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实用问答

什么是浅降山水画

时间:2018-08-26 15:04:02  来源:  作者:网络
Game234问答中心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什么是浅降山水画】,小编觉得可能对其他网友也有帮助,所以将此问答整理出来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湿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许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画常见的画种,多用以表现深秋和早春时节及斜阳夕照的景色。其特点是素雅静淡,明快透澈。浅绛山水画,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
“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因此了解、学习和研究它是十分重要的。

画家代表编辑
王原祁(1642-1715),清朝人,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原祁既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 “清六家”。登第后,专心画学。山水能继祖法,而于黄公望浅绛尤为独绝。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楮墨外。王鉴见之谓时敏曰:(吾二人当让一头地。)时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黄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让,若神形俱
禹之鼎王原祁艺菊图像
得,吾孙其庶乎?)鉴深然之。时虞山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原祁则以高旷之品突过之。客有举翚画为问曰:(太熟。)复举查士标为问曰:(太生。)盖以不生不熟自处也。尝自题秋山晴爽图卷略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观此语其所至可知矣。康熙朝原祁以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画,四十四年(1705)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直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与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按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所惜一生只知临模黄公望,笔墨钝滞,格局平庸,遂造成陈陈相因,千篇一律,无复清新气象。清代山水画衰弱,此为一大原因。卒年七十四(一作七十)。着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
传世作品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作《仿高房山云山图》轴、四十二年(1703)作《仿黄公望山水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三十九年(1700)作《夏山图》轴藏广东省博物馆;四十年(1701)作《子久画意图》轴、四十四年(1705)作《清溪绕屋图》轴藏南京博物院;四十四年夏日作《山水图》轴藏美国高居翰景元斋;四十八年(1709)作《秋林叠□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四十九年作《西岭云霞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五十三年(1714)作《晴窗秋色图》轴藏香港刘均量虚白斋;《仿梅道人秋山图》轴、《江乡春晓图轴》藏苏州市博物馆;《仿巨然山水图》轴藏沈阳故宫博物院。著有《雨窗漫笔》《罨画集》《麓台题画稿》等。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

  字数比较多哦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第一节 浅绛山水画】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画常见的画种,多用以表现深秋和早春时节及斜阳夕照的景色。其特点是素雅静淡,明快透澈。 浅绛山水画,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 “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因此了解、学习和研究它是十分重要的。(附图为唐凤岐作品《遥遥黄土路》)
  编辑本段【第二节 近景松】

  山水画离不开树,而松树又是百树之首,因此,学习和了解山水画中的松树,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松树和研究其画法也有两条途径,一是学习、临摹先贤画谱,二是到自然界中写生。 松树,具有阳刚之美,它的枝干更具有柔中有刚的美,松的叶群,更给人以清脱之感。它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树,有的像虬龙,故称虬松,其枝干多变,直处坦率,弯曲内含,显出龙探青山之状;也有的曲中有直,变化非凡,似蛟入海之态;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刚毅,有拔地钻云腾飞之势也。 画松的树干,要中锋用笔,树干与树枝间的树叉,一般不小于九十度。画树梢用侧锋,这些效果会好些。用笔的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也可按照自己的习惯画。松叶的组合分为两类:马尾形、菊花形,也可据此而演变。画针叶一般用笔是“虚起实落”,就是笔尖先入纸,笔腹后落,这样画出的针叶是前尖后钝,有力度,很符合画松之品格,这种画法可区别于水草等其他草类植物。 树干的皴(cūn)法,有的用鱼鳞皴法,有的画得似方非圆状,有的采用各种擦或勾,要根据背景情况而酌定。 着色,使用赭石染树干,花青染树叶为主。(附图为唐凤歧作品《春风》)
  编辑本段【第三节 近景柏】

  柏树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四季常青,素有千年汉柏之说,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因此,也是我们民族传统观念中的宝树。 柏树一年四季不落叶,其叶呈黑绿色,树干泛白,有强烈的黑白关系的对比,很适宜用中国画的画法表现。 柏树的枝呈弧形,而且向上弯月形多一些,枝干的树杈以锐角为主,这和松树的树杈角度略有不同。 画树干时用笔要毛,要干中有湿,湿中有干。小柏树树干的皴法以横笔侧锋为主;老柏一般使用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皴法,使之在流畅的线皴之下,显露苍涩之感。 画叶,一般用秃笔、焦墨立笔戳下,要注意点时的速度变化;点出的叶子要大小相间,疏密有致,要看得出是一下一下认真点的。画中的柏树叶是画家主观而得的点状形体,所以,务求画得毛,使之轮廓感觉不清楚,这样反而耐看。有时亦可用湿墨大面积地破,使之出现丰厚华滋之感。 柏树不宜成丛而画之,特别是大柏。在画面中,画上几株大柏树,再稍加点缀即可成为完整的画作。(附图为唐凤岐所作《风月无边》)
  编辑本段【第四节 近景冬树双勾法】

  树的双勾法。此法是用线条给合表现树形的一种传统技法,也是初学者必须训练的一课。因此,我们称之为基础技法。利用此法可发展为冬树之法。 冬天的树,叶子掉光了,枝干裸露;风吹来,摇曳生姿,在阳光的照射下,楚楚动人,显示出不屈的生机。要准确地表现这些,就要选择适宜的技法。这就是通常我们讲的表现语言,若没有准确的语言方式,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裸露的树枝,更能暴露出树的本体精神。要抓住干与枝、枝与梢外在和内在的联系,从粗线条到细线条的组合以及疏密关系的调整等方面进行周到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组树与单树之间的技巧处理。 冬天的树,虽然叶子落了,但零星残留的枯叶在树梢上各呈其韵的样子,仍给我们带来一种特有的形式美感,我们可以把叶子看作点子,把秃枝看成不同的线,点叶儿的时候,要随着枝干用笔的粗细,来决定点子的大小位置,不可随意平平点去,既要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又让它锦上添花。 双勾树法有很强的形式感,不仅能表现冬天的树,也能表现其他季节里的树。树叶最好也用双勾法,这样从语言上能够一致起来。(附图为唐凤岐所作双勾树图例)
  编辑本段【第五节 白杨林的画法】

  白杨树是生长在我国西北部的一种高大的树木。主干挺拔,树枝出位较高,欲望其冠,须仰望方可得之,故俗称钻天杨。 画白杨树的树干时,可用淡墨中铬拉线,拉线时要慢,像写字一样认真,切忌平滑、草率、笔不入纸等不良方法,拉线时有一种拖重感,笔头感觉涩。 用焦墨侧锋画树叶,画树叶时要画感觉,一笔一笔的接下来画,不要画瞎,同时要掌握好树叶的疏密关系,不透气地方的位置在哪儿,透气的地方在哪儿,“放”的地方又是哪儿,都要苦心经营,忌均匀。补充不足的地方采用干擦枝法,横擦树干使其有苍厚之感。也可以画一些形式感很强的白杨树组,本文附图《高风》中的杨树就是一种变了形的画法。 白杨树是非常可爱的树种,值得当代画家去描绘。
  编辑本段【第六节 中远景树】

  在一幅山水画中,中远景树的表现非常重要(所谓近、中、远是相对的,这里讲的只是一般概念)在山水画中,它不仅有自身的价值,同时为丰富山水画的空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远景树的画法,亦称丛树画法。此法要求组树时要严谨,以密为主,以疏为辅,疏密关系和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笔法要求变化多,用中锋画主干,侧锋画小枝。用墨时要重墨在前,淡墨在后,杂树排列于先,松树、枯树在后,树的根底部不要平齐,并用淡墨染之,可用此法,拉开远近关系。点树叶时,先用淡墨点出部分叶,再以浓墨破顶,不仅使墨色有了变化,还使树木显华滋。 中景树的画法是山水画中较难表现的技法,此谓:“虚者,难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是要到自然中去观察、体悟,并熟练掌握各种画树的技法,经验积累多了,一定能准确地把握住中景树在山水画中的虚实程度和准确位置。 在一幅画里,远景树和中景树是相对存在的,所以,它可以尽情地往虚里画。因为中远景树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形体简散,因此,不宜多用笔,画实的地方,比如树干,可用淡湿墨画;虚的地方,比如树叶,可用稍浓干一些的墨画。这样,在干、湿、浓、淡的笔墨交替中,会产生虚实相生、相益得彰的效果。 浅绛山水画中的中远景树着色方法,枝干用淡赭或淡绿色都可以,可用淡墨加花青染树叶。(附图为唐凤岐所作中远景示图)
  编辑本段【第七节 点皴和面皴】

  画石的方法很多,历代画家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的山石的观察、体验,逐渐积累而成表现山石纹理、体面关系之造型手段。传统的皴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点皴、面皴、线皴,也可分为长皴、短皴。这些皴法可以混合交替使用。点皴和面皴的结合使用,在目前的山水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是因为画家审美取向、思想理念变化而致,同时,它也是中西文化发生碰撞的结果。 点皴和面皴的使用,给山水画带来很大的变化。它较适合表现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地貌,在不同光源、不同方向光的照射下,凝重的黄土坡以及盖在黄土下面的岩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水波流动的黄土层和巨岩下人的居住地,产生了强烈的动静对比,体现了人与山,人与自然的和谐。 点皴一般使用在岩石上,而面皴主要表现植被或土层。点皴要求点数遍墨,要厚重。面皴时,墨和赭石可以同时注笔使用,这样能使被皴的土层显得更加厚重,同时也保持了“浅绛”的特点。(附图为唐凤岐作品《岁月如光》)
  编辑本段【第八节 勾、皴、擦结合法】

  勾、皴、擦是传统用笔技法。勾是用来描绘物象轮廓的,皴是表现山石的类别、质感、阴阳的短线和长线,擦可以显示山体的厚重。在一画中将诸技法有机地结合会丰富山水画的表现。 绘画要用勾、皴、擦结合的方法。勾时一笔接一笔地画下去,有时如行云流水,闲庭信步;有时如疾风骤雨,势不可挡。在行笔过程中,用擦、皴之法抹去小疵,在取势时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蓄势助奇。 勾勒完毕,心要静下来,慢慢地收拾。先用短线搭接之法使其山石结构完整,用墨时要和已经勾出的线之墨色相近。用擦的方法可使画面完整,看似不经心的擦,实际上需要全神贯注,苦心经营,这会使最后的作品看上去有平中见险苍厚雄浑之感。 勾、皴、擦这三种传统的技法结合好了,对我们下去写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附图为唐凤岐作品《太古之风》)
  编辑本段【第九节 用墨法】

  山水画中用墨最难的。俗称墨分五色,岂不知用墨的好与坏和用笔有直接关系的。用笔用墨的最高标准是沉着与痛快。初学者只知痛快,却忘了沉着,或只记得沉着却忘了痛快,都会使笔墨呆滞,因此,二者均不可缺也 泼墨、积墨、破墨、宿墨、焦墨等用墨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概念化,使之更接近于时代所需。 泼墨时要注意用笔的动作,包括指、腕、肩的运用。泼时一般用较大的毛笔注入浓淡不一的墨汁,笔头需要干时少加水;也可注上赭石、石绿等色,把握住大的气势及山石的来龙去脉,让笔在宣纸上滚动,左冲右突、上下起伏的运动,使笔触生动多变,淋漓尽致,切忌死板无生气。 在这个基础上再画第二遍墨,称之为破。破墨又分为两种:干后破之为干破,湿时破之为湿破。使用时要因势、因人而定。 积墨法是指在原有的造型基础上进行修整和平衡画面的一种用墨方法(亦包含宿、焦二墨法)。所谓沉着就包含用此技法在收拾画的过程中,行笔的穿插、交错和疏密、聚散,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点的大小、横竖,笔的力度强弱、刚柔、起伏、虚实、顿、戳、揉等,以及墨的浅、深、焦、浓等等变化,都应以所表现的山石凸凹、明、暗、远、近和草丛、石纹等不同对象的特点为依据。(附图为唐凤岐所作破墨法图例)
  编辑本段【第十节 斧劈皴和积墨法】
  斧劈皴是传统技法中表现山石的主要技法之一。传统认定它和披麻皴法为山水画皴法两大类别,任何山石的皴法也都是由此二类技法演变出来的。 此法全用侧锋皴出石纹、或大或小、故又分为大斧劈和小斧劈两类。此法可演变为刮铁皴和折带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由一个皴法演变为另一个皴法,都是因为画家理念的变化,支配画家观察山石的思想角度也发生了变化,导致产生了新的技法。 斧劈皴主要适用于表现一些大的山石,如长江三峡、秦岭、太行山、兴安岭、长白山等等。表现其坚硬、雄浑之状很恰当,在淡墨和中墨的湿擦下山石会显得光滑、冷硬;主体山的周边使用积墨方法,或表现树、石,能使画面有沉重感和体积感。这和过去单纯使用斧劈皴不同,它克服了斧劈皴固有的笔薄之病。 由于积墨时,盖住了诸多的病笔,使得山石结构更加准确,同时使用中淡墨干擦山石后,把一些小的结构也遮盖了,进而加强了山石的整体效果。 在主体山石周边积墨,会突出了画的主体。为营造意境,要注意积墨的内外呼应,“外积多沉,内积少活”,用好积墨,才能使全图厚重。
  编辑本段【第十一节 披麻皴与大墨块结合法】
  披麻皴是传统的重要技法之一。传统笔墨中强调学习皴法要避免空、乱、薄、脏四病。披麻皴又分长披麻和短披麻两类。 前面已提到,此法和斧劈皴法在传统山石技法中并称两大类,传统皴法卷云皴、解索皴、荷叶皴、豆瓣皴等,以及现在许多常用的皴法都由此两法演变而来的。因此,皴法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用披麻皴表现山石时,有碎散之感,缺乏像斧劈皴那种大块的整体效果,因此,它又极宜和大墨块的积墨法结合使用,并形成了一整一碎的节奏感。 在古代山水画中,运用大墨块是很少见的。近现代一些前辈曾将大墨块表现注入山水画中,使画面神采奕奕,奇象丛生。 使用大墨块与披麻皴的结合法,要注意在一图中须有几块大小不一的墨块相呼应,这样可以左右逢源,使画面充满活力。墨块的边缘要画虚些,这样才能和线皴的山以及旁边的树木互相协调。 山水画中的墨块是点的放大,同时,也是线面关系的具体表现,不能把它看成是单一的一块墨,应该视为是山体的一部分,有时这是表现云雾、光照等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画者的主观感受的空间实体。所以,在用此法时,应注意墨块不能乱点,要表现出山之结构,合乎大自然的面貌。
  编辑本段【第十二节 画云法】
  古人云:“山无云难以为虚。”可见云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画面上的虚实、空间、用云表现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所以掌握好画云的技法和表现手段都是非常重要的。 画翻腾流动的云,可采用勾、染、皴、擦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表现流动的云气来得比较直观,与观者在理念及情感上很容易沟通。静云是相对而言的,采用“以有画无”之法较为理想。在深山大崖之下,峡谷中的热气流缓缓上升,如白絮腾空,十分秀美,我们常为此景而激动。 勾云法是传统的技法。云是无形的,勾线时要依附于山崖,茂树等有形之物,使之有活力。要提高用线的能力,提高组织弯曲之线的能力。要理解线(云朵的边缘线)受空气的影响产生的变化关系,同时,也要注意疏密关系的调整,勾线时要做到气贯笔端,心境飞扬而气沉丹田,才能达到腕底生烟的境界。 用挤云法画静云之象来得快些,又称“留白”法。可用大块水墨上下挤出,也可把山崖、石壁的结构详细表现后染挤,亦可以丛树相间挤之,总之,在山水画中的留白,绝大部分是可视为云的。“挤云法”的“白”要上下左右贯通一气,才能显示出山的神韵,树木的华滋。 这两种云法可在同一幅画中交替使用,也可以分用。画的时候选用那种技法,主要还是根据所选择的表现形式而定。
  编辑本段【第十三节 画水法】
  古人云:“山无水则不灵。”由此可以看出水在山水画中的位置。水又分为江河、海洋、高泉、飞瀑、湖泊及水口等多种。由于水的依存条件不同,使得它存在的形态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理解和使用不同的画水技法。 传统绘画中表现海水光见,现代技法多以中西结合之法为主画江河奔腾之势,一般用线回环绕行的笔法,行笔时要自然、流畅;画黄河之浪似画海洋之状,差别仅在于用色;湖泊有“水中之静”之称,可用柔线画之,或用留白之法;瀑为高泉下泻、跌入涧而形成的,用笔时应该考虑其依山石变化的透视关系及水流的变化;瀑布下附入涧底,称为“水口”,它的曲折变化类似瀑布,用笔时要将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使其流畅。 画水要区别于画云,用中锋以线画水表现江河者居多。此法用拖笔为之,画时要一气贯通,不轻易停笔;要提前设计好,哪里紧一些,哪里松一些,忌平滞。 画波涛汹涌的水,可用较大毛笔。水份适中,注淡墨或色,侧锋画之,像画点子一样,要提按相间、错落有致,留出的白即为浪花,再用较浓墨破,此为水之湿破法。
  编辑本段【第十四节 设色法】
  浅绛山水画的特点是清逸空灵,明快淡雅,在总体上形成暖色调,切勿打乱淡彩设色的统一。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并保持其设色之特点,前人曾做了很多的努力。 浅绛山水画的着色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填色法:在构好的墨框内充填颜色的方法称为“填色法”。步骤是先勾好墨线,然后在基本轮廓范围内填上赭色,填色位置在山石的受光部位,再用赭色复勾之,使山石更加厚重一些。 嵌色法:这种着色法很少用它,一般表现早晨或傍晚,阳光斜射石壁的景象,也表现秋树、秋石的景象,即在墨底上嵌上朱砂,朱磦等暖色块或暖色点子等等。 色墨融合法:色与色可融合,比如汁绿溶合赭色,可得冷中有暖的效果;色与墨融合,可使颜色重而不浮。如墨加赭色,大笔下去即透彻又淡雅。此法,前人常用之。 另一种方法是用小笔勾、皴、擦同时进行,一气呵成,亦称“赭皴”。凡用赭色时,切忌来回反复地涂抹,这样画面易脏。应达到色墨同处,相融相渗而不相混,色中透墨,墨中含色,虚实浓淡融于一气的效果,主为恰到好处。
  编辑本段【第十五节 着色法】
  接着前面谈到的色色相混使用法,也称混色法,就是用花青和藤黄调出绿色里稍加些赭色,或是笔上已注有绿色再稍加浅赭。用此法画西双版纳的远林被斜阳照射的景象或画些毛竹、杂树等,有湿润感和空气感。 平涂法,又称平染,即为均匀着色的方法,不分浓淡及色相变化的染法,这种染法也不需要两种或几种染色相互晕接和碰撞,小面积的平涂易于掌握,但是大面积的平涂要做到匀细诮一定的难度了。 总之,设色的方法很多,虽然有各自名称、程序和效果要求,但尚未形成固定的格式,而且浅绛山水画近年来发展很大,诸多方法亦在尝试之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我想只要我们围绕着赭色想问题,就一定在不离谱的前提下,使传统的浅绛山水画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第一节 浅绛山水画】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画常见的画种,多用以表现深秋和早春时节及斜阳夕照的景色。其特点是素雅静淡,明快透澈。 浅绛山水画,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 “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因此了解、学习和研究它是十分重要的。(附图为唐凤岐作品《遥遥黄土路》)
  编辑本段【第二节 近景松】

  山水画离不开树,而松树又是百树之首,因此,学习和了解山水画中的松树,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松树和研究其画法也有两条途径,一是学习、临摹先贤画谱,二是到自然界中写生。 松树,具有阳刚之美,它的枝干更具有柔中有刚的美,松的叶群,更给人以清脱之感。它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树,有的像虬龙,故称虬松,其枝干多变,直处坦率,弯曲内含,显出龙探青山之状;也有的曲中有直,变化非凡,似蛟入海之态;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刚毅,有拔地钻云腾飞之势也。 画松的树干,要中锋用笔,树干与树枝间的树叉,一般不小于九十度。画树梢用侧锋,这些效果会好些。用笔的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也可按照自己的习惯画。松叶的组合分为两类:马尾形、菊花形,也可据此而演变。画针叶一般用笔是“虚起实落”,就是笔尖先入纸,笔腹后落,这样画出的针叶是前尖后钝,有力度,很符合画松之品格,这种画法可区别于水草等其他草类植物。 树干的皴(cūn)法,有的用鱼鳞皴法,有的画得似方非圆状,有的采用各种擦或勾,要根据背景情况而酌定。 着色,使用赭石染树干,花青染树叶为主。(附图为唐凤歧作品《春风》)
  编辑本段【第三节 近景柏】

  柏树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四季常青,素有千年汉柏之说,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因此,也是我们民族传统观念中的宝树。 柏树一年四季不落叶,其叶呈黑绿色,树干泛白,有强烈的黑白关系的对比,很适宜用中国画的画法表现。 柏树的枝呈弧形,而且向上弯月形多一些,枝干的树杈以锐角为主,这和松树的树杈角度略有不同。 画树干时用笔要毛,要干中有湿,湿中有干。小柏树树干的皴法以横笔侧锋为主;老柏一般使用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皴法,使之在流畅的线皴之下,显露苍涩之感。 画叶,一般用秃笔、焦墨立笔戳下,要注意点时的速度变化;点出的叶子要大小相间,疏密有致,要看得出是一下一下认真点的。画中的柏树叶是画家主观而得的点状形体,所以,务求画得毛,使之轮廓感觉不清楚,这样反而耐看。有时亦可用湿墨大面积地破,使之出现丰厚华滋之感。 柏树不宜成丛而画之,特别是大柏。在画面中,画上几株大柏树,再稍加点缀即可成为完整的画作。(附图为唐凤岐所作《风月无边》)
  编辑本段【第四节 近景冬树双勾法】

  树的双勾法。此法是用线条给合表现树形的一种传统技法,也是初学者必须训练的一课。因此,我们称之为基础技法。利用此法可发展为冬树之法。 冬天的树,叶子掉光了,枝干裸露;风吹来,摇曳生姿,在阳光的照射下,楚楚动人,显示出不屈的生机。要准确地表现这些,就要选择适宜的技法。这就是通常我们讲的表现语言,若没有准确的语言方式,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裸露的树枝,更能暴露出树的本体精神。要抓住干与枝、枝与梢外在和内在的联系,从粗线条到细线条的组合以及疏密关系的调整等方面进行周到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组树与单树之间的技巧处理。 冬天的树,虽然叶子落了,但零星残留的枯叶在树梢上各呈其韵的样子,仍给我们带来一种特有的形式美感,我们可以把叶子看作点子,把秃枝看成不同的线,点叶儿的时候,要随着枝干用笔的粗细,来决定点子的大小位置,不可随意平平点去,既要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又让它锦上添花。 双勾树法有很强的形式感,不仅能表现冬天的树,也能表现其他季节里的树。树叶最好也用双勾法,这样从语言上能够一致起来。(附图为唐凤岐所作双勾树图例)
  编辑本段【第五节 白杨林的画法】

  白杨树是生长在我国西北部的一种高大的树木。主干挺拔,树枝出位较高,欲望其冠,须仰望方可得之,故俗称钻天杨。 画白杨树的树干时,可用淡墨中铬拉线,拉线时要慢,像写字一样认真,切忌平滑、草率、笔不入纸等不良方法,拉线时有一种拖重感,笔头感觉涩。 用焦墨侧锋画树叶,画树叶时要画感觉,一笔一笔的接下来画,不要画瞎,同时要掌握好树叶的疏密关系,不透气地方的位置在哪儿,透气的地方在哪儿,“放”的地方又是哪儿,都要苦心经营,忌均匀。补充不足的地方采用干擦枝法,横擦树干使其有苍厚之感。也可以画一些形式感很强的白杨树组,本文附图《高风》中的杨树就是一种变了形的画法。 白杨树是非常可爱的树种,值得当代画家去描绘。
  编辑本段【第六节 中远景树】

  在一幅山水画中,中远景树的表现非常重要(所谓近、中、远是相对的,这里讲的只是一般概念)在山水画中,它不仅有自身的价值,同时为丰富山水画的空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远景树的画法,亦称丛树画法。此法要求组树时要严谨,以密为主,以疏为辅,疏密关系和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笔法要求变化多,用中锋画主干,侧锋画小枝。用墨时要重墨在前,淡墨在后,杂树排列于先,松树、枯树在后,树的根底部不要平齐,并用淡墨染之,可用此法,拉开远近关系。点树叶时,先用淡墨点出部分叶,再以浓墨破顶,不仅使墨色有了变化,还使树木显华滋。 中景树的画法是山水画中较难表现的技法,此谓:“虚者,难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是要到自然中去观察、体悟,并熟练掌握各种画树的技法,经验积累多了,一定能准确地把握住中景树在山水画中的虚实程度和准确位置。 在一幅画里,远景树和中景树是相对存在的,所以,它可以尽情地往虚里画。因为中远景树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形体简散,因此,不宜多用笔,画实的地方,比如树干,可用淡湿墨画;虚的地方,比如树叶,可用稍浓干一些的墨画。这样,在干、湿、浓、淡的笔墨交替中,会产生虚实相生、相益得彰的效果。 浅绛山水画中的中远景树着色方法,枝干用淡赭或淡绿色都可以,可用淡墨加花青染树叶。(附图为唐凤岐所作中远景示图)
  编辑本段【第七节 点皴和面皴】

  画石的方法很多,历代画家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的山石的观察、体验,逐渐积累而成表现山石纹理、体面关系之造型手段。传统的皴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点皴、面皴、线皴,也可分为长皴、短皴。这些皴法可以混合交替使用。点皴和面皴的结合使用,在目前的山水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是因为画家审美取向、思想理念变化而致,同时,它也是中西文化发生碰撞的结果。 点皴和面皴的使用,给山水画带来很大的变化。它较适合表现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地貌,在不同光源、不同方向光的照射下,凝重的黄土坡以及盖在黄土下面的岩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水波流动的黄土层和巨岩下人的居住地,产生了强烈的动静对比,体现了人与山,人与自然的和谐。 点皴一般使用在岩石上,而面皴主要表现植被或土层。点皴要求点数遍墨,要厚重。面皴时,墨和赭石可以同时注笔使用,这样能使被皴的土层显得更加厚重,同时也保持了“浅绛”的特点。(附图为唐凤岐作品《岁月如光》)
  编辑本段【第八节 勾、皴、擦结合法】

  勾、皴、擦是传统用笔技法。勾是用来描绘物象轮廓的,皴是表现山石的类别、质感、阴阳的短线和长线,擦可以显示山体的厚重。在一画中将诸技法有机地结合会丰富山水画的表现。 绘画要用勾、皴、擦结合的方法。勾时一笔接一笔地画下去,有时如行云流水,闲庭信步;有时如疾风骤雨,势不可挡。在行笔过程中,用擦、皴之法抹去小疵,在取势时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蓄势助奇。 勾勒完毕,心要静下来,慢慢地收拾。先用短线搭接之法使其山石结构完整,用墨时要和已经勾出的线之墨色相近。用擦的方法可使画面完整,看似不经心的擦,实际上需要全神贯注,苦心经营,这会使最后的作品看上去有平中见险苍厚雄浑之感。 勾、皴、擦这三种传统的技法结合好了,对我们下去写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附图为唐凤岐作品《太古之风》)
  编辑本段【第九节 用墨法】

  山水画中用墨最难的。俗称墨分五色,岂不知用墨的好与坏和用笔有直接关系的。用笔用墨的最高标准是沉着与痛快。初学者只知痛快,却忘了沉着,或只记得沉着却忘了痛快,都会使笔墨呆滞,因此,二者均不可缺也 泼墨、积墨、破墨、宿墨、焦墨等用墨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概念化,使之更接近于时代所需。 泼墨时要注意用笔的动作,包括指、腕、肩的运用。泼时一般用较大的毛笔注入浓淡不一的墨汁,笔头需要干时少加水;也可注上赭石、石绿等色,把握住大的气势及山石的来龙去脉,让笔在宣纸上滚动,左冲右突、上下起伏的运动,使笔触生动多变,淋漓尽致,切忌死板无生气。 在这个基础上再画第二遍墨,称之为破。破墨又分为两种:干后破之为干破,湿时破之为湿破。使用时要因势、因人而定。 积墨法是指在原有的造型基础上进行修整和平衡画面的一种用墨方法(亦包含宿、焦二墨法)。所谓沉着就包含用此技法在收拾画的过程中,行笔的穿插、交错和疏密、聚散,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点的大小、横竖,笔的力度强弱、刚柔、起伏、虚实、顿、戳、揉等,以及墨的浅、深、焦、浓等等变化,都应以所表现的山石凸凹、明、暗、远、近和草丛、石纹等不同对象的特点为依据。(附图为唐凤岐所作破墨法图例)
  编辑本段【第十节 斧劈皴和积墨法】
  斧劈皴是传统技法中表现山石的主要技法之一。传统认定它和披麻皴法为山水画皴法两大类别,任何山石的皴法也都是由此二类技法演变出来的。 此法全用侧锋皴出石纹、或大或小、故又分为大斧劈和小斧劈两类。此法可演变为刮铁皴和折带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由一个皴法演变为另一个皴法,都是因为画家理念的变化,支配画家观察山石的思想角度也发生了变化,导致产生了新的技法。 斧劈皴主要适用于表现一些大的山石,如长江三峡、秦岭、太行山、兴安岭、长白山等等。表现其坚硬、雄浑之状很恰当,在淡墨和中墨的湿擦下山石会显得光滑、冷硬;主体山的周边使用积墨方法,或表现树、石,能使画面有沉重感和体积感。这和过去单纯使用斧劈皴不同,它克服了斧劈皴固有的笔薄之病。 由于积墨时,盖住了诸多的病笔,使得山石结构更加准确,同时使用中淡墨干擦山石后,把一些小的结构也遮盖了,进而加强了山石的整体效果。 在主体山石周边积墨,会突出了画的主体。为营造意境,要注意积墨的内外呼应,“外积多沉,内积少活”,用好积墨,才能使全图厚重。
  编辑本段【第十一节 披麻皴与大墨块结合法】
  披麻皴是传统的重要技法之一。传统笔墨中强调学习皴法要避免空、乱、薄、脏四病。披麻皴又分长披麻和短披麻两类。 前面已提到,此法和斧劈皴法在传统山石技法中并称两大类,传统皴法卷云皴、解索皴、荷叶皴、豆瓣皴等,以及现在许多常用的皴法都由此两法演变而来的。因此,皴法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用披麻皴表现山石时,有碎散之感,缺乏像斧劈皴那种大块的整体效果,因此,它又极宜和大墨块的积墨法结合使用,并形成了一整一碎的节奏感。 在古代山水画中,运用大墨块是很少见的。近现代一些前辈曾将大墨块表现注入山水画中,使画面神采奕奕,奇象丛生。 使用大墨块与披麻皴的结合法,要注意在一图中须有几块大小不一的墨块相呼应,这样可以左右逢源,使画面充满活力。墨块的边缘要画虚些,这样才能和线皴的山以及旁边的树木互相协调。 山水画中的墨块是点的放大,同时,也是线面关系的具体表现,不能把它看成是单一的一块墨,应该视为是山体的一部分,有时这是表现云雾、光照等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画者的主观感受的空间实体。所以,在用此法时,应注意墨块不能乱点,要表现出山之结构,合乎大自然的面貌。
  编辑本段【第十二节 画云法】
  古人云:“山无云难以为虚。”可见云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画面上的虚实、空间、用云表现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所以掌握好画云的技法和表现手段都是非常重要的。 画翻腾流动的云,可采用勾、染、皴、擦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表现流动的云气来得比较直观,与观者在理念及情感上很容易沟通。静云是相对而言的,采用“以有画无”之法较为理想。在深山大崖之下,峡谷中的热气流缓缓上升,如白絮腾空,十分秀美,我们常为此景而激动。 勾云法是传统的技法。云是无形的,勾线时要依附于山崖,茂树等有形之物,使之有活力。要提高用线的能力,提高组织弯曲之线的能力。要理解线(云朵的边缘线)受空气的影响产生的变化关系,同时,也要注意疏密关系的调整,勾线时要做到气贯笔端,心境飞扬而气沉丹田,才能达到腕底生烟的境界。 用挤云法画静云之象来得快些,又称“留白”法。可用大块水墨上下挤出,也可把山崖、石壁的结构详细表现后染挤,亦可以丛树相间挤之,总之,在山水画中的留白,绝大部分是可视为云的。“挤云法”的“白”要上下左右贯通一气,才能显示出山的神韵,树木的华滋。 这两种云法可在同一幅画中交替使用,也可以分用。画的时候选用那种技法,主要还是根据所选择的表现形式而定。
  编辑本段【第十三节 画水法】
  古人云:“山无水则不灵。”由此可以看出水在山水画中的位置。水又分为江河、海洋、高泉、飞瀑、湖泊及水口等多种。由于水的依存条件不同,使得它存在的形态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理解和使用不同的画水技法。 传统绘画中表现海水光见,现代技法多以中西结合之法为主画江河奔腾之势,一般用线回环绕行的笔法,行笔时要自然、流畅;画黄河之浪似画海洋之状,差别仅在于用色;湖泊有“水中之静”之称,可用柔线画之,或用留白之法;瀑为高泉下泻、跌入涧而形成的,用笔时应该考虑其依山石变化的透视关系及水流的变化;瀑布下附入涧底,称为“水口”,它的曲折变化类似瀑布,用笔时要将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使其流畅。 画水要区别于画云,用中锋以线画水表现江河者居多。此法用拖笔为之,画时要一气贯通,不轻易停笔;要提前设计好,哪里紧一些,哪里松一些,忌平滞。 画波涛汹涌的水,可用较大毛笔。水份适中,注淡墨或色,侧锋画之,像画点子一样,要提按相间、错落有致,留出的白即为浪花,再用较浓墨破,此为水之湿破法。
  编辑本段【第十四节 设色法】
  浅绛山水画的特点是清逸空灵,明快淡雅,在总体上形成暖色调,切勿打乱淡彩设色的统一。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并保持其设色之特点,前人曾做了很多的努力。 浅绛山水画的着色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填色法:在构好的墨框内充填颜色的方法称为“填色法”。步骤是先勾好墨线,然后在基本轮廓范围内填上赭色,填色位置在山石的受光部位,再用赭色复勾之,使山石更加厚重一些。 嵌色法:这种着色法很少用它,一般表现早晨或傍晚,阳光斜射石壁的景象,也表现秋树、秋石的景象,即在墨底上嵌上朱砂,朱磦等暖色块或暖色点子等等。 色墨融合法:色与色可融合,比如汁绿溶合赭色,可得冷中有暖的效果;色与墨融合,可使颜色重而不浮。如墨加赭色,大笔下去即透彻又淡雅。此法,前人常用之。 另一种方法是用小笔勾、皴、擦同时进行,一气呵成,亦称“赭皴”。凡用赭色时,切忌来回反复地涂抹,这样画面易脏。应达到色墨同处,相融相渗而不相混,色中透墨,墨中含色,虚实浓淡融于一气的效果,主为恰到好处。
  编辑本段【第十五节 着色法】
  接着前面谈到的色色相混使用法,也称混色法,就是用花青和藤黄调出绿色里稍加些赭色,或是笔上已注有绿色再稍加浅赭。用此法画西双版纳的远林被斜阳照射的景象或画些毛竹、杂树等,有湿润感和空气感。 平涂法,又称平染,即为均匀着色的方法,不分浓淡及色相变化的染法,这种染法也不需要两种或几种染色相互晕接和碰撞,小面积的平涂易于掌握,但是大面积的平涂要做到匀细诮一定的难度了。 总之,设色的方法很多,虽然有各自名称、程序和效果要求,但尚未形成固定的格式,而且浅绛山水画近年来发展很大,诸多方法亦在尝试之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我想只要我们围绕着赭色想问题,就一定在不离谱的前提下,使传统的浅绛山水画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希望以上答案对您您所帮助,另外此问题所属游戏为:,游戏库地址://www.91hq.net/phonegame/9859/

可能您对者【山】游戏还不是很了解,小编在此为您简短的介绍一下吧。【山】简介如下:《山 MTN》是一款让人新奇的游戏!  游戏在一开始会向玩家提一系列的问题,关于个人的喜好、厌恶,以及对母亲的情感等待,玩家则以一张画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最后游戏会根据回答生成一张张悠远且充满禅意的山之图,那是属于你的“山”。  游戏日月循环的设定将天气、季节变更作用于山上的生命,所以当玩家的游戏时间超过50小时,就将迎来最终结局……David OReilly 表示游戏中的“山”是禅物的标志,“作为能发明和建造伟大事物的人类我们自觉高大,但是在山的面前我们真的是太渺小了”

小编还为您推荐了几篇与【山】相关的文章:

《暗影:异教王国》v1.0.0.8183升级档+破解补丁[3DM]

《暗影:异教王国》v1.0.0.8183升级档+破解补丁[3DM]补丁类型:升级档补丁语言:简体中文更新时间:2015/10/2211:55:10补丁大小:86.4MB游戏标签:解谜闯关冒

《暗影:异教王国》升级档v1.0.0.8178+破解补丁[3DM]

《暗影:异教王国》升级档v1.0.0.8178+破解补丁[3DM]补丁类型:升级档补丁语言:简体中文更新时间:2015/10/2211:54:53补丁大小:86.1MB游戏标签:解谜闯关冒

《暗影:异教王国》2号升级档+免DVD补丁

《暗影:异教王国》2号升级档+免DVD补丁补丁类型:升级档补丁语言:简体中文更新时间:2015/07/0316:16:39补丁大小:19.1MB游戏标签:解谜闯关冒险在《暗影:异教王国

《暗影:异教王国》汉化补丁V1.0

《暗影:异教王国》汉化补丁V1.0补丁类型:汉化包补丁语言:简体中文更新时间:2015/07/0316:13:31补丁大小:11.5MB游戏标签:解谜闯关冒险在原作《异教王国》结局以后

暗影:异教王国全职业技能解析一览 有哪些技能

  噬灵者devourer:  战灵  战灵撕裂:需要符文近战武器;主动技能;范围攻击(半径500、弧度120);冷却时间4.9秒;带23魔法伤害。  

暗影:异教王国低声细语 图文攻略

  第一章:低声细语  旁白:也许我应该为我的罪行而感到痛心,但我未来得及伤心,因为我还有些顾虑,就在这个古老的墓穴当中…多个世纪过去了,

暗影:异教王国黄金装备图文分享及获得方法

  暗影:异教徒王国黄金装备图文分享及心得暗影  斧子,打蜘蛛王后获得。弓,打魔法师获得,可惜矮人射手等级太低,用不了。  斧子的生命值偷取要杀掉怪

暗影:异教王国OpenAL32无法定位解决方法

游戏目录下不要有OpenAL32.dll这个文件,有的话删掉,安装D:ShadowsHereticKingdom_CommonRedistOpen

暗影:异教王国系统界面全解析 界面是什么意思

  系统菜单详解  1.物品栏  按I键可以快速开启物品栏,在物品栏的左手边是人物角色的属性值,而中间则是人物角色目前所穿戴的装备,右侧是背包内的物品。

暗影:异教王国铁皮僵尸技能解析攻略

  铁皮僵尸技能简单介绍:  主动技能:  敲击:重击地面,对敌人造成伤害以及对敌人造成击退。可以从增加眩晕和减慢敌人速度来加强。  Crushing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连环画」山水画大师黄公望出狱后谋职无望/传记第五章_杨载

原标题:「连环画」山水画大师黄公望出狱后谋职无望/传记第五章 章节插图 1. 元延祐三年(1316),出狱后的黄公望欲返常熟虞山。但他心中对官宦仕途仍抱有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20-02-18
山水文园:探索“轻资产”、“混合制”文旅开发模式

原标题:山水文园:探索“轻资产”、“混合制”文旅开发模式 新京报快讯(记者 徐倩)12月11日,专注于文旅产业运营的山水文园针对“裁员”的传闻作出了回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19-12-11
演员郝蕾宣布离婚_山水

原标题:演员郝蕾宣布离婚 新京报快讯 11月20日,郝蕾山水回声文化艺术工作室官方微博发文,宣布郝蕾离婚。 声明如下: 编辑 彭启航 来源: 郝蕾山水回声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20
金科集美山水项目限购吗?位置好不好呢?

焦点网友156862244">焦点网友1568622445小时前去看过不限购,很不错的楼盘展开阅读全文收藏已收藏赞添加评论收起评论收起哈哈佛1235小时前不限购的,而且环境好美,好舒服展开阅详情>>

阅读: 15
日期: 2019-10-15
陶一清山水画作品以及拍卖价位赏析

原标题:陶一清山水画作品以及拍卖价位赏析 陶一清是我国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以山水画著称。其自幼学画起自描摹,以两宋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09-05
我的世界:好不容易做成这幅山水画被野怪嫉妒?

我的世界:好不容易做成这幅山水画被野怪嫉妒?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8-27
世上真的有《富甲山水图》吗?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没有《富甲山水图》这幅画,这只是电影中虚构的,只有《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创作于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8-08-26
我想学习中国山水画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东北的---1,读史--中国绘画史中国山水画史(推荐陈传席的--网上书店找找),中国画论绘画美学史评论鉴赏作品集等等--理论上要有个认识--宏观上的--高度和广度2,读详情>>

阅读: 15
日期: 2018-08-26
宋代有两位画家画的山水画被称为“山水父子”,父亲大米叫什么?儿子小米名叫什么?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米芾,字元章,。儿子米友仁,字元晖。画史上称他们父子为“大米、小米”或“二米”。他们的画法称“米点皱”,米家山水突破了前人格局,另辟溪径,全用水墨浑点,泼墨、积墨、破墨并用,表现出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8-08-26
有关国家山水风光的谚语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4、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5、不到长城非好汉。6、名泉七十二,趵突天下无。7、江南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8-08-25
电视台播放山水风景的时候播放的是什么音乐【纯乐器演奏的音乐】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电视台播放山水风景的时候播放的音乐是《日本人遥远的旅途》,制作人吉田洁。专辑介绍:这是NHK综合放送的一部关于日本人起源的记录片BGM的OST。由于众多名家和合力出演,让本专辑的层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8-08-21
描写山水风光的千古名句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8-08-19
画家笔下的山水画与自然景色有什么不同?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实际上山水画是高度提炼了的自然景色。另外山水画与自然景色的透视关系不同。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8-08-13
科长办公室应挂什么字画?山水画装饰效果佳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p>  办公室装饰中,但凡有讲究的人都喜欢用一些装饰画来装点自己的办公室,除了能美化办公环境外,更多的还能彰显人的非凡品位!今日看点,科长办公室挂什么字画好?易从网为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8-08-13
比山水更刺激:装饰箱开47饰品秒赚20W

大家都知道,傲来的行脚商人现在有很多珍稀的物品买,而大家可能忽视了的就是宠物装饰箱,这个比挖山水更刺激! 详情>>

阅读: 19
日期: 2018-08-04
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试题答案:(1)在长江南岸;<br>(2)在洛水北岸;<br>(3)在衡山南面;<br>(4)在华山北面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8-07-28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1、《望庐山瀑布》李白·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江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8-07-27
四年级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             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18-07-27
花千骨的山水是真是假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  真的。  《花千骨》越南边境的德天瀑布取景。  德天瀑布位于中国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乡德天村,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B?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8-07-25
《梦幻西游2》2014风情汇山水如画活动之呼朋引伴山水间

梦幻西游2014风情汇山水如画活动攻略水光山色观不尽,美景迷人画中游!活动时间:2014.4.16.12:00~2014.4.19.12:002014风情汇梦幻西游呼朋引伴山水间活动攻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18-05-30
《我的世界》现代山水居地图存档

《我的世界》现代山水居地图存档补丁类型:存档补丁语言:简体中文更新时间:2015/03/1410:55:46补丁大小:5.0MB游戏标签:模拟建筑相关补丁专题:我的世界地图大全当代都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18-04-25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