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如同暗物质就在身边,了不起的《黄帝内经》《道德经》

时间:2019-09-05 12:56:18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如同暗物质就在身边,了不起的《黄帝内经》《道德经》

刘先银书画作品题写书名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

出自《论语 · 先进》,原文节选: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讥休说明。《中庸》说,无过无不及之谓“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说”,取两用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逍教化百姓。做得过分或做得不足,都不好。

“苍生大医”孙思邈活了141岁,行医120年,来告诉你怎么才能健康不老

有一种医生叫“苍生大医”,五百年不出一个,而每出一个,则可以影响横绝江湖数百年。不但生前可以冠绝群雄,死后照样可以传颂千年。如达摩、黄裳、无崖子、独孤求败、扫地僧是也。

堪称苍生大医称号的医生,一个你从小学5年级就开始认识,等你80岁,你的重孙还会继续认识的医生,他就是孙思邈。我们不应忘记,他至今已经流传了1500年,而且注定还要流传下去,你一定会问,他究竟如何做到被人铭记千年的?他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我们从他的人生轨迹中,寻求一点点答案吧。

刘先银题字《吉祥如意》为庆祝中共十九大而作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和六字诀

他被后人称为“药王”,一生都寄托在医学事业上,并不重视功名和官职,拒绝了朝廷多种的封官,希望自由自在的四处游历,研究中草药,峨眉山,终南山,下江洲,太白山,都有他游历的踪迹。

他的思想在张仲景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了中医药,是医学史上的先驱,被西方国家尊称为“医学论之父”。孙思邈还十分的注重医德,讲究“无欲无求”,“一视同仁”、“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的著作《大医精诚》不仅讲述了医术,也讲述了作为医者的精神,是两者的高度集合。

可以说,孙思邈注重的不仅仅是医术,同时也注重作为一个医者的仁心,是当之无愧的医学界大家,值得后世人敬仰。

可惜的是,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失传了,留下来的也就寥寥几部作品。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孙思邈这个人到底活了多少岁?

根据史料记载,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81年,于公元682年无疾而终,享年102岁。这是历史上比较清晰的记录。但是也有不同的说法,据记载,孙思邈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但是在北周时期,洛阳总管独孤信曾经见过他并赞其“神童也”,而独孤信卒于公元557年,所以有人推算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到公元682年,他活了141岁,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传说。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可归为以下点:发常梳(明目,防脱发治头痛)、目常运(明目)、齿常叩(促进肠胃运动,防蛀牙和老化)、漱玉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耳常鼓(增强记忆和听觉)、面常洗(面色红润防皱纹)、头常摇(防止颈椎病)、腰常摆(阳气固肾,防止腰痛)、腹常揉(腹部胀气)、摄谷道(长寿秘诀)、膝常扭(保护膝关节)、常散步(运动)、脚常搓(治失眠、降血压、缓解头痛)。

他的养生十三法因为简单而实用,被当时的人们慢慢接受,最后风靡整个朝代,直到现在,这也是一种十分好的养生方式。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是一套以呼吸为主的养生方法,这套六字养生诀主要分为平时练法和四季练法。平时练法分站式动练法、站式静练法和坐式静练法三种。主要是以依次练习“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为方法,而其中“嘘”字功养肝,对于肝脏虚火旺盛,食欲不振,以及眼睛干涩,头晕目眩都有作用。

“呵”字决补心。对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等有功效。“呼”字健脾。可以治疗脾虚,腹泻腹胀、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哂”字润肺,可治疗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等呼吸疾病。“吹”字强肾。男子腰腿无力女子宫寒等都有疗效。“嘻”字理三焦。主要可对耳鸣、眩晕、喉痛、小便不利有功效。

孙思邈《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从两个方面讲述医德的重要性,一个是“精”,另一个是“诚”。“精”就是说医者必须要有高明的医术,意思作为医者,必须要有好的医术才可以治病救人,因为人命比金子还要贵重,所以不能马虎。而“诚”讲的是医者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对病人一视同仁,用诚心救人,而不是为了金钱去救人。

比如,孙思邈说:我为医者,须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另外,在这本书中,孙思邈还觉得好的医者必须是光明正大,并且遇到权势也是不卑不亢的,更不能利用自己的才能沽名钓誉,而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必须要用心,不能有任何的私心。

孙思邈《大医精诚》这本书主要体现了孙思邈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好的医者,不应该只是拥有好的医术,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要多加培养,要做到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因为病人的身份而差别对待,特别是不能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孙思邈给后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本医学典籍,更是一本道德典范,让后世从医的医者们有一个典范,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孙思邈之所以被后世崇敬,不仅仅是他的医学成就,更多的是他的品德高尚。

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孙思邈冥思苦想的想出了喂奶牛吃药草的办法,这样人喝了奶牛挤出来的牛奶,有益人的健康,同时,孙思邈也是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自到民间向人们虚心讨教学习,并且还收集了民间的各种秘方的医者,孙思邈的成就使他被世人誉为药王,而这个称呼,孙思邈当之无愧。

暗物质就在我们身边,是可见质量4倍,只有引力效应,科学难解释

138亿年前,在一场大爆炸中,宇宙诞生了。最开始出现的是高能光子,零点几秒钟之后,质子诞生了,又过了一瞬间,质子的兄弟中子诞生了。中子诞生以后,中子和质子的比例就固定下来了,永远被固定在1:7。而且中子是一个很短命的家伙,单独存在时,寿命只有十几分钟。而他的兄弟质子,寿命要长得多,比宇宙的年龄还要长。

这就是科学所描述的,宇宙最初的物质。宇宙在大爆炸的过程中不断的膨胀,整个宇宙在不断的冷却。

原本是一个大火球的宇宙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的冷却,三千万年后宇宙已经冷却到了零下160度。

这个时候宇宙之间一片的漆黑。氢原子以及氢原子的同位素,分布在整个宇宙空间。由于分布不是很均匀,所以氢原子开始聚集,形成最原始的巨大的星云团。

这些氢气团的密度越来越高,中心的压力越来越大。宇宙诞生以后2亿年,核聚变之火被点燃了,第1代恒星诞生。在黑暗了将近2亿年之后,宇宙中出现第一缕光。

最初的恒星,大多都是大质量的蓝巨星和蓝超巨星。它们燃烧的速度很快,几百万年就game over了,然后就在一个超新星的大爆炸中,化为灰烬。在它们的灰烬中诞生了第2代恒星以及行星。它们的遗体转变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是黑洞。

这些天体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的聚集,彼此拉近距离,最后成千上万颗搞在一起,演化成星系。

其实,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如同暗物质就在身边,只是我们视而不见。

暗物质弥散在银河系中,也弥散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因为它是均匀分布的,在它均匀分布的范围内,对引力等势线不会造成扭曲。因此,对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这就是我们通过小范围局部观察,无法知道暗物质存在的缘由。

人类对世界的观测总是被周围的环境所困扰,就像我们被银河系的银盘所阻挡,只能从垂直于银盘的方向观察宇宙。

了不起的道德经——完备的宇宙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了不起的哲学——中国哲学智慧好在哪?

老子在道德经中叙述了一个完备的宇宙观。首先,道为第一因,是宇宙之源。道,虚极静笃,不可感知。道生一,而后一生阴阳二气,二气交合而生质,是为三。质和阴阳二气生形,进而化万物。是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了不起的道德经

伏羲氏“一画开天”所谓“宇宙大爆炸”的万物生成以前是“无”,无物故无象;万物生成以后是“有”,有物有形,字之为“道”,强有之名为“大”。无,不是空;有,是有万物呈万象。 无物故无欲,无物是心里无物,何谓心里无物呢?心舍神,使不外驰,闭九窍,关三门,抱道守一,则可体道合道,察道生万物,化育万物之妙。有物故有欲,有物是人感知万物,可察万物之变化根本,徼,根本,终极,本质。

无,欲为入,有,欲为出。明白了第一因,自然可知其所本,二者同归道。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嗅,不可味,不可触,不可感知,玄深奥远,无极;比深可深,比浅可浅,比大可大,比小可小,比玄更玄,是所有之所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无名,不可描摹,故生无欲;有,有名,有物有像,故生有欲。

了不起的道德经

人类认识世界有无数视角。无,从“无”的角度,无欲,不是说摒除了欲念,无欲就产生了。其实,当人领悟了无的时候,也就能产生无欲。欲是一种动力,有欲就有望,谓之欲望,从何而来?从有的角度,有,有名,万物映射得来。无,无欲,领悟出无,能感受无之玄妙,状态如混沌初开。

有,有欲,领悟出有,洞悉有生万物,把我和勘察万物差异之名实,成竹在胸。无生天地,有生万物。天地万物既生,人何为呢?也就是说,对万物,就观其徼。对于宇宙,我们宏观其妙。

道德经中提到的万物的看法,不是叫人同自然万物斗争,也没叫人于万物面前执念眛惑无知的强求。展示了道德经中无和有的欲和望,有,欲和无,欲,都是建立在无和有的区分中的人类的德行。以有观有,以无观无,这样比较合适。抽离出形而上的无和有,下降到大家的实际生活里,怎样应对德行的欲望?以无观无,以有观有,大家还是这么办。欲望不要看成可怕怪兽,有欲能更好审视万物;当然不可以任欲望蔓延、无法自拔,无无欲,就会丢其妙。

了不起的道德经

绽放了特别大量的花朵的花园中,大家到底看不看?我们用道德经来理解的话,不愿意就别看、愿意看就看。大家或许会问,如果乱花渐入迷人眼、蔓延欲望、不可收拾怎么办?如果是这样,请大家环顾自身、就别看了算了。大家自身回归的时间一久,孤单了、又打算看花咋办。按道德经的理解,愿意看就看、想看就看,花很美!

你看花的时候,花就在,你不看花的时候,花就不存在。很多人听过类似的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有“初心”的时候,“初心”就在,你没有“初心”的时候,“初心”就不存在。

其实,并非如此。以无观有,则失其所观矣,以有观有,“初心”在。

失其所观,则失其妙,亦失其缴,两者皆失,尽丧其道。

同出而异名的二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和有,就是这二者。从道中生出来的二者,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玄,原指玄妙。由于太玄妙了,仿佛深邃似的。有和无,都是深邃得深不可见的二者,所以同谓之玄。

二者究竟深邃到什么地步了呢?比所有可以想象到的深邃更为深邃。最深邃指出,道之无穷玄妙方能体悟。

《道德经》大德的样态,在于彻底地顺从道

刘先银题写书名《经典沐心》

刘先银题写书名《元亨利贞》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道德经》版本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汉朝文景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晋朝讲玄学,唐代追踪认祖老子李耳也崇道。所以老子被称作《道德经》,这是《道德经》的来源,与时代发展,与文化形成是一脉相承的。修改锤炼是一个重要的认识和提升过程。从出版的角度帮助大家理解版本更新的来说,古老的就是出版之前的书稿,没有经过校对的稿件。

历史上,譬如说,现在都说王羲之是书圣,为什么?现有《道德经》当然版本还是河上公、王弼版本高级!读者、研究者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

我怎样认知万物的初始的样子呢?

就是依据道。

“道”不是光从文字里读出来的,更是靠感悟出来的。所谓“道生万物,万物皆道”,世上一花一木、风声蝉鸣,生活中众生色相、嬉笑怒骂,都有“道”的踪迹。

经典是什么意思?

经典就是知道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治国的方略,人民的规范,所有的一切都由经典来制约的。那个时候中国就在《周易》经典的指导之下,但是中国的经典和印度的《奥义书》和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他的经典是宗教型的,中国的经典是人文型的,不一样的。他这个经典说是有先知,先知听了神的教导,听了上帝的教导写下来的。还不是先知写的,唯独他能够听到上帝的声音,然后把上帝的旨意写成了经典,所以他神圣不可侵犯。中国的经典是不是上帝写的呢?没有。伏羲、文王、孔子都是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就可以不断地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这种思想就是来自远古的《周易》。

刘先银题字《含章可贞》

刘先银题字《福缘》

六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第13集解说词

第十三集:仙风道骨(下)(孙思邈与“大医精诚”)

 药王孙思邈,河南鹤壁五岩山,隐居山洞。藏药洞,炼丹炉,《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思想归根结底是道家思想,对医、道、佛、诗的学问都很精通。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口号,精即医术精湛,诚即医德高尚。要想成为大医,首先要有医术,能够治疗疾病,没有技术就谈不上医德了,要求医生要懂得周易,懂得老子,数术,博览群书,博采众方,深入研究医书,其次对待病人态度,医生要胸怀博大,首先自己的精神要排除杂念,要入境,诚心诚意给病人治病,另一个就是不分贵贱穷富远近,平等对待他们,不能够重视钱财,为了自己私利。

<iframe width="500" height="300"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src="//tv.sohu.com/s/sohuplayer/iplay.html?bid=92258680&vars=%5B%5B%22showRecommend%22%2C0%5D%5D&disablePlaylist=true&mute=1&autoplay=false"></iframe>

六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解释辞

《黄帝内经》第一部医史篇

第十三集仙风道骨(下)

【提要】药王孙思邈,千余年后,人民仍然纪念他。大医精诚,长存于天地之间。

(河南鹤壁五岩山)

二十世纪末,在河南省鹤壁五岩山,发现了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隐居过的山洞。这是我国最新发现的一处孙思邈的纪念地。于是,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走进了这片峰峦叠翠的深山之中。

(孙思邈隐居处)

“(这里)叫五岩山。这就是藏药洞。”

“那个炼丹炉在哪儿?”

“炼丹炉在这儿。这是孙思邈的炼丹炉。里面摸一下,都有一股药味。”

“这里姓李的,姓申的很多。这是明代的一个石碑,打的都是人的名字。估计可能也是当时捐钱修庙的一些人。相传这是一眼天然的泉水。当年孙思邈就是用这个水来调制药(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史学会主任委员,李经纬教授:“孙思邈,如果说中国二千年的医学史,选三位医学家作为代表的话,他应该是其中之一。最著名的是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医圣。(陕西耀县药王山)到唐代的时候,孙思邈在医学方面确定为药王。到明代的代表人物是李时珍。孙思邈正好是在他们两人中间。承上启下,发挥了很巨大的作用。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一直到现在(还)一版一版,印了几十次。还是不断有人要来研读这个书籍。他的著作非常丰富,内容也非常丰富。S思邈(呢),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大学问家。他的思想,归根结底是道家思想。对医、道、佛、诗,他的学问都很精通。”

孙思邈,京兆华原,也就是今天陕西耀县人。是隋唐时代著名的医生,享年141岁。是中国在医药实践中,年龄最长的一位医学家。(甘肃天水玉泉观)他医术高明,学识渊博,关怀百姓的病痛,深受百姓的爱戴。因此,被后世盛誉为“药王”。陕西耀县的五台山,在晚清时也因此更名为“药王山”。

(陕西耀县药王山)

《旧唐书》中记载,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陕西耀县药王故里)说的是他虽体弱多病,家道贫寒,但读书却很刻苦用功。七岁开始上学,日诵千余言。他青年时就研究老子、庄子等百家学说。18岁时立志学医,逐渐在医学上有了很高的造诣。在这座药王山上,孙思邈留下的遗迹多不胜数。当地的群众讲起孙思邈的故事,如数家珍。大殿中的壁画上,记载了许多孙思邈为百姓治病的故事。唐朝贞观年间,长孙皇后难产,众太医无技可施,孙思邈前去救治,令皇后平安地生下太子。唐太宗龙颜大悦,赐他入宫作官,被孙思邈婉拒。以后,他多次被征召入宫作官,可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始终隐居学道行医救人。

(洗药池)

这里是孙思邈的故宅。他熟读经史,博通医源。在医学上集众家之长,熔儒、释、道、医为一体,以百岁之身,古稀之年,在这木桌前,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医学巨著。他写道:“人命至贵,有贵千金。”因此这两部医书书名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千金方》各30卷,总结了唐代以前众家医论、医方、针灸、食治、导引、按摩等内容,计232门,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189门,合2900首。

《千金要方》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其突出的贡献。首先是孙思邈一改医书归类混乱的历史,医书以五脏六腑来分类,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他开篇首列的《妇人方》三卷,是我国第一部妇产科专业文献。(医方碑)另外,在儿科、耳鼻喉专业、伤骨科专业、营养卫生学、美容术、老年病等方面有完整,精辟的论述。特别在养生保健预防医学方面,孙思邈继承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优良传统。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分会常务理事,周贻谋先生:“但是孙思邈他也不是空中楼阁,他也是主要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加以(他)自己的补充发挥来的。而且他前面有一段整个地把《黄帝内经》的有关养生的论述,都照抄无误地放在前面,然后再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医书中如此系统,完整,实用的预防医学理论,在孙思邈之前没有出现过。《千金要方》中记载的一些常用药,时隔一千三百多年,今天的中医临床还在使用,如温脾汤、温胆汤、独活寄生汤、紫雪丹等等。紫雪丹是一种丹药,孙思邈是一个炼丹家,但他炼丹不是为了令自己长寿,而是为了给百姓治病。(孙思邈炼丹炉)孙思邈炼制的丹药有很多。其中他用砷剂来治疗疟疾,疗效非常好。后来这种方法经阿拉伯西传,在欧洲曾有较大影响。

有学者讲到,两部《千金方》在中国世代相传,千余年来,重刻近百次。自北宋以后,多次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对亚洲医学影响极深。《千金方》9世纪已传至日本。公元982年,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中引用《千金方》481条。他说道:“脱离了千金方,就谈不到医心方。”(阴阳碑)国际科学史学院会员,日本关西大学教授宫下三郎说:“中国医传到日本,即形成了所谓汉方医学。其中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是唐孙思邈的著作。”孙思邈擅长针灸,他熟知药材、药性,提倡综合治疗。他认为,为病人治病,要是扎针而不用艾灸,或只用艾灸而不扎针,不是一个好医生。只用针灸不服草药,或只服草药不用针灸,也不是好医生。知用药,知用针,才是个好医生。以前医生针灸用的艾药都是一样粗,孙思邈却认为这样不可取。他为艾灸定量。治疗时因病所需,按大小分档用药。

走进药王山,这么多生动的清代石刻,令人面对它时,不禁浮想联翩。这里所记载的故事,谁都讲不完整了,但是我们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石匠们雕刻的是孙思邈为百姓治病的情形。孙思邈之所以伸手后世百姓们的敬爱,及学术界的推崇,是因为他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提出了“大医精诚”这么一句口号。“精”,即医术精湛,“诚”,即医德高尚。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钱超尘先生说:“孙思邈是中国唐初伟大的医学家,他的代表著作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头一篇文章,头一卷,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大医精诚》。是讲作为一个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这篇文章对于培养医生高尚的素质,医学的人格具有经典的意义。这篇文章在日本的江户时期,引起了日本医学家深刻的注意。日本有一位医学家叫伊泽兰轩,他是一位具有广泛医学知识,著述很深,而且临床也比较好的医学家。他教导他的儿子在学习中医的时候,要必须念《大医精诚》,而且让儿子把《大医精诚》这篇文章用墨笔抄成汉文,把‘大医精诚’这四个字改成‘医范’,医学的模范,每天早晨朗读。他的儿子遵照他父亲的教导和指示,每天早晨恭恭敬敬的手捧着‘医范’,也就是《大医精诚》高声朗读。塑造自己高尚的医学人格。”

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室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焦树德教授说:“《千金要方》里一开始第一篇就叫做《大医精诚》,这一篇就提出了‘大医’,什么叫‘大医’?”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编审,付景华先生说:“要想成为‘大医’,注重医德,首先得有医术。他没有技术就谈不到什么医德,所以,他在论述医生技术的时候,要求医生要懂得《周易》,懂得老子,懂得数术。然后要博览群书,要博采众方,深入研究医书,首先要有高超的医术,能够治疗疾病。他第二部分就是讲对待病人的态度。他对待病人(呢),要求医生要胸怀博大。首先自己的精神要排除杂念,要入境,要诚心诚意地给病人治病。这是一个要求。另外一个要求(呢)。”

焦树德教授说:“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远近。”

付景华:“都应该同等对待他们。而且对待他们每一个人,就要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所以他的大医精诚篇,对这方面有非常精辟的论述。而且他提出不能够重视钱财,不能够为了私利。而是为了解救广大民众的疾苦。”

他说道:“若有疾厄来求者(如果有危重病人来求救),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医生不得问贵贱贫富,不得分年长年幼,相貌美丑)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不得论对自己是怨恨还是友善,不得分华人洋人,聪明还是愚钝,普天下的人都一样,),如志勤之想(如同自己的家人一样),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救治时不得瞻前顾后,不能考虑对自己是不是有利),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病人的痛苦,就如同是自己的一样,内心深深地感到悲痛),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因此不能躲避山高水远,道路艰难,不分昼夜寒暑,不计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一心去救治病人,没有一点应付的心思),此可做苍生大医(这样,才能做天下苍生的大医)。”孙思邈对医德的论述,绝不是只在书上说说而已。他自己就坚持身体力行。

麻风病,一般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避之不及,但孙思邈曾和600名麻风患者同住深山,对每个病人都给予了认真的治疗。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对麻风病人,他“一一亲自抚养”。这个记载,令我们看到了他对病人的无限关爱和崇高的“大医”风范。

孙思邈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山区。他行医百余年,跋山涉水,不分昼夜,那里有病人,他就身背药箱送医上门。(孙思邈隐居处)民间流传着许多孙思邈治病的故事和传说。相传孙思邈不仅医道精深,而且为穷人看病从来不收费。碰到贫病交加的病人,孙思邈还要送一些小米给他们。百姓们为感谢他,就在他屋后的土岗上,种上一棵杏树,作为答谢。日久天长,屋后便杏树成林了。

在中国各地药王庙中,都有孙思邈的塑像,而且在塑像的旁边都会有龙和虎。(河南辉县药王庙)孙思邈说,虽然说人比动物的名贵中,但是珍爱生命,人和动物应该是一样的。所以,他不但为人治病,动物有病他也一样去治疗。因此流传下来许多孙思邈给龙、蛇、老虎治病的故事。有一天孙思邈上山采药,遇到一只老虎趴在路上,张着嘴呻吟着,看着他不肯离去。孙思邈看见老虎是被一根兽骨卡住了喉咙,他伸手从老虎喉中取出了那块兽骨,老虎得救后,对孙思邈感恩不尽,它整日趴在孙思邈家门口,为他守门。老虎趴在门口,吓得百姓不敢前来就医。孙思邈就让老虎到山坡去看守杏林。那时孙思邈年事已高,每逢孙思邈外出时,老虎就驮着他翻山越岭寻药采药,或者到百姓家送医治病。老百姓忘不了孙思邈的恩情,后人将孙思邈作为“药王菩萨”供奉,他的雕像旁一定会有一只老虎。那只救虎用的铁环也被人镶上铜铃,被称为“虎撑子”串铃。成为流动行医者的响器。

传说是否真实,不可考。但在药王山上至今仍树立的医方碑,却真实地向我们叙述着,孙思邈一心为着救治穷苦百姓的感人故事。相传,当年孙思邈每日出诊看病,但还是有一些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海上方)他体察到百姓们求医十分困难,为让大家有小病能自己治,他把自己治病的药方,请工匠刻在一个八角的柱形碑上。他把这块碑竖立在五台山下漆河边的大路旁,让每天南来北往的人传抄这些药方大家用抄来的药方回去给家人治病,疗效非常好。天长日久,很多人的病都被这些药方治好了。当地群众对这块石碑十分爱护,视若珍宝,大家叫它“石大医”。不知过了多少年,从外地来了一个庸医,他听说路边有一座孙思邈刻立的药方碑,疗效神奇。他为了独占这些药方,就把药方全部抄下来了。到了深夜,他用凿子斧头把“石大医”上的药方全部凿掉了。从此,这座石大医碑被毁坏,百姓再也看不到这些医方了。不过那个庸医凿掉药方后,走了不到三十里,就被雷电劈死了。这也应了老百姓的一句话,叫做“恶有恶报”吧。

为纪念孙思邈,宋代郭思从《千金方》中,精选出900多首重要药方和医论等撰成《千金宝要》六卷,明代1572年,秦王朱守中将《千金宝要》凿为四块大碑竪与真人洞前。还将孙思邈的《千金方》中的《枕上记》、《养生铭》及一些民间单方、验方,凿刻“海上方”石碑之上。400多年来,百姓在这里祭拜药王,传抄药方。孙思邈离去千余年,但他对百姓的关爱与这些药方一起长存于天地之间。

(陕西耀县孙思邈墓)

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有感于此,赋诗咏道:

岩下宫墙下戏场

山南山北柏子香

千金方使万人活

箫鼓年年拜药王游戏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原标题: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参祭人员 周禹龙 摄 中新网丽水10月7日电(记者 周禹龙)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己亥(2019)年中国详情>>

阅读: 16
日期: 2019-10-07
《黄帝四经》​全译本【9】

原标题:《黄帝四经》​全译本【9】 《十大经》篇 立命 (信,王道,道治,爱民,则天)【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09-08
老年丧妻,不公对待,巴金为何还能如此长寿?黄帝内经有答案

原标题:老年丧妻,不公对待,巴金为何还能如此长寿?黄帝内经有答案 要说民国时期长寿的大家,那么巴金绝对是榜上有名的。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巴金的名声绝对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09-05
黄帝内经:揭秘“女七男八”的生命规律

原标题:黄帝内经:揭秘“女七男八”的生命规律 导读 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身体变化,调节营养、养生、保健,让身体按照自然规律,更好地生长变化。 28岁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09-05
《黄帝内经》时间哲学:十二时辰,简说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图与九宫八卦

原标题:《黄帝内经》时间哲学:十二时辰,简说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图与九宫八卦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详情>>

阅读: 18
日期: 2019-09-05
《黄帝内经》第一部医史篇第八集千秋圣典(上)

原标题:《黄帝内经》第一部医史篇 第八集千秋圣典(上) 刘先银书画作品《黄帝内经》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9-09-05
神武3黄帝内经改名成什么了

Game234问答中心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神武3黄帝内经改名成什么了】,小编觉得可能对其他网友也有帮助,所以将此问答整理出来了,希望对您有帮助。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1好久没上啦,貌似是神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04-18
《古剑奇谭3》黄帝后人过关攻略

古剑奇谭3黄帝后人怎么过,很多小伙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牛游戏小编就为你们带来了古剑奇谭3中黄帝后人过关攻略,想了解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第一章: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9-01-04
《古剑奇谭3》第一章黄帝后人过关攻略

古剑奇谭3中的第一章黄帝后人怎么过,很多小伙伴不太了解他的过关攻略,下面牛游戏小编就为你们带来了古剑奇谭3中第一章黄帝后人过关攻略,想了解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8-11-29
《古剑奇谭3》跳鼎湖黄帝陵方法

在古剑奇谭3游戏中跳鼎湖黄帝陵方法究竟是什么呢?在古剑奇谭3游戏中很多小伙伴们都不是很清楚鼎湖黄帝陵具体该怎么跳,那么下面就来看一下吧!跳鼎湖黄帝陵方法分享从旁边的那个房子那里一路上去。注意,中间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8-11-29
《古剑奇谭3》跳鼎湖黄帝陵方法分享

原标题:《古剑奇谭3》跳鼎湖黄帝陵方法分享《古剑奇谭3》中需要玩家跳上黄帝陵,很多玩家在鼎湖黄帝陵处跳了很久也没有跳上去。其实在遥夜湾是有介绍方法的,那么鼎湖黄帝陵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8-11-26
梦幻西游中的黄帝内经和还魂秘术怎么得来的???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有时候会刷在古董商人拿,学了古董评价的人可以在那用半价买杀星也有几率可以得,在就是有大的活动的时候,用来做为奖励,运气好的话,活动的时候也许能得一本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古董商人哪里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9-09
泰坦之旅 不朽王座 黄帝在哪里啊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长安城右面有个出口,出去后地图显示是长安农田,一直往右下走会看到1个自称将军的人。接着往下走看到河后沿着河网右下方走,会看到一个村子。下方有个桥,过了桥。。。太长了。。。总之是上齐详情>>

阅读: 21
日期: 2018-08-26
关于炎黄帝的传说故事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炎黄二帝与尧舜禹的传说黄河和她的儿女们,是如何从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的,要揭开这个谜底,除了依靠考古文物资料外,还要利用古籍记载的许多远古神话传说。炎黄二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8-08-25
【逆水寒】《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吗?--专家质疑今本《黄帝...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在我国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由于年代久远,屡经战乱,今人无法看到《黄帝内经》的原貌,但普遍认为《素问》和《灵枢》即是《黄帝内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8-07-31
我的世界勇征空岛16:作死,PK黄帝之魂,上古最强

我的世界勇征空岛16:作死,PK黄帝之魂,上古最强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6-30
【nor叔】我的世界勇征空岛16 作死,PK黄帝之魂,上古最强

【nor叔】我的世界勇征空岛16 作死,PK黄帝之魂,上古最强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8-06-29
[英雄联盟]180度灵鸡漂移:5.24版本沙漠黄帝史诗级改动 详解怎么玩

180度灵鸡漂移:5.24版本沙漠黄帝史诗级改动!作者:西瓜来源:178LOL发布时间:2015-12-1514:06:57.xb0k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6-21
《降魔神话》副本之“黄帝陵·天地洪炉” 详解怎么玩

《降魔神话》副本资料介绍之黄帝陵·天地洪炉。黄帝陵可通过接引NPC进入【禹皇城:231,214】。进入等级为≥80级。必须组队进入,并且人数上限为2人(双人副本)。黄帝陵分为3层。每一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6-18
守护之光黄帝天赋怎么样 黄帝天赋攻略详解 详解怎么玩

守护之光黄帝天赋怎么样?接下来Game234&搞趣网小编情无缘特带来《守护之光》黄帝天赋攻略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天赋突破等级限制习得天赋所需材料精英11奥义书哈尔马良精英210无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8-05-31
上古诸神H5黄帝内经 修成正果拿奖励

上古诸神H5黄帝内经,修成正果拿奖励。这里要说的黄帝内经可不是那个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而是上古诸神的一种玩法的等级,类似于元婴这种。来一起看看这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5-03
口水三国黄帝内经介绍 详解怎么玩

《口水三国》是一款Q版三国风格的RPG动作手游。游戏拥有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诙谐风趣的游戏剧情,以及搞怪有节操的活动玩法,更针对战斗阵型及武将定位做出了全新玩法规则,采用呆萌的Q版角色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18-03-31
天谕新NPC介绍:四帝的精神领袖——【黄帝】 详解怎么玩

  把四帝聚在一起,只有『黄帝』能做到。作为塔文明的主宰次神,黄帝如金色巨塔般坚不可摧,是四帝的精神领袖。为守护人类最后的文明,以身吸取荒流,坠入万劫深渊。  而后,魔皇业难带着百万妖魔践踏夏大陆,失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8-03-29
守护之光黄帝天赋怎么样 黄帝天赋详解 详解怎么玩

守护之光黄帝天赋怎么样?接下来Game234&搞趣网小编情无缘特带来《守护之光》黄帝天赋攻略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天赋突破等级限制习得天赋所需材料精英11奥义书哈尔马良精英210无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18-03-29
精彩推荐
精品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