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八卦娱乐
2020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评选启动(C组)_作品
2021-09-10 02:26:11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2020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评选启动(C组)

2020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的评选,旨在筛选每年最佳摄影作品,鼓励和表彰在艺术摄影创作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优秀摄影工作者,激励摄影家的创作热情,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摄影家提供展示摄影才华,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和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继2018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评选之后,今年将继续举行第三届2020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评选活动。2020年度共刊发176名作者192篇专题,经作者报名确认,将从2020年度在中国摄影网公众平台刊发的专题作品中按照阅读量、点赞量、有效留言量由高到低排序,并结合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等综合考察,共筛选出69位摄影师进入2020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候选名列。

评选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公布候选作者名单及作品,由公众进行投票评选,共分ABC三组展示精选作品。

第二阶段,由中国摄影网组织著名摄影家、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终评。并结合阅读量、点赞量、有效留言量、投票量确定2020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

入选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将颁发第三届2020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荣誉证书,入编《中国摄影网》杂志,并组织安排参加2021年丽水摄影节。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摄影网

官方网站

中国摄影网

(www.cnphotos.net)

协办单位

新蓝网

人民摄影报

港深珠澳摄影联盟

天津文化旅游摄影协会

投票截止时间

2021年9月12日24时

候选摄影师名单(C组)

(以作品刊发时间为序)

C01 宋文波(山东东营)

C13 吕殿杰(北京)

C02 张宏川(上海)

C14 张述(四川成都)

C03 王峰(湖北武汉)

C15 牛殿魁(安徽阜阳)

C04 田田(湖北宜昌)

C16 王建荣(四川绵阳)

C05 王再锁(安徽芜湖)

C17 叶怀欣 (浙江温州)

C06 徐晶晶(湖北黄岗)

C18 纳建忠(云南个旧)

C07 余爱武(湖北黄岗)

C19 谷名昌(新疆乌鲁木齐)

C08 邓建川(四川成都)

C20 李结义(四川凉山)

C09 王建新(河南开封)

C21 刘立明(江苏徐州)

C10 王文忠(内蒙古呼和浩特)

C22 吴斌(四川南充)

C11 王少梅(四川成都)

C23 江新华(上海)

C12 黄宏才(新疆博尔塔拉)

特别提醒:

公众评选强烈反对刷票等不正当商业行为,主办方将密切关切,同时也请公众监督,刷票将取消评选资格。

举报邮箱:cnphotos@163.com。

请各位影友公正评选

候选作品展示

C01宋文波 《野性黄河口》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奔涌的黄河以不可阻挡的冲天气势,劈开万顷碧波,向大海深处挺进,雄厚壮阔,气象万千。黄河入海时,黄蓝泾渭分明,每年造陆200多公顷,演绎真实的"沧海桑田"。黄河入海口不仅具有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潮间带滩涂湿地、芦苇沼泽、灌丛沼泽、湿草甸等湿地,还是世界温暖带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这里有野生鸟类300多种,有珍惜的东方白鹳、丹顶鹤、大天鹅、灰鹤等鸟类。每年在这里越冬、繁殖、栖息的鸟类达600余万只。整个黄河口成为野生鸟类的乐园,芦荡雁叫鹤鸣,蓝天鹭飞鹤舞,自然奇观如诗如画如梦似幻,一幅幅大地野性美景一览无余。

这里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大河息壤

俯瞰大地精灵

夕阳伴鸟归

流光鹅影

宋文波,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东营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黄河口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荣获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

获奖作品:

《风景这边独好》荣获“山东省五一新闻奖”摄影作品二等奖;

《羽玉追风》荣获第二届全国职工艺术节摄影大赛铜质收藏作品奖;

《金秋黄河口》荣获首届“山东河口湿地风情”全国摄影大展铜质收藏作品奖;

《痕迹》荣获“中国盘锦国际湿地摄影大赛”铜质收藏作品奖;

《金滩黄河口》、《红土地》、《跨越》、《金色油田》、《大地之根》、《海上长城》、《飞流直下》、《山里娃》等20多幅作品入选全国性影展。

C02张宏川 《赋山水》

我的家乡——安徽霍山。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在我眼里总是那么的简单、美好。对艺术的好奇与敏感让我在看待事物时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感受不一样的自然风光。“赋”同“复” 字代表山水的自然韵律和技术上的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总会让我创意无限!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玩法,但是时空的错位让我沉静其中~

张宏川,上海人,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201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图片摄影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与摄影相关的媒体工作。热爱艺术、喜欢发现新的视角和独特的视觉语言。

作品入选17、18届平遥国际摄影节;

作品入选纽约国际摄影艺术展;

作品获视觉中国“best 10”年度摄影师奖;

作品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师导师推荐奖;

作品入选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C03王峰 《古镇探幽》

时代急速变化,城乡容颜已改,古镇的命运走在了十字路口。

七月,在多雨的季节,我去重庆拍摄龚滩、安居、涞滩、中山、西沱、塘河、白沙等古镇,赶在一些古镇凋败归寂之前。穿过一些古镇浓烈的商业雾障,从灯笼、老屋、石阶、背篓、辣椒等元素切入,试图探寻巴渝古镇的历史和文化,试图用影像书写当今古镇上人们的生活状态,试图畅想千年古镇的未来之路。

历史把一个白发苍苍的古镇交给了我们这一代,使我们见识了她们曾经的闲适、繁华和温暖。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应是让古镇既古色古香又现代宜居,既保持传统又包容时尚,既生机勃勃又不喧闹芜杂,把一个充满市井烟火、添有时尚元素的唐宋之城明清之街留给后世。

滚滚江水见证了古镇千年的兴衰。

水,孕育了古镇的生命,浸润着古镇的生活。

桥上雨打芭扇,桥下流水潺潺。

不知是来到远方的古镇,还是去古镇的远方?

王峰,湖北省武汉人,爱好写作和书法,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摄影实践上,不喜日出日落,不羡风花雪月,不贪大求全,主攻现代城市与古镇古村古建筑两大题材,通过截取城市与古镇古村的横断面,以小见大,反映现代城市的发展变化和张力,反映古镇古村的历史与文化。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有30多福(组)摄影作品在国际和全国全省摄影比赛中获奖;

作品《无影功大破虾灯阵》在“第28届湖北省摄影艺术展奖”中荣获艺术类三级收藏;

作品《看》入展第五届“中国文化和生活”中德摄影艺术交流展。

C04田田 《人模狗样》

但凡人一出生便被赋予了社会属性。

渐渐成长,渐渐被俗世侵蚀,人性分裂、异化,人人都戴上一副副面具,装模作样,在汹涌的人世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人类创造了往往自己都不认识,都无法控制的世界,这异化的世界又塑造了丑恶的人性。

世间轮回,“人模狗样”、“狗模人样”,早已分辨不清。

人间种种,奇也罢,怪也罢,都是戴着面具演出的一折戏。

田田,湖北宜昌,自由撰稿人。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湖北省摄协会员,宜昌市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青摄副主席。

C05王再锁 《江畔拾影》

长江流经安徽芜湖段拐了一个大弯,自此由南向北奔流而去。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名篇《望天门山》中描写的天门山就坐落在这里。

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一直用她的胸襟、气度,激发了无数人的豪情和壮志。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江边的污染企业越来越少,取代它们的是一座座生态化的公园,江边成了人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本着生活在哪里摄影就在哪里的精神,闲暇时带着相机,漫步于江边,拍摄下长江边人们的影像。

本组图片拍摄的内容比较松散,没有一条特别明显的主线要去表达,只是围绕着江边把看到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注重的是情绪。

王再锁,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中国电力摄影协会、安徽省摄影家协会、芜湖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业余从事摄影创作,喜欢街头纪实摄影。

C06徐晶晶 《李家窑》

李家窑,位于湖北蕲春县管窑镇。因地处湖北长江北岸赤西湖畔,盛产制陶所需黄胶泥,自古以来,当地居民都以制陶为生,村子均以姓氏为陶窑名,自然聚集成一个民间陶窑群。

管窑,素有“窑州”之称,所造陶瓷自古繁华,然几经沉寂,原本七条古龙窑现在只剩下李窑的一条窑火未熄。这条未熄的龙窑,依山坡而建,因形态似龙而得名。

如今,管窑手工制陶技艺列入了湖北省非遗名录,其刻花、贴花、印花、水画等,都独具艺术特色。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传统陶艺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工业化市场的冲击和挑战,很少有人再愿意将一生的精力专注于一门手艺。

赤西湖底陶土依旧。匠心不死,窑火不熄,所幸还有这些陶艺老匠人执拗地默默坚守。

徐晶晶,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蕲春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作品在省市县摄影展和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部分作品在新华网和人民摄影报刊登。

2017年第27届湖北省摄影艺术展中,纪录类作品《故园》获优秀奖;

作品《李家窖》在第28届湖北省摄影艺术展览奖中荣获纪录类入选作品。

C07余爱武 《渔获季节》

关注身边的事,关注基层普通人的生活状况,讲好百姓故事,是我摄影的最爱。摄影之路我将一直坚持······

湖北蕲春仙人湖(大同水库)水域辽阔,风光秀美,鱼类肥美。最近几年,全国山地自行车越野比赛和库区钓鱼大赛都在这里成功举办。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二三十年来,坚守在这一方水土。每年秋冬,300多万斤鲜鱼通过他们辛勤捕捞后被送往东西南北许多城市,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今天,让我们带着镜头走近他们的渔获季节!

余爱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人民摄影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蕲春县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从2014年专业学习摄影以来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奖40多次。

第27届湖北省摄影艺术展银奖获得者。

C08邓建川 《50年一遇》

2020年8月17日,成都市金堂县在短短几天后再次遭遇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来势汹汹的洪水将这个美丽的花园水城变成一片汪洋。洪水过后,满目疮痍。

军旗在飘扬,又见这熟悉的身影……

邓建川,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 。

2012-2019年有上百幅作品分别在奥赛、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影展、影赛中入选、获奖。

荣誉:

“光影与梦想”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

第十三届PSAchina国际摄影大赛金奖;

香港第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铜奖;

第十六届四川摄影艺术展银奖、铜奖;

第八届西南六省摄影联展二等奖;

个人被收录进2013年《四川摄影家》专辑。

C09王建新 《皇城根的故事》

河南省开封是八朝古都,在开封老城内居住的原住居民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皇宫的族亲后遗,他们对古城、皇宫、古亍古巷、古城墙等古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

受皇宫饮食文化的影响,开封传统小吃继承了皇宫饮食的特色,在食坊老亍、在美食城、在小吃一条亍,这些皇宫的后人不仅是食客,还是这里的厨师。

这些皇宫的后人千百年来一直扮演着保护古城,传承和发展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角色。

王建新, 国际摄影协会会员,三级国际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开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1989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多年来多次在开封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摄影发表摄影作品。

荣誉: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2018年“美康杯”第十二届河南省“新人新作”摄影展中,《雪原骏马》被评为优秀作品;

《丝路古街展新貌》入选由中国文联主办的2018“今日中国”艺术周《俄罗斯》“影像中国40年”摄影展;

2019年,《开封地摊小吃的变迁》入选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摄影优秀作品展览;

《这个时代》组照,入选“2019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9年,河南省女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美丽中国,春满河南》摄影作品展中,作品《大宋皇宫》荣获一等奖;

《开封美食广场》2020年获省艺术摄影学会“最美河南摄影比赛三等奖”;

《古巷迎春》2020年入选中国摄影网民俗闹春,寻觅年味,春节“年味”主题摄影作品展;

《长龙过街迎新年》2020年入展人民日报主办的“年味里的好印象”全国摄影大赛;

《穿越时空》《开封上元灯会》2020年入选中国摄影网春节“年味”主题摄影展;

《历史名街双龙巷》《佛光祥云》《婚姻殿堂》《开封鼓楼夜市》《壶口瀑布》在2020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中分别获铜奖,丝带奖和优秀奖。

C10王文忠 《那顺扶贫》

清水河县境内大多土地贫瘠,四季干旱缺水,农民靠天吃饭,壮劳力带着孩子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精准扶贫之前,是全国贫困县之一,范四窑村又是县里典型的贫困村。

那顺,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范四窑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草原上长大、军营中历练过的那顺,驻村扶贫六年,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贫困山区引领村民脱贫致富,深得百姓拥戴,多次被上级评为“道德模范”、“青城好人”、“最美退役军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

在2018年,他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范四窑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那顺

2014年9月按照组织的安排,他作为第一批驻村干部,从工作舒适的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机关,来到清水河县宏河镇范四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走村入户,嘘寒问暖,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2020年6月,范四窑村接受全市扶贫工作大检查,那顺团队受到检查组表扬。

2019年10月,那顺所在范四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248人全部脱贫。

他本人于2016、2017年被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2018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202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王文忠,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C11王少梅 《又到蔺草收割时》

蔺草因为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有弹性,拉伸性能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人们常常用于编织枕头套、床席、坐垫、地垫、枕席、榻榻米等。

每年的6月中旬,是收割蔺草的季节。在四川眉山东坡区到处都是"蔺草客"收割蔺草的忙绿景象。在这蔺草地里,收割、甩草、捆扎,工人们娴熟的动作令人惊叹,他们每天朝迎旭日,暮送夕阳,空气中满是丰收的味道。

蔺草在编织前,还要经过染色干燥,由于是定向出口日本,进厂后染色必须使用从日本进口的土进行染色,工人们说,一袋进口土比大米还贵。干燥蔺草的方法目前都采用机械烘干法,必须持续烘12个小时。蔺草烘干装袋后搬入仓库储藏,等待客户取货。

每年6月中旬是尚义镇蔺草收割的季节,到处都是"蔺草客"收割蔺草的忙绿景象。

捆扎中。

蔺草搬运中的劳动场景。

持续烘12个小时候后搬出。这道工序工人们称为出箱。

王少梅,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摄影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九曲十八弯》《田园之歌》《清明上河图》中国建筑西南区域第二届中国梦·中建梦摄影大赛优秀奖;

《相依》获四川省第六届“我的学习成果”摄影比赛三等奖;

《伙伴》获美丽四川 神奇天府2017四川摄影拉力赛绵阳市平武分站赛一等奖;

《守候》《打铜锅的冯铜匠》获第20届、第21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优秀奖;

《长城两岸是我家》入选2019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长江·长城摄影展;

《城墙根下的百姓生活》荣获2019丽水摄影节-中国摄影网作品联展最佳个人展奖。

C12黄宏才 《赛里木湖冬韵》

赛里木湖古城“乳海、西海”,地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新疆高山湖泊中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湖,四面环山,风光旖旎,游人青睐有加。

赛里木湖的冬季冰壅被称为地球五大奇观之一。春夏,这里湖光山色,雪山倒映,山花烂漫,牛羊遍地!秋冬,雪山臃肿、冰壅如林、云雾缭绕,更是一番幻境之美!

云涌冰湖

玉落湖中

日晕奇观

冰面鎏金

黄宏才,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

接触摄影20载,偏爱风光摄影。摄影和文学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世界华人作家》、《新疆人文地理》等报刊杂志500余幅;摄影作品被多种摄影画册、邮政明信片、挂历、年历收录,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省市各类摄影大赛和影展并获得奖项。

C13吕殿杰 《给地球做"CT”的人》

石油物探是石油生产产业链中的第一环节,也是最艰苦的环节。这个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测线经过的地方就是刀山火海,物探队员也必须过去。这样的工作环境造就了物探队员特殊的生存能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困难的能力。物探工作区域因为地处深山大漠很少为外人所知,在人们的眼中就显得格外神秘和高深莫测。

物探,全称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磁力、电法、地震等勘探技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产生的振波,如同医生给病人做CT一样,有目地的对地球的“身体”进行扫描检测,从而发现油气的藏身之地。最后,综合地质、测井、钻井等资料对地质层位进行判断,最后查明地质构造或圈闭,为油田提供钻探井位。

这组照片是我耗时10年以上,在塔里木盆地跟踪拍摄的有关物探施工人员野外作业及生活的片段。旨在让大家了解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或沙漠里,有这么一群干物探的人,为国家的能源事业在拼命地干着常人无法想象的一项工作。

在沙漠中钻井施工的铁马钻机。

这种钻机的好处就是不用人抬肩扛,钻完一口井就可以开到下一个钻井点。由于现场需要调制泥浆来注入井孔以防坍塌,钻工们经常会弄得一身水一身泥。

民爆队员工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停攀爬终于接近了直升机投放炸药的地点。

由于秋里塔格山的高陡难爬,施工方决定动用直升机投放炸药,每分钟费用450元人民币。

查线工李德坤已经在工地干活4个多月了。

长期的野外施工,已经和外界隔绝,人也有些显得木讷了。

钻工鲁力的手冻伤严重。

由于工程接近尾声,再加上工区上除了有限的应急药物,也没其它的可以涂抹的东西,鲁力只能咬牙坚持着。

吕殿杰,中国石油塔里木石油报摄影记者。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获奖情况:

作品《卯足干劲迎投产》获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一劳动竞赛杯》摄影比赛金奖;

作品《200小时地下大追踪》获中国石油记协2010年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

作品《沙暴虽至 巡检不止》获中国石油记协2011年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

作品《抢投》获2012年行业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

作品《为将福气送万家》组图获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新闻摄影作品金奖;

作品《荒漠中的第一道足迹》获2015年度中国石油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苍穹之下展豪气》获2016年度新疆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责任行千里福气暖万家》获2017年度新疆新闻奖二等奖:

作品《征沙海战果勒》获2018年度新疆新闻奖二等奖:

作品《冰雪帕米尔----乌依塔格冬季物探施工纪略》获2016年度中国石油新闻奖一等奖并入围当年中国新闻奖;

作品《雪战帕米尔》获2016年度中国企业新闻奖新闻图片一等奖;

作品《乌依塔格冬季物探施工》获“古越龙山杯”人民摄影“金镜头”2016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经济及文化新闻类组照银奖;

作品《绕行地球46圈》获2016年度中国石油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冰雪帕米尔》获2017年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图片故事类银奖;

作品《塔里木矢志不渝建设世界一流大气田》获2017年度中国石油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少女》在中宣部宣教局举办的“最美中国人”各族群众笑脸照片征集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并展出;

作品《测线上的“沙漠玫瑰”》获“中国中铁四局杯”第32届全国行业新闻摄影年赛日常生活与人物肖像类金奖;

作品《征沙海战果勒》获“中国中铁四局杯”第32届全国行业新闻摄影年赛重大与突发新闻类铜奖;

作品《秋里塔格之巅的“飞虎队”》获2019年度人民摄影“金镜头”“文化及经济新闻”类组照金奖。

C14张述 《川西古镇的生活》

川西——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带。千百年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文和风俗的演变,在这物宝天华的巴蜀沃土上,衍生出众多的城镇。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别具蜀地雅致和情怀的川西古镇,古寺庙叠翠流金,古民居鳞次栉比,吊脚楼错落有致,青石板起起落落。每个古镇,都带着漫长历史文化的烙印。

行走在远离喧嚣的古街,幽深僻静,空气清润,让人忘却纷嚷,多了几分泰然,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祥和而质朴,平淡而真实。众多濒临失传的酿酒、打铁、草编、制陶、烧制黑砂、木雕等传统手工技艺在这里坚守传承。

画模

抽旱烟

老街人生

龙窑艺人

张述,成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2019年,中国保密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组照《荥经黑砂制陶》获银奖,《海草舞》获铜奖,《金秋牧歌》《元阳梯田》获优秀奖;

2019年,第三届迪比特杯“我和我的祖国”摄影大赛,(组照)《最美酿酒师》获金奖;

2019年,第六届爱尔兰国际摄影展,作品《唠嗑》》获荣誉丝带奖;

2020年4月,金孔雀国际摄影沙龙巡回赛,作品《抛洒糠壳》获金奖。

C15牛殿魁 《牛眼看世界》

牛殿魁青年时期是安徽省阜阳市著名画家朱堃英老师的得意门生,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加上几十年的摄影实践和不懈追求,使他的创作成就被摄界同仁熟知和认可。他不仅在国内各大摄影展中有所斩获,在国际上,又连获上海第12届国际影展、英国皇家世界数码国际展和阿尔塔尼世界摄影展三项国际入围奖。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他那永不衰减的创作激情。他年过七旬,眼光不像以前那么锐利,步履也有些蹒跚。但是,只要他发现可拍摄的镜头,就会立刻两眼光,几乎是下意识地抓起相机,灵魂附体般地疾步向前,精准地按下快门。令同行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坊间流传着两句格言:“人的一生前30年将钱买艺,后30年将艺卖钱。”大多数人钱挣到手,目的达到,也就心安理得、裹足不前,也就止步于此了。但我们的老牛不是,他还应该加上第三句“再30年(或许更长)还将钱买艺”,终结在一个“艺”上,当然是更高层次的“艺”。

几年前,牛殿魁先生将名满城乡、资金雄厚的“天都影楼”交予儿子打理,自己则背起相机,再次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他跑遍了国内摄影“圣地”后,远涉非洲、欧洲、美洲和东南亚,披星戴月、追光逐影。他还虚心地与国内外同道交流切磋,实现了“艺”的进一步升华。

2014年,牛殿魁先生的第二部摄影集《牛眼看世界》出版,原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康诗纬先生在为这本画册所作的序言中说:“他(牛殿魁)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享受着创作过程的那种愉悦和体味人生的那种感悟,这是他艺术上的文化自觉”。这“自觉”二字说得十分贴切,以老牛现在的成就,名与利在他都已算不了什么。更无需以争夺奖金或赚取稿费谋生,那他为什么还继续拥有饱满的创作激情呢?通过与牛殿魁先生长期的接触后,才逐渐感悟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摄影艺术的信仰,都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发现主题,抓起相机,已成了他生命的本能和细胞的记忆。

——孙超(2015年4月)

《七星半月》(2008年)

《回眸》(2012年)

《万马抢渡》(2013年)

《湿云护芙蓉》(2020年)

牛殿魁,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人,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东方元素画院特聘画家。

著作有“岁月留痕”、“牛眼观世界”、“笔耕竹韵”、“行者无疆”等作品出版发行。

2002年《金色年华》获安徽省首届婚纱人像摄影大赛金奖;

2009年《万马奔腾》获阜阳市首届艺术摄影大赛金奖;

2013年《情怀》获中国摄影报安徽摄影拉力赛阜阳颍上分站赛二等奖;

2014年《老匠风采》入选国际摄影艺术节暨上海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

2020年《致富有方》荣获第22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优秀奖。

C16王建荣 《大凉山的脱贫列车》

我国西南地区成昆铁路线上,有一列绿皮火车,往返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与攀枝花之间,穿行在大凉山腹地的燕岗一普雄,普雄—攀枝花的5633/5634次列车,是一趟由国家补贴,成都铁路局具体担当执行,50年来穿行在大凉山腹地的绿皮慢火车,全程353公里,运行时间9小时7分钟 ,沿途共有大小26个站,逢站必停。其中21站穿越中国西部最贫穷落后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山区。这趟脱贫列车,单站票价2元,全程票价25元,平均每站不到1元。

在全国上下举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期间,成都铁路局,为了更好的方便彝族山区老百姓运送农产品和牲畜,铁路部门不仅将原车厢末端及每节车厢前两排座位全部拆除,改造用于彝族同胞堆放农产品及存放大宗山货或商品,还设置了牲畜包厢,使得这辆火车全方位为大凉山服务,成为了彝族同胞离不开的交通工具,进行土特产与山货交易的赶集车,是那些渴望走出大凉山的孩子们的校车,是当地脱贫攻坚的助力车,强力促进了大凉山彝族同胞脱贫致富。彝族同胞每每坐上这趟扶贫专列,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凉山的扶贫赶集车。图为扶贫列车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泸沽县冕宁站后,彝族同胞将山里的土豆、玉米、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运出大山,到城里去交易。

扶贫列车上的特殊“乘客”

下车吧猪宝宝,我们到站了!

王建荣,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女摄影家协会会员。绵阳市女摄影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有数十幅摄影作品分别获国内外摄影赛奖项或被媒体录用。

作品《记忆老茶馆》、《雪域高原》发表于《大众摄影》杂志;

作品《女羊馆》、《乡村废品收购站》发表于《中国摄影报》;

作品《彝族老啊妈》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彝族风,魅力毕节”中国彝族摄影大展入展作品;

作品《秋收合影》、《农忙时节》分别获第二十,二十一届中国艺术摄影大赛优秀奖;

作品《潜心修炼》获十三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大赛入选奖;

作品《江上渔歌》、《筑梦》获第四届深圳国际摄影艺术展入选奖。

C17叶怀欣 《南宋》

南宋镇,位于苍南县西南部78省道上,与世界矾都相邻,据《苍南县志》记载,南宋地名几经变革,宋代称宋阳,清代为平阳十三都,民国称南宋乡,地处山中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中央呈小盆地,民间有“清水白米南宋垟”的美称。南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风淳朴,是一个美丽的山间人文古镇。

南宋,是我的出生地,是曾经哺育自己生命的地方。一个人一生不管他走的多远,但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会慢慢的靠向故乡,回归故乡。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过:“人的个性的一半是地域性。”故乡的地域性想象,注定会成为一个人血脉里潜藏的文化基因。前年完成“藻溪的那条溪”专题后,我便有拍摄自己故乡的强烈欲望。另外,我拍摄故乡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理由,我想借此可以有更多机会更多时间去看看故乡年老的父亲和母亲。

千百年来,故乡勤劳的人民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时光穿越,在层层堆积的文化厚土上,我带着故乡的特殊情感去寻求自己的拍摄空间。我试图通过影像去追求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融合,体味文化的演进传承,品味苍老的诗意境界。并尝试用摄影语境创造出心理上和物质上不可轻易接近的感觉,由此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冲突碰撞、混杂交融、若即若离的复杂关系,让影像成为唤醒记忆的起点……

当下,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时代的风云际会给摄影提出的新命题,它是一种“冲突裂变”,更是一种“包容整合”。用影像记录故乡新的精神气质、民生万象是我一生执着不变的选择,也是我的一个长期摄影项目,目前本专题仅仅是对该主题序列寻找发现、叩问体悟之旅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和展示,我始终会关注下去。

叶怀欣,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作品《民间艺人》入展中国第16届国际影展;《存在》等三个专题作品连续三届入选浙江省影展;2019年8月出版《藻溪的那条溪》(浙江摄影出版社)。

C18纳建忠 《高原上的蒙古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认识了生活在高原上的蒙古人。

公元1253年,其祖上随忽必烈平定云南大理国后,因需镇守曲陀关而落籍云南通海县。在760多年的时光流转中,兴蒙乡的蒙古人在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南方民族文化体系中生存下来,既保留着祖先的传统,同时也兼容并包,不断吸纳着云南当地兄弟民族的文化精华。

他们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转变,制作出了区别于传统蒙古族服饰的“三叠水”服饰。一叠水、二叠水、三叠水,统称“三叠水”,代表了人生成长的三个阶段。

不仅是服装,他们还有了自己独有的语言——喀卓语。这种语言是由部分北方蒙古语、兴蒙地方语、土著语和汉语合为一体的独特语言,是一种世界上唯有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同胞之间通用的语言。

兴蒙乡的建筑特点大体上沿续了中国西南清朝时期传统古建筑格调,以“一颗印”土木结构青瓦房为主,用内敛的方式融入了蒙古特色,比如门头木雕、柱脚石雕、墙体绘画等。

兴蒙乡蒙古族还衍变出了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忆祖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男女老少都要会聚到“三圣宫”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这种怀念祖先的方式代代传承。

七百多年来,虽然有很多文化习俗的变迁,但这些生活在高原上的蒙古人,一直没有被改变的是他们那诚实待人、热情好客、个性豪放的民族特性。

一村民家大门前。

能切实感受到从草原到高原,这一巨大变化的区域。

高原上的蒙古族人用辛勤地劳动,为自己换来幸福的生活。

花桥桥头亭子,村民爱在这里喝茶纳凉。

纳建忠,云南省个旧市第十一中学高级物理教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1984年开始学习摄影,先后在《中国摄影报》《国家人文地理》、《云南画报》《山东画报》等媒体发表作品;

2009年08月,作品《沙甸民族风情》参加大理国际摄影展及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邀请展;

2009年06月,编著《红河回民风情》一书,成为第一本记录云南红河回族的画册作者;

2013年09月,作品《沙甸风光风》专题参加第13届平遥国际摄影展;

2014年9月,全国十位少数民族摄影家《我拍我的民族·沙甸回族》北京·贵州等地展出;

2014年12月,《沙甸大清真寺》《长桥之恋》入展中国延边第五届国际摄影文化周;

2015年1月,被个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个旧市德艺双馨摄影家;

2015年1月,作品《沙甸大清真寺》在中国云南罗平国际摄影节展出;

2015年4月,被评为首届全国少数民族20名摄影家,并参加北京作品展;

2015年8月,《沙甸女人》专题受邀参加大理国际影会;

2016年4月,《沙甸女人》大理博物馆展出。

专著:

2013年11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视觉沙甸》;

2014年05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心路》。

C19谷名昌 《沙海卫士》

摄影的魅力在于创造最美的世界,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时间定格,岁月永恒,照片已经不仅仅是照片,而是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一首首动人的生命之歌……

“铁的作风、铁的纪律,铸造出了钢铁般的战士!”。记录好他们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从军30年,我人生之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是在军营度过的,图片中的军人就是我的镜子,我满含热泪记录他们,如同看到我当年的自己。

我们的部队驻守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腹地,我的影像大多数是大漠为背景展现出“兵”的阳刚之美。我常常以纪实手段,在模拟战争环境中炼狱般的苦斗、拼杀。模拟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搏杀,零距离遭遇血与火,生与死考验。官兵在大漠深处的恶劣自然环境下,对体能耐力的高强度磨砺,残酷大漠生存能力对官兵的考验。目的就是锤炼一支铁胆雄心,骁勇善战,技艺超群,“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过硬队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正走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我们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及严峻形势,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聚集练兵备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军梦、强国梦不懈努力。

穿越障碍

刺杀

胡杨之恋

虎啸天山

谷名昌,男,汉族,1972年出生于重庆市,1990年12月入伍。近30年来,摄影一直伴随我30年的军旅生活,从一名普通战士走到一名正团职领导干部。

现为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军旅30年,拿起相机,我是记录者;放下相机,我是守卫者。我不求这个时代记住我,只求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记录下官兵聚集练兵备战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新征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解放军画报》《中国摄影报》等报刊、杂志刊稿4000余篇(幅),其作品多次入选各类摄影比赛并获奖,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

美无处不在,只要用一双独到的慧眼去洞察、去审视、去感悟、去捕捉,定能获得意外的收获。技可到顶,艺却无边。摄影之道就是一尽精微,一致广大。

我始终认为用最简单的器材拍出不简单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出彩!要把艺术融入在平凡的生命中去。我的摄影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人生追求中努力做到:一息尚存,不落征帆;生命不息,摄影不止,永远做一个追梦人。

C20李结义 《我的战友兄弟》

军旅十年,身边的战友兄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用不了多久我也将脱下军装,离开这绿色的军营。总希望时光停留在某一刻,让我能够用力的去回味与他们并肩战斗的时光。

现在,我还是会经常想起自己第一次踏入军营时的跌跌撞撞,有些记忆清晰却又模糊。为了不忘记这些珍贵的记忆,这些年我用影像记录下战友们的英姿,让我以后在午夜梦回之时,可以再次真切地看到他们。

2016年12月,我的战友沈聪在河滩快速奔跑。

2017年4月,我的战友曹星(右一)带队进行训练。

2018年12月,我的战友在陌生地域与蓝军展开激烈对抗。

2020年6月,我的战友们在训练前动员誓师。

李结义,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一个军旅十年的老兵,与相机打了八、九的交道。拍摄了不少宣传照片,却也希望能够拍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 “文艺”片。

作品《最美睡姿》入选第五届丝路影像博览会手机摄影大赛,荣获一等奖。

作品《大凉山里走出来的脱贫攻坚带头人》荣获“中国梦.劳动美”第七届全国职工摄影展铜奖。

C21刘立明 《西部电商》

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奔向小康,实现梦想,已经加入到电商的大“潮流”中。虽然受限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运输不通畅等因素。但是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电商“孵化”基地应运而生,为电商发展传授经验、培养人才。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副产品通过现代科技展示到互联网上,展示到全国人的面前。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将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不仅如此,电商更是直接推动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提升了当地就业率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老百姓实现小康目标的路上越走越宽广……

西部地区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乌鲁木齐市邮件处理中心,随着当地电商发展,场地一次次扩大,邮件转口也从国内拓展到跨境电商,出转口邮件量与日俱增。【2013.9新疆乌鲁木齐市】

近年来,我国对西部地区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托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商发展迅猛,网购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流通方式,电商占据的交易份额逐年递增。【2013.9 新疆喀什】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电商发展不可小觑。据悉,全区电商发展速度有望赶超其它省份,而内蒙古偏远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电商发展更是水涨船高,发展形势喜人。近年来,偏远地区依托电商平台直接带动了当地的市场经济繁荣,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08.5内蒙】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电商的迅猛发展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不负众望,担负起了新时代发展的重任。【2020.7张掖】

刘立明,1993年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信摄影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邮政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徐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担任《中国邮政报》记者、特约摄影记者,人民网特邀记者。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荣誉:

《及时传递两会声音》获得第27届(2017)中国人大新闻奖;

《送子求学》荣获第28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展奥赛及18届特别专题组入展奖荣获入展奖;

《电商时代》在1978至2018年“巨变中国”第二届中国大图片大赛中荣获经典作品奖;

《别了,棚户人家》获2011年度第25届中国产业经济新闻奖,图片新闻一等奖;

《母亲颂歌》荣获中国中铁四局杯第31届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年赛日常生活类金奖。

C22吴斌 《童伴计划》

四川省南充市现有外出务工人员230多万人,留守儿童35万人,为纵深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童伴计划”,在前期试点20个村的基础上,2020年又实施25个项目村,关爱留守儿童3058人,其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650人,“童伴之家”累计开放7.2万小时,开展陪伴活动4000余场次,让更多的留守儿童直接受益,得到家长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据悉,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当地共青团组织、研究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的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项目,通过“一个人 、一个家 、一条纽带”的模式,建立留守儿童监护网络,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的有效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如家》

留守儿童们发自内心地写下了“童伴之家”四个大字。

《国家》

“童伴之家”的“童伴妈妈”王晓华正在对留守儿童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专注》

“童伴之家”的小朋友林钊丰正在专注地听“童伴妈妈”教他做手工。

《爷孙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极为普遍。

吴斌,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人民图片网签约摄影师,《人民摄影报》特约摄影师。

C23江新华 《神秘湘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由于荒无人烟,地处偏僻,秦汉以前的典籍一般把湘西统括为“南蛮”,“荆蛮”,“楚蛮”,三苗等概念。

湖南湘西地区是武陵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常住人口以土家族,苗族占大多数,这两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苗族文明更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湘西地区地貌特征是山原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僻静幽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鲜明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人文风情,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创造了多样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决定了各地的习俗内容和形式。

包头帕

忙碌

酒坊趣事

竹编世家

江新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已有五十余幅作品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等专业刊物,报纸上发表;有三百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和展览中入选,入展,获奖。

用自己的人文视角去体恤生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去描绘心中的风景,讲述人生的故事。游戏网

大家都在搜

相关文章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美女图片
二次元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