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1936年鲁迅出殡,16位大佬抬棺,各路文豪齐聚,为何郭沫若没去?_葬礼

时间:2020-10-18 11:45:16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1936年鲁迅出殡,16位大佬抬棺,各路文豪齐聚,为何郭沫若没去?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二十世纪东南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伟人曾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是那个时代文坛的巨人,但可惜的是,这位巨人在55岁那年陨落了。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先生因病在家去世,享年55岁。先生的去世,无疑是一个大新闻,虽然曾有遗言丧事从简,但他的影响力还是造成了盛大的葬礼。

追悼会在万国殡仪馆举行,本来安排瞻仰遗容是一天,可吊唁的人太多,只能延长一天。出殡的时候,有十六位大佬给他扶棺,这十六位大佬分别是:萧军,黎烈文,吴朗西,周文,靳以,姚克,黄源,张天翼,胡风,曹白,巴金,鹿地亘,孟十还,陈白尘,萧乾,聂绀弩和欧阳山。除了大佬扶棺,更是有十万上海民众,自愿以步行方式送先生最后一程。

除了抬棺的十六位,当时不少文豪也都是全程参与葬礼,比如说叶圣陶等人。但是,同样是圈内名人的郭沫若,却并未到场送行。有人认为,是因为郭沫若跟鲁迅不合,所以不愿去参加。事实上,鲁迅跟郭沫若此前确实有段纠葛,双方互相看不惯,甚至互怼。两个天纵英才的交锋,别说现在,即使在那个大家频出的时代也是十分的精彩。

1927年的中国文坛分成两大派,左翼和右翼,鲁迅是左联的领军人物。当时左联还有一个文学社,叫创造社,郭沫若是这个社的核心人物。但这个创造社对鲁迅这一类前辈是发起挑战的,郭沫若为此发表文章,讽刺了鲁迅一番。说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一开始鲁迅懒得理会他,谁料郭沫若又说鲁迅是一个“不得志的法西斯”。

这次鲁迅就怒了,对于看不惯的人,他向来是说怼就怼的。于是乎便有了现在人所说的才子加流氓,两个人因观点不同,发展成互相攻击。似乎不去参加也比较正常?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文人相差是常有的事,只能说是不合,不能说是仇敌。

鲁迅自己也曾说过:大家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然而小报却偏喜欢记些鲁比茅(茅盾)如何,郭(郭沫若)对鲁又怎样,好像我们只在争作为,斗法宝。

所谓的因关系差不肯参加,也只是世人的揣测,不去参加是因为当时郭沫若压根就回不来。1927年,也就是开始对骂的那一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骂老蒋的文章,结果受到通缉。1928年的2月,开始被迫流亡日本,过了十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才回来的。也正是因此,他跟鲁迅虽然用笔墨相讥,却并未见过一面。

而且郭老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比较识趣,风往哪边吹他是再清楚不过的。鲁迅这一死,就直接被推上神坛了,再骂他就得挨骂。再有他俩说到底也是同一个阵营的,总而言之,他不仅停骂还为鲁迅写了挽联和悼文。

其中一幅写着: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在日本,那郭沫若肯定也会前来参加鲁迅的葬礼。毕竟抛去那不大不小的“仇怨”,形势还是比这要强,毕竟郭老的一生极擅长看风向。游戏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1955年,郭沫若发掘明十三陵,为中国考古界带来了一场灾难_定陵

原标题:1955年,郭沫若发掘明十三陵,为中国考古界带来了一场灾难 1955年,明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明长详情>>

阅读: 21
日期: 2020-08-11
《高二适评传》出版,重新发现“书坛陈寅恪”_郭沫若

原标题:《高二适评传》出版,重新发现“书坛陈寅恪” 1965年的一个夏日,南京。高二适奋笔疾书。窗外的蚊虫低飞乱撞,好像有什么蠢蠢欲动。 “兰亭论辨”正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2-24
他力主挖掘武则天秦始皇陵墓被拒绝,死后骨灰撒在山上,不留坟头_郭沫若

原标题:他力主挖掘武则天秦始皇陵墓被拒绝,死后骨灰撒在山上,不留坟头 1892年出生在四川乐山沙湾镇的郭沫若,官至文联主席、政协副主席。上世纪50年代,在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1-16
容庚诞辰125周年|他与郭沫若的交往与隔阂_日记

原标题:容庚诞辰125周年 | 他与郭沫若的交往与隔阂 容庚与郭沫若的交往,是一段学术传奇,带有浓郁的时代痕迹及个性色彩。1929年8月27日,郭沫若给容庚发出详情>>

阅读: 14
日期: 2019-10-28
郭沫若说古人把铁称作“恶金”不愿意用来制作武器,真的吗?

原标题:郭沫若说古人把铁称作“恶金”不愿意用来制作武器,真的吗? 下面这张剧照可以说是相当暴露年龄。当年那部《封神榜》的影响之大,现在的90后00详情>>

阅读: 18
日期: 2019-09-05
郭沫若不顾反对挖定陵,周总理震怒立11字规矩

原标题:郭沫若不顾反对挖定陵,周总理震怒立11字规矩 中国自古就有厚葬的传统,古人尤其是贵族死掉之后,都会在墓葬中陪葬很多陪葬品,在先秦时期甚至还有详情>>

阅读: 14
日期: 2019-09-05
郭沫若挖掘定陵之谜

原标题:郭沫若挖掘定陵之谜 作者 木土 定陵是明朝皇帝万历的陵墓,万历墓的挖掘是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悲剧,万历皇帝真的是一个大悲剧,因为郭沫若等一众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19-09-05
《夜雨》郭沫若现代诗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夜是为何所惊醒敞开的窗传来淅沥打断沉沉的睡意虫儿也不在低鸣品尝了谁的气息散满整个视线的雨天与地拉开的丝线它是否完结了一个夏季也连接一个季节与与另一个季节打乱了早已经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8-09-12
【逆水寒】《女神》(郭沫若)全文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湘累女须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离骚》序幕:洞庭湖。早秋,黄详情>>

阅读: 34
日期: 2018-08-27
【逆水寒】《女神》全文(郭沫若)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湘累女须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离骚》序幕:洞庭湖。早秋,黄详情>>

阅读: 12
日期: 2018-08-24
【逆水寒】《蜡梅花》赏析(郭沫若)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18-08-22
郭沫若的《炉中媒》爱国情感是什么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炉中煤”比喻诗人像熊熊燃烧的炉火一样的爱国赤心,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用“活埋在地底多年”的煤比喻曾长期深深地埋藏在诗人心里的爱国感情,这爱国感情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8-08-21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