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君子堂
打通《生化危机 村庄》后,我认为恐怖游戏不该迎合大众
2021-07-12 17:21:39 作者:网络转载

恐怖游戏仍然需要超理性审美。

我对《生化危机 村庄》的喜爱是不吝言辞的,记得试玩刚出来的时候,我竟然还拒绝了撰写试玩感受的邀约。这看似有些不知好歹,因为我实在太喜欢这个系列了,喜欢到了不愿意在窥其全貌前去轻易描述的地步。

在我不长的游戏经历里,《生化危机》系列是我向别人头等安利的存在,安利的程度,已然到了自己感觉都有些“尬吹”的程度,仿佛不玩就是对整个电子游戏产业的蔑视。

但结果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朋友曾经为《生化危机2:重制版》付出了真金白银,游戏是 Steam“打骨折”的时候买的,他俩到现在也没通关。于是我陷入了一阵迷思:恐怖游戏是不是太难安利了?拼命去游说也好,撰写试玩感受也罢,都有着独自狂欢的嫌疑。


《生化危机》好歹还属于大 IP,要是碰上不那么出名的恐怖游戏,尴尬感就会倍增。比如上一次我安利朋友的恐怖游戏是《烟火》,大家说“画面太幼稚了,没心思玩”,而再上一次的是《灵媒》,他们说“画面太古怪了,不想玩”。

关于恐怖游戏太难安利的原因,我大致看过两种观点:一是恐怖游戏制作厂商的问题,即恐怖游戏的套路太单调、太死板;另一点是玩家自己的锅,即现在的玩家都缺乏耐心和好奇心。

以上两个角度,与其说是原因倒不如说是症状。况且我曾经安利的恐怖游戏,明显不属于套路单调死板之流,比如《生化危机》系列的每一作,都有显而易见的突破和改进,同样的情形还适用于《逃生》和《灵媒》。

当然,这两个角度也不算完全错误,只是个人觉得解释方式有些过于抽离。回归问题本体也许是个不错的出发点,而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进入恐怖游戏自身的发展历史,去体会和寻找曾经属于它的闪光点。

闪光点

《生化危机》的闪光点之一,就是它常常被认为是“首开电影化手段”的游戏。这是一种误解,因为 1986 年由育碧在 Amstrad CPC 平台推出的恐怖游戏《丧尸》早就做到了。

该作是经典恐怖电影《活死人黎明》的改编,剧情为玩家困于充满丧尸的超市,目的是找到直升机逃出生天,即使游戏的画面由矩阵点线构成,但在玩法和表现手法上,已经可以“脑补”出有关电影的恐怖场景了,当然,你首先得看过《活死人黎明》。

同样是在 1992 年,雅达利法国母公司英宝格旗下的《鬼屋魔影》也高调推出。作为恐怖游戏当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其丰富的电影表现手法比先前的恐怖游戏更为高明,所以更受玩家欢迎。

《生化危机》的很多元素被认为借鉴了《鬼屋魅影》

而 Trilobyte 在 1993 年面向个人电脑推出的《第七位访客》同样当仁不让,它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凭借光盘的大容量优势,带来了真人影像回放和高清晰的动态图片。更为推崇的是《第七位访客》的塑造手法,吸取了恐怖文学和恐怖电影双方的优点,诞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第七位访客》

如果认为画面质量是衡量这一时期恐怖游戏的唯一指标,那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1992 年的《弟切草》和 1994 年的《恐怖惊魂夜》就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明。两款游戏均由 Chunsoft 发售,分别作为“文字冒险恐怖游戏”的开拓者和佼佼者而被铭记。简单来说,他们的卖点更偏向“批判现实主义”,侧重阐述“鬼在心间”,即“人性的阴暗面”。

究其原因,大概在于游戏剧本的编写工作是由长坂秀佳和我孙子武丸负责,前者获得过“江户川乱步奖”,后者也是著名悬疑推理小说作家,游戏的剧本质量自然上乘。


不过真正摘得“批判现实主义”桂冠的游戏是《无声狂啸》,被誉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鼻祖。在此之前《D之食卓》已经掀起了一阵业界的推崇,而之后 1996 年的《生化危机》,则将“恐怖游戏风靡”的浪潮推到了更高的位置。

90 年代的时候恐怖游戏有多受欢迎?《生化危机》可能也就刚排上号。

恐怖游戏粉丝们会耐心的对你说:朋友,除了《生化危机》之外,你有没有听说过一款叫作《寂静岭》的游戏?我们当然也不能忘了《零红蝶》《九怨》《死魂曲》以及《极度恐慌》和《死亡空间》系列。

而纵观恐怖游戏的历史,你会发现该类型的发展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偏爱使用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具体到游戏的玩法则是多种多样。

那时的很多恐怖游戏虽以“真人演出一般的恐怖”为噱头,但体验过后就会发现,吓人只是手段并非目的,鲜有反复 Jump Scare 的桥段,因为他们试图讨论更为深刻,同时也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东西。诞生出的味道,比影像的真实还真实,比鬼屋旅行更加令人恐惧,浓浓超理性审美的味道。

超理性审美

超理性看似一个大词,但其实非常普通,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审美看似厉害,但同样司空见惯,只是我们对其不知不觉而已。

例如我们对美食的偏好早已超过了能果腹的目的,而是对色、香、味、形的综合需求,正如我们对于衣服的需要,早已不是单纯的为了防暑御寒,而是为了显示和修饰我们身形,以及表达自身的品味和个性。而有关食物跟衣服的高一级需求,是一种超越功能的需求,可以当成是超理性审美。

恐怖游戏也是一样,我们对于恐怖游戏的喜爱,不仅是停留在它能吓人,以及能够酣畅淋漓的消解压力,而是通过吓人这一相对直接的表象,触达更为细腻却难以表达的情感。

所以“到底吓不吓人”一直不是恐怖游戏的硬性标签,我们通关之后讨论最多的,永远是恐怖游戏的剧情,当中的人物,以及独特的世界观表达。

但现实是,我们正在失去寻求超理性审美的环境。

我们“有幸”见证了互联网从桌面端逐步向移动端的迁徙和转变,期间媒体的形式和种类多种多样且无孔不入,每天醒来都被信息的洪流推来推去,无处可逃。

越来越多的信息,预示着信息的流动速度也越来越快,很难分辨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又是无用的。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在一天之内,可以通过手机和网上的陌生人称哥道妹,甚至玩点儿小暧昧,但却搞不清现实里的邻居是谁,找个对象也是越来越难。

当然我也一样,或者说我更加感到尴尬,尴尬来自我发现比我年龄小的朋友,已经把韭菜、打工人、中年危机甚至退休生活挂在嘴边;我的同龄人以及比我大的人,则泡在还贷、鸡娃、升职、养老的焦虑里,根本没时间和我交流。

仿佛人人虽然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但经过互联网的洗礼之后,都变的过于成熟、世故。唯一的共同话题就是“消费”,只有消费了才能依稀定位我们在现实的位置。不过当发现自己一辈子的奋斗,抵不过某人 208 万的日薪之时,幻灭和无力又会密密麻麻的爬出来。

幻灭感和无力感的之和,就是焦虑和丢失耐心。“太长不看”已是老掉牙的过去式,“不看内容,看评论然后迅速发表意见”才是常态,《生化危机 村庄》的试玩时间没到,就着急刷“差评”的玩家大有人在,评论区“一句话剧透”的那些人大几率根本没兴趣通关游戏。

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超理性审美”更像是海市蜃楼,毕竟人在饥饿和疲惫之时,需要的是白花花的大馒头和软乎乎的大枕头。如果在此时还指责“这届玩家水平不行”和“你们就是不懂恐怖游戏”,这简直是不人道的行为。

由此大概也能解释手机游戏,尤其是氪金类游戏、社交类游戏为何能如日中天:他们是对现实焦虑的快速弥补,是游戏里的大馒头和大枕头。

人人都喜欢

社会和互联网该如何正确发展?我没有能力论述这个宏大的命题,只能从恐怖游戏的侧面来看看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死亡空间》系列能不能称作“最恐怖的游戏”,但我能够确定,它在“最令玩家感到可惜的恐怖游戏”方面一定榜上有名。

《死亡空间》三部曲的过早结束,关键在于当时的 EA 转变了市场策略,认为恐怖游戏甚至单机游戏已不再是可以盈利的类型。

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导作为前提,自然驱使制作组 Visceral Games 改变《死亡空间》的理念方向,玩法上不断向纯粹的第三人称射击靠拢,剧情上也和恐怖逐渐切割。更别说让人尴尬的网战系统,以及《死亡空间3》让玩家深恶痛绝的氪金系统,不但导致开发成本急剧上升,宣传费用也是水涨船高,这和《死亡空间》原本的制作理念背道而驰。

归根揭底,在于错误的将不属于恐怖游戏的原生属性,强行植入在恐怖游戏体内 —— 要让所有人都喜欢。

《死亡空间》营造了极具压力感的氛围

跟着 EA 一路走到黑的,还有“F 字开头”的公司科乐美,《寂静岭》系列原本的地位就比《死亡空间》高,摔起来就格外的惨。除此之外,到了《零红蝶》系列的后期,大幅消减恐怖元素的同时还有着“卖肉”嫌疑,都是想要博得所有人的喜欢,仿佛“恐怖”这个让他们进入玩家视线的题材,倒成了他们最大的绊脚石。


差点撞上南墙的,还有《生化危机》系列,因为卡普空在讨好玩家方面曾经也是不遗余力。例如在《生化危机》早期,很多玩家反应“异次元箱子”太过违和,于是《生化危机0》便取消了这一设定,后来玩家又觉得剧情不行、人物不多,《生化危机6》干脆塞进了 15~20 小时的剧情,人物几乎全员登场。

但这样刻意讨好,并没有使对应的《生化危机》作品深得人心,真正延续系列辉煌的,反而是争议不断的《生化危机4》和《生化危机7》,前者因为不够恐怖和高浓度的动作要素,让很多玩家感觉“背叛了革命”,后者因为第一人称和相对游离于主线的剧情,至今受到“这不是生化危机”的指责。

《生化危机4》的开发过程像很多大作一样一波三折,否则就配不上它后来所获得的诸多赞誉,这一特点大概已经成了业界规律。不过和其他大作不同的是,《生化危机4》问世前并非让喜爱它的玩家望眼欲穿,因为在等待神作降临的期间,其实有很多“生化”作品不断推出以飨玩者。

比如《枪下游魂》《代号:维罗妮卡》,还有《生化危机 重制版》和《生化危机0》,当然也不能忘了《生化危机:爆发》以及它的二代作品,甚至还应该包含《生化危机3.5》 —— 在 2003 年的 E3 上公布,曾作为《生化危机4》的正式演示而存在。

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 3.5 被三上真司推倒重做。纵观这些作品的类型,从 FPS 到 AVG 统统都有,反应的其实是卡普空对《生化危机》这个系列的纠结。


说到卡普空对《生化危机4》的纠结,其实就两个。

从市场方面来看,即是传统 AVG 的衰落,好吧,说衰落有点悲观了,那就换个光明一点的说法:偏向于传统 AVG 体验的恐怖游戏总是叫好不叫作。这一特点可以从《寂静岭》系列,《零》系列,《鬼屋魔影》系列看出来。

尤其是《寂静岭》系列,这个天生就有“拿大铁棍子乱抡”的经典游戏,即使越来越强调动作,但依旧卖不上价钱,还备受指责。

问题其实出在对动作要素的态度 —— 是把它当作佐料呢,进行改良呢?还是把它当作主菜,坚决推出?

很明显:《寂静岭》选择了前者,《生化危机4》也差点掉进“改良”的坑里,《生化危机3.5》就是证明。

掉坑的理由并非制作者傻得冒泡,而是对于另一问题的纠结 —— 玩家,即以往系列玩家的审美惯性。这其实非常情有可原,在保留 AVG 味道的同时,《寂静岭》系列的每一作都在悄咪咪的强调动作要素,总是认真听取玩家意见,并不断进行改良。

而面对《生化危机4》的时候,卡普空终于算是“任性”了一回:反正横竖都要挨骂,那么老子不伺候了,干脆专注于动作性……后来对《生化危机4》的一致赞誉,都是该作发售后一年左右的事情了,在此之前的批评和指责,仿佛在说它是一个失败品。

比如“取消了传统坦克式操作,换成了直白的自由移动”,在当初是“没有《生化危机》的味道,操作没有节奏,镜头缺少美感”;而“首次引入金钱系统,可以直接购买弹药和补给,玩法灵活多样”,在当初是“简直就是个刷刷刷游戏,一点意思都没有”;更别说“战斗节奏爽快,流程不拖泥带水”,在当初是“毫无恐怖感可言的一本道”,以及“安布雷拉都没有出现”和“环境设定太小气了”等等。

批评也好指责也罢,归根究底其实就是一个致命缺点:这不是《生化危机》!

这个缺点被后来证明一点都不致命,甚至连批评它的人都习以为常了,《生化危机7》就是鲜明的例子,该作又被“不是生化危机”了一回。

如果对标的是《生化危机4》《生化危机5》和《生化危机6》,《生化危机7》“不生化”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是第一人称视角,而且动作和射击元素没那么爽快。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生化危机7》其实“很生化”,“A 处的钥匙开 B 处的门”“真假霰弹枪交换”“三狗头”等等要素都是老生化的味道。


不过《生化危机7》最大的变革在于人物的塑造手法,简单说就是不再强调主角,而是反派的塑造,剧情上虽然还是满满的阴谋论,但不再是高屋建瓴,异常宏大,取而代之是从一家的悲剧以小见大,给予玩家日常式的恐怖冲击。

人物塑造手法的改变,由故事主题的改变而决定,之前的《生化危机》正传,主题几乎都聚焦在“责任”:S.T.A.R.S. 队员们的责任,菜鸟警察的责任,正是心怀无可推卸的责任感,才使得好戏连连上演,主角们也在责任的促使下不断成长和强大。

到了《生化危机7》,主题则更为偏重“亲情”,同时该主题不光主角所享,反面角色们也同样具备。而正是由于“亲情”的关系,《生化危机7》的故事显得格局较小,但更为私密也更能引起共鸣。无论是“亲情”也好,“责任”也罢,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侧重点不同,因为两者都统领在一个更大的面相之下,良知。

《生化危机7》的亲情有时候还挺瘆人

这个塑造手法自然也延续到了《生化危机7》的 DLC,以及《生化危机 村庄》上。自然而然的,《生化危机 村庄》必须又又“不是生化危机”了。

有关《生化危机 村庄》的争论依然高亢,以我的经验来看,大概再过一年左右这样的争论就会变小,主题最终还是会被诸多玩家接受,和当初《生化危机7》和《生化危机4》一样。

而《生化危机 村庄》与《生化危机7》最大的不同,个人觉得在游戏氛围上,即“拼贴”的感觉比后者严重。玩《生化危机 村庄》感觉,对我来说就像依次玩了四款游戏,从单纯的冒险到大杀四方,以及策略和心理恐怖类型兼容并包,统统都有。

这个特性有点类似《生化危机6》,但万幸的是它没有《生化危机6》的撕裂感和混乱感。而撕裂感和混乱感,恰恰来自于当初卡普空听从了玩家意见:《生化危机5》的剧情太弱太短,人物不鲜明也太少了。

《生化危机 村庄》

从玩家角度评论产品无关对错,只要不违法就行。但作为企业可并非说说那么简单,毕竟有销售和发展的压力。

有人会问,在玩家角度看来,听从意见不就是顺应市场吗?但在企业的角度考量,听从玩家意见恐怕会降低创新活力,更别说引领潮流了,因为创新与潮流从不被大多数玩家所感知,等大多数人感知到并且反馈的时候,早就是一片红海了。

比如《恶灵附身》系列,《恶灵附身2》从游戏类型上可以说是老少咸宜,和初代大相径庭。虽然《恶灵附身2》的流程后期也保留了初代的特点,但这样的做法使得它变成了四不像作品,结果只能是舅舅不亲,姥姥不爱。

于是在我看来,《恶灵附身2》与《生化危机 村庄》之间差着两个《生化危机2:重制版》,因为无法把握玩家喜好和市场之间的微妙差距,它的创新其实是一种妥协和落后,即向“大多数玩家的喜好”妥协,落后于“创新和潮流的脚步”。

《恶灵附身2》

不过这样比较其实有失公平,因为《生化危机》系列更加底气十足,或者说比较鸡贼。目前的《生化危机》系列,大概已经形成了三条产品线,意图对所有玩家进行覆盖,即“正传”系列负责从恐怖类型角度进行创新,“重置”系列负责强化品牌效应,“胡逼网战”系列负责“万一变成网红流行起来也说不定”。

但这样的鸡贼也是从“不再刻意讨好玩家”的《生化危机4》开始的,因为那时卡普空大概已经明白:要坐稳 3A 恐怖游戏的头把交椅,就别听什么老玩家瞎 BB 了,因为恐怖只是皮,动作和打枪才是王道啊!

而到了《生化危机7》卡普空就更进一步,或者说放飞自我了:不要在乎这是不是《生化危机》的意见了,正传系列的玩法就是要让你们猜不透。

《生化危机》系列对于卡普空更像是个“警醒器”,其频率是每三部作品之后,卡普空就会相对“爱咋咋地”。不过《生化危机》正是在这永不停息的争议之中一路走来,成为了 3A 恐怖游戏里的第一 IP。这样的情景,大概会使《寂静岭》《死亡空间》《零红蝶》《死魂曲》《九怨》充满嫉妒和唏嘘。

更具说明力的例子,其实应该是众多的 2A 恐怖游戏,以及独立恐怖游戏。或者说,真正不去刻意讨好、聚焦在超理性审美之上的是《层层恐惧》《逃生》《灵媒》以及《烟火》等等游戏。当然不排除也有为了恐怖而恐怖,有些让人“审恐疲劳”的流水线作品,比如《黑相集:棉兰号》。

《黑相集:棉兰号》到处都是 Jump Scare

有时候只要坚持自我,2A 或者独立恐怖游戏同样也大有可为。积极的例子来自其中的佼佼者《逃生》,该系列已经卖出了 1500 多万套,不得不提的还有《小小梦魇2》,销量超过 100 万份,而系列销量早已超过 500 多万份。

而以上作品无论销量如何,口碑怎样,至少在制作理念上与目前的《生化危机》系列十分相似,即身为恐怖游戏类型,实在无须向所有人示爱,至少不要做刻意的妥协。

话说回来,恐怖游戏天生具有劝退的基因,正像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辣椒一样,其中原理,正如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Noel Carroll)所述:对恐惧的审美,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超出道德上、行为上的反感与好奇的混合体。

我只是觉得,如果对标曾经玩过《层层恐惧》《逃生》《烟火》的玩家,大概会对这句话产生共鸣。于是也就不难解释《生化危机 村庄》无论是敌人造型、还是剧情走向,越来越朝着“超现实”的状态行进。

总之这些恐怖游戏的佼佼者们,大概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为什么要让所有人喜欢?

这个道理不仅仅属于恐怖游戏这一类型。当初《魔兽世界》的火爆,正是因其一改同期游戏单纯“打怪升级”的套路,融入了更为深刻宏大的世界观;至于《黑暗之魂》已经是个显而易见的例子,要是当初《黑暗之魂》引入”平快易“的动作系统,那大概已经成为了一个平庸的系列。

归根揭底,游戏不是对现实的粗暴模仿,更不是对现实的刻意逃避。游戏是载体,它承载着玩家去追寻超越现实,超越自己的审美预期。退一步来说,反正是在制作恐怖游戏,那为何不胆大一点、超现实一点,制作一个特立独行的鬼怪呢?


作者:果其然
来源:VGtime
地址:https://www.vgtime.com/topic/1125185.jhtml

大家都在搜

相关文章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美女图片
二次元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