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娱乐动态
“粉丝剧”好像越来越多了?
2019-08-16 06:32:51 作者:佚名

原标题:“粉丝剧”好像越来越多了?

杨超越无疑是火箭少女101里影视资源最好的一个,出道至今已经确定安排上的电视剧就有和王鹤棣宋伊人搭档的大IP《将夜2》,客串出演的《长安诺》、和许魏洲主演的《仲夏满天心》,还有一个《极限17 羽你同行》。

前两天《极限17》率先播出,成了大家检验杨超越演技的处女作。虽然片头把杨超越的名字打到了第二位,不过前6集里她的戏份少之又少,跟客串的有一拼。(怎么现在名字前边一定得带组合吗?)

看过《创造101》的朋友可能会对杨超越的哭脸产生心理阴影,电视剧里的她长大了,收敛了,哭得正常多了,也不让人脑袋疼了。

她的演技跟哭戏一样,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趋近于她在《心动的信号》里的状态,很自然,不做作,不矫情,能把角色演成正常人,让人看剧的过程中不跳戏。

但也就是这样了,杨超越演戏的优点是自然,缺点是太自然,而且不是演员那种自然,是不怕镜头没有包袱的外行人。好在《极限17》里的小娜本来就是个有点没心没肺的普通姑娘,跟她本人平时的状态也很相符,算是本色出演。

小七赖美云也在剧里有个客串角色,跟男主演出了最萌身高差,萌不萌的单说,差的是挺远。

其实与其说杨超越是女主,不如说两个男生才是绝对主角。这部剧讲的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练羽毛球双打的故事,其中哥哥还是自闭症患者,是个很特别的题材。

原版《极限S:羽毛球篇》是个泰剧,评分非常之高,大部分观众对演员的演技都给出了超高评价,并且说剧中的有关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剧情非常令人催泪。

有了好模板,中国版的《极限17》确实好于一般的无脑糖水玛丽苏,羽毛球和自闭症是绝对的主线。不过真落实到内容上还是差点意思,很多对羽毛球稍感兴趣的观众看过剧之后都非常失望,演员打球和基础规则都有错误。

内核在讲自闭症,羽毛球也不应该应付着来啊,职场爱情剧也不能只拍爱情不拍职场对吧?何况《极限17》的自闭症部分拍的也有待提高。

六集看下来我的感觉跟这位观众一样,好像什么都有点,又什么都没讲清楚,不是烂剧,却食之无味。

随手一搜,发现《极限17》还有两个姊妹篇,一个叫《极限17 扣杀》一个叫《极限17 滑魂》,应该是分别翻拍自泰剧《极限S:排球篇》、《极限S:滑板篇》。

《极限17 扣杀》的主演是朱致灵、徐梦洁、邱虹凯和斯外戈。徐梦洁是火箭少女成员,邱虹凯和斯外戈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的九大厂牌之二。

《极限17 滑魂》的主演是郭子凡、邓恩熙和陈泽希,其中两个男生都是X玖少年团的。

哇唧唧哇厉害不,都给安排上了,甭管你是唱跳的还是说rap的还是唱民谣的还是学表演的,都不能落下,先演戏再说。

演戏已经成了偶像们的必经之路,火箭少女的排名前两位出道的孟美岐和吴宣仪也各自有个不错的电影资源,孟美岐是和肖战李沁合作的《诛仙》她演碧瑶,吴宣仪合作的也是肖战,演的《斗罗大陆》。

孟美岐之前演过电影版《蓝色生死恋》,此电影在豆瓣得分2.9,不过孟美岐在里边总共就演了6分钟,这评分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吴宣仪之前没有影视作品上映,豆瓣上有个《初恋的滋味》电影词条,瞄完演员表多少有点眼前发黑,也不知道有没有这电影。

去年NPC出道的范丞丞今年也跟程潇拍了一部《灵域》,前两天刚刚杀青。

很慌,很怕这些都是粉丝剧。

粉丝剧是我个人心里的一个定义,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属性划分标准,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有些剧是拍给所有人看的,有些剧是只服务于粉丝的。

粉丝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流量,但粉丝剧并不完全等于有流量参与的剧。或许出圈也可以算是判断粉丝剧的标准之一,比如易烊千玺作为领衔主演之一的《长安十二时辰》就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剧,这部剧吸引人的不仅有一个流量,它还有剧情,有美术,有演技等等,易烊千玺顶多算是只是千万个看点的其中之一。

那粉丝剧等于烂剧吗?也不见得,《上海堡垒》有流量,也够烂,但不是粉丝剧,整部电影既不是服务于鹿晗的,也不是单纯因为鹿晗才烂成这样的,就算不是鹿晗演,这电影也不愁没人看(当然我说的是在大家都知道它很烂之前)。

很多粉丝剧说不上烂,可好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演员就是它最大的看点,并且看这些剧的人也并不是因为演员演得有多好,只是因为那个人是那个人。

比起上天入地的演技,演员们只要造型够美,角色够颠覆,表现够受导演和前辈赏识,就攒够了粉丝的吹捧小作文素材,也就会出现所谓的“实绩”,以证明“能打”。

为了让更多人认可这些剧,粉丝恨不得天天长篇大论分析剧情,总结一百二十五个“你没注意到的小细节”,把爱屋及乌的心态发展到最大化,就差拥抱地球母亲了。

其实有流量的时候就有粉丝剧,这两年越来越多而已。粉丝剧的产生是市场必然,拦也拦不住的,但以前都说演而优则唱,现在这是怎样,甭管唱的好不好都得来演呗?

有个选秀选手,因为公司觉得决赛排名顺序有问题,所以差点拒绝出道。当时粉丝也很肯定这个操作,说“哥哥不出道就能安安心心拍戏了”。

一个疑问,这位哥哥这么爱拍戏那来这台上唱跳是为了啥呢?为了证明自己有人气?没事儿闲的体验生活?当初不也哭着喊着说我热爱舞台吗,合着是拍戏舞台都行,都热爱是吧。

影视这条路对偶像来说好走也不好走。好走是没门槛,只要演的不是太差总会有人买账,ab都不怕他们就更不怕了。不好走是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天赋或者后期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很容易就止步于此,难上一层楼,演艺圈可从来不缺来势汹汹的后辈们。到时候戏演的不够好,训练舞台的时间也少了,可能哪条路都不那么容易了。虽说机会难得,但小偶像们还是得对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个清晰的判断和考虑。

还有一些粉丝剧的粉丝粉的不光是演员,还有原著,比如最开始那几部《盗墓笔记》,那不就是书粉跪在玻璃碴子上找芝麻粒充饥吗。

其实粉丝剧对演员和观众都是一种剥削,短时内疯狂榨取演员身上的商业能量对他们之后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真正想在经验中学习的人也不见得能学到多少东西。

说这么多,我一个观众也不过就是想多看点好好写剧本,最好制作也够精良的电视剧啊!制片方你们不要妄图一两个演员就能糊弄我们观众好不好!把你们找演员的精神同样用在拍剧上行吗?求求大家好好拍戏好吗?好的!

游戏网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手机网游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图片中心
美女图片
爆笑图
二次元
网游图片
单机图片
手游图片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