的宣城是很好的,享有“南宣北合”之美称。市区“九街十八巷详情>>

阅读: 22
日期: 2020-02-09
宣城老城墙史话_宣州

原标题:宣城老城墙史话 宣城老城墙史话 童达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7期 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就建有城池。汉高祖刘邦六年(前201)十月,令天下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20-02-09
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上)_高门

原标题: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上) 田丹丹 制作:童达清 第657期 摘要:谢朓在齐明帝建武年间曾由中书侍郎出守宣城郡,这一事件广受学界关注。从当时的官制和谢朓本详情>>

阅读: 23
日期: 2020-02-08
元代今宣城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文化成就(二)_宋三史

原标题:元代今宣城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文化成就(二) 元代今宣城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文化成就 陈 瑞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30期 今天的宣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2-06
清初宣城望族与传统学术——以宣城吴肃公为例_孔孟

原标题:清初宣城望族与传统学术——以宣城吴肃公为例 夏建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85期 \明末清初,宣城地方文化家族能够在周边徽州、苏南、浙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20-02-06
“文房之乡”晒文玩——“片面之瓷”话宣城之四(下篇)_青花

原标题:“文房之乡”晒文玩——“片面之瓷”话宣城之四(下篇)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82期 砚用类,选三件瓷砚和一件笔觇。 如图十一:南朝黑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20-02-03
千古悠悠宛溪河_宣城

原标题:千古悠悠宛溪河 石 巍 制作:童达清 宛溪河已经伴随着宣城古城流淌几千年了。宣城古名宛陵,即取宛溪和陵阳山这一山一水的名字而来。它就像一位母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20-02-02
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三)_交往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三)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8期 03 交往 梅清极好交往,颇好集会,与当时众多文人保持着密切关系,上至达官详情>>

阅读: 14
日期: 2020-01-31
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二)_生活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二)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7期 02 生平 梅清于明天启三年(1623)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出生,自小耳濡目染,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20-01-31
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一)_文峰梅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梅清(一)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6期 经过明清易代之乱后,宣城画派在康熙年间诞生了一位最有影响力的大画详情>>

阅读: 19
日期: 2020-01-3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