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竞 > 昔日回顾
温艳才透过铁路证书留住遗忘的纸上风华_工作
2021-09-10 02:37:39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温艳才透过铁路证书留住遗忘的纸上风华

始终在一线工作的温艳才

前不久,一部《铁路典藏》的出炉震动了收藏界。书中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成百上千张新中国铁路建设时期各个铁路院校的毕业证书,一份份珍贵难觅的史料唤起人们对那个激荡岁月的记忆,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彼时彼刻,中铁三局的温艳才正在河南郑州指挥防汛抢险,还无暇顾及自己编著的“典藏”走红了。直到陇海线黑石关段的险情排除,他才顾上翻看消息。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不少读者留言表示,从他的集藏中感受到老一辈铁路人对铁路事业的热爱,更为祖国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70后,温艳才觉得自己很幸运,能一直奋战在铁路一线,还一脚迈进了铁路收藏的大门。工作之余,他花30年时间收藏了自清末以来的各种铁路票证5万余张,其中有近万张铁路院校的毕业证书、文凭、奖状,填补这一系列的集藏空白,见证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发展的历史。

投身铁路建设,痴迷各类集藏

1970年,温艳才出生在黑龙江省肇东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满了六岁家里就送他去上铁路小学。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他得要出去捡牛粪,然后把牛粪挑到学校,登记之后倒进专门的一个大池子里,就算交了一学期的学费。在东北上了一年小学之后,随着父亲工作调动,他们全家迁居到太原。

温艳才现在还记忆犹新,刚到太原时啥都没有,全家住的是帐篷。他上的铁路小学也是流动式的,每天自己从家里拿个小板凳,在活动板房里上学。“直到八五年我上初中了,才算有了正儿八经的学校,有教室有楼房,还是四层楼,我们去操场劳动,挖土整地,可高兴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集邮集币集报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出于好奇,温艳才上小学就开始集报,“想弄懂到底怎么回事。”一来二去,他渐渐喜欢上了收藏,收集报纸、杂志、奖章、像章,成了课余最大的乐趣,“一直到中学,我记得《辽宁青年》《半月谈》每期必藏。”

回忆往事,温艳才颇有点自豪,他上学时还利用课余时间摆了个小书摊儿,“往那儿一蹲,花两分钱看本小人书。”后来好多人拿东西来小书摊跟他交流,“那时候我集了老多的报头。”时间长了,在太原市南城区铁路家属区,玩收藏的人都知道他的小书摊儿。不过他也反思,觉得当时为了集邮真有点“疯狂”,一有时间就去机关单位的信箱里翻找新寄来的信件,争着送信,有时主人不在,就偷偷把邮票揭下来,然后把信还给人家,“当时都那样,现在看其实不道德。”

温艳才读书的时候,上中专是一个特别受青睐的人生路径,当时中专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还要高。特别是中专包分配工作,能到铁路上班绝对是被大家羡慕和向往的,端上“铁饭碗”意味着既稳定,待遇又好。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初三那年狠狠苦学了一番,如愿考上了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家里人特别开心。他记得装行李用的小木箱,还是上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二伯亲手给他打的。

1991年毕业时,温艳才被定向分配到集通线,去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后旗贲红乡,那里是家喻户晓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的发生地。刚参加工作的兴奋劲还没过,恶劣的自然环境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切身体会到老百姓说的“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是啥滋味。他们驻地的土坯房,春天刮的黄风一上来,眼看着大风吹得石头满地乱滚;冬天刮的白毛风能让人在暴风雪里迷了路,而且那个雪冻上以后比冰还要硬。

温艳才唯有苦中作乐,那时候他正好对古钱币特别感兴趣,于是重拾少时的收藏爱好。在内蒙古的偏远村庄,他没事就骑个自行车到村里走家串户去收古钱币。那时候大家都很穷,村里家家户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也特别淳朴,不管认不认识,进门都挺热情,“我那时候‘三分钱一个小的,五分钱一个大的’收了很多古钱币。赶到饭点了就在人家里吃了饭再走,拿双筷子,吃口饭,是很自然的事。”

就这样,温艳才走了全国不少城市乡村、山川大地。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先去摸清楚当地的旧货市场,甚至走街串巷时,连收破烂的地方都要停下来看看。一般人搞收藏都把升值、传家底看得比较重,温艳才对铁路有深厚的感情,他就想收一些跟铁路相关的老物件。刚开始他看好清末民初的铁路股票债券,他的工资除了吃饭、寄给家里,剩下的钱全都换成了别人眼中没价值的“废纸片”,而且乐此不疲。

那些不可复制的苦其实是甜

温艳才一边辗转在各个施工工地,一边开始慢慢梳理手里积累得越来越多的铁路毕业证书,比如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东北大工业时期,比如早期工人阶级的肇始之地长辛店,比如改写历史的兰新铁路……他把它们整理成系列集藏。这个过程中让他大为感动的是,透过证书看见了中国铁路建设初期的艰难岁月。

如今温艳才在濮阳项目部的工程队有几百人,有时一个项目干起来,上千人都得听他指挥。他干活时总是雷厉风行,对自己要求很严。开始好多年轻人不太理解,他们说温总那么爱加班还不觉得累呀!温艳才心里最清楚,“我认定的东西就会很坚定,绝对不会往后退。”

温艳才老想起来过去的经历,九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在绿皮车上一住住了十多年,“把车厢中间打通,再加几个办公桌,睡的硬板床,在车上连办公带住宿,冬天烧炉子,夏天扇风扇。”

有件小事他一想起来就想笑。1993年修京九线的时候,他们负责从黄村到衡水段的路基,以及铺轨架桥工作。本来就时间紧任务重,偏偏紧要关头设备又出了故障,结果进霸州站铺轨,正常一天的活儿他们干了三天三夜,所有人吃住都在施工现场,晚上就穿着军大衣睡在路基边上。当地老百姓第一天看他们在那儿待着,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还在那儿待着,第三天早晨过来一看,还在那儿,有个老太太发出感叹,“这帮人太不容易了呀。”

铺轨架梁是高危行业,对温艳才来说,他们进深山里施工就像家常便饭,经常在100多米高的桥墩上架梁,“就跟在云里飘、雾里走一样,说下雨就下雨,那时很难预料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挺过来就挺过来,挺不过来就崩溃了。”这么多年他感到不止一次在崩溃的边缘,“必须逼自己练就足够的抗打压能力,要不能抗,没有乐观向上,根本就不行。”

年轻人有时喊苦,温艳才告诉他们像睡在路基边上这种事根本算不得苦,“修京九线时晚上又冷又困,我跟猪圈里睡了一晚上,当时觉得真热乎呀,这不哄人,是真事。”经历过资源匮乏的年代,他觉得那些不可复制的苦其实是甜,“现在人一说几天洗不了澡好像就觉得接受不了,实际上现在的条件简直好得不能再好了。”

在架桥铺轨的一线摸爬滚打30年,除了养成不服输的坚定个性,温艳才最感念的是修铁路给他带来的荣誉感。他记得2008年修宜万线(宜昌到万州)进入利川时,当地土家族的老百姓挑着担子,挑着水果,挑着肉,专门来欢迎修路的队伍。“特别是老区,只要我们到一个镇上,老百姓就会敲锣打鼓,送羊送猪的,当时就觉得铁路人是受人爱戴的呀,特别幸福。”

别看干活要求严苛,生活中温艳才会想方设法给大家找乐趣。他带着大伙在铺轨基地旁边开荒种菜,小菜园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工回来,大家都愿意去看看菜园里小可爱们制造的惊喜,再满足地吃上一口自己种的绿色蔬菜。

我就努力让它作为一种文化和文物流传下来

温艳才没想到,一次在深圳的购买经历,使他的收藏方向发生了改变。那次他原本奔着铁路股票债券去跟一个书城的摊主聊,结果俩人越聊越高兴,后来摊主拿出一张毕业证书问他喜不喜欢。他当时一看那张证书是民国时期的,用的是厚绵纸,上面毛笔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就顺带买了回去。

收了第一张就有了第二张,温艳才发现收集铁路院校的毕业证书竟然让他产生了种种美好回忆。可当时毕业证书、奖状属于纸品收藏里一个极小众的品类,在市面上很少见,而且因为价格便宜没什么追随和投入的人,“如果不特意跟摊主打听,人家不一定会拿出来。”他还发现,新千年以后铁路院校相继在体制改革中剥离出来,铁路教育领域的文化收藏与研究也不被重视。别人都追逐收藏火车票、站台票,他满世界找“毕业证书”,显得孤独又尴尬。

这让温艳才一度意难平,他觉得铁路建设之所以现在能这么发达,离不开铁路院校的毕业生,“远的不说,像前两年刚去世的被称为隧道专家的王梦恕,大家可能对他没有深入了解,实际上他对铁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比如西南交大、北方交大、兰州交大、石家庄铁道大学、同济大学等等铁路院校,每年都培养出来一批批高材生投入到一线,修铁路不是说光靠体力,还得靠脑力和技术,那都是各门类的铁路人才组合起来才有的智慧。”

可实际上,收藏铁路院校毕业证书宛如大海捞针。“铁路院校证书属于重要的个人资料,一般人不会轻易丢弃,无形中也加大了收藏难度。”但幸运的是,多年积攒的人品使他有一大堆朋友不停地帮助寻找毕业证书,甚至还有不少文物贩子都跟他成了朋友,“我就觉得不管到啥时候,不能总看别人的缺点,要把他的优点放大看。而且我不占别人便宜,我原来收铁路股票债券的时候,很多人还不懂这个市场行情,但我不会黑人家,比如这个东西已经值5000块钱了,人家卖500,我就实话实说,告诉他500块钱你卖亏了,我给你1000块钱,不会忽悠他。”他曾在“买铁路债券还是把钱留下来买毕业证书”上纠结半天,最后一咬牙,“铁路股票债券我也玩不动了,所有钱我留下来买毕业证书。”

即便是玩票,温艳才觉得也要做到“术业有专攻”。这也暗合他做事的原则,“只要去坚持,肯定有收获”。有意思的是,发展到后来,不管哪个收藏圈的人都知道他在玩铁路证书,谁也跟他PK不了。还有人特意找他说,“我家里也有这样的毕业证书,放你这帮忙研究研究。”以至于到后来收藏圈广为流传一句话说,“这些证书不管怎么转,转来转去最后都转到老温手里”,原来是因为所有的证书转到温艳才手里就流不出去了,“我不会再卖它了。”

温艳才觉得,任何记载历史轨迹的收藏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越是偏门的、孤冷的、不被热炒少有利图的,越考验收藏者的格局和境界,“我是一个铁路人,就有这个责任把它们收起来。证书背后的故事我自己穷尽一生也挖掘不完,我就努力让它作为一种文化和文物流传下来。”

花八年时间,寻找出一个人的人生脉络

毕业证书集藏渐渐被温艳才整理成一个独到而丰满的门类,他开始把重心转到研究方向上,循着一张张毕业证存留的文化信息,他挖掘每所铁路院校的历史沿革,研究铁路教育对铁路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比大海捞针的收藏,真正研究透这些证书,更是难上加难。譬如说寻找与一个人,或一个学校相关的所有证书,温艳才就得想方设法查找书籍、搜集资料。“像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我手上光是与他相关的书就多达几十本,有的只有相关的几句话,我也买回来,更不用说和他相关的资料,浩如烟海。”

有名头的人物还相对容易找到背景资料,如何寻找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的线索难上加难。温艳才渐渐摸索出一个思路:如果收藏某个人的大学毕业证书,他就从一个点着手顺藤摸瓜——看他是哪个铁路院校的证书,就琢磨他后来分配在哪儿、有什么工作经历、能获什么奖,想办法把其他阶段的证书都补齐,直到退休。

他曾经最长耗费八年时间才收全一个人的毕业书,成为颇为难得的一套藏品:那是一位复姓欧阳的人的调令,调令上有茅以升的签字。同样是这个人,他在北大毕业时,正好是茅以升当院长,毕业证书上也有茅以升的签字。这么难找是怎么找到的?“开始这么有名的院校毕业证书引起我的重视,我想他名校毕业后肯定有发展,就由欧阳这个姓名作线索,后来又陆续收齐他的奖励、调令等相应的东西,用八年时间,找出了这个人完整的人生脉络。”

那种兴奋是别的事都比不了的

在挖掘证书背后的故事中,温艳才别有感触的是收获了很多感动。他原本收藏了一批出自20世纪50年代初天水铁路学校培训班的履历表、证明、毕业照等资料。后来研究时才知道,当年天水铁路学校这批学生为了国家建设,纷纷响应学校号召,没等拿到毕业证书就义无反顾地走上工作岗位。直到这批学生快到退休年龄,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水铁路学校的毕业生,不得不返回头去,又是开介绍信,又是找证明材料,经历了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温艳才曾试图联系这批毕业生,送还他们材料,但最终没能实现。他还收藏了一套毕业于解放军铁道兵学校的一位老兵的资料,也曾多次寻找这位老兵,想将资料送还给他,但也没有成功。

像这类的毕业证书,尽管搜集它们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温艳才始终觉得,收藏不是据为己有,而应该让藏品变得更有意义,“如果有一天主人找到我,我很乐意无偿归还。”

最让温艳才感慨的是,多年以前他收藏了一些与茅以升先生相关的藏品,像其担任校长时签署的毕业证书、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签署的合同等。2017年他入手了一本《茅以升选集》,上面有先生的落款,赠予人是“赐麟先生”而且是“大鉴”。他不禁心生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人物能让先生如此恭敬?一查才知道了不得,原来是著名建筑钢结构专家陆赐麟先生。于是,他萌生了“能不能找到陆先生的毕业证书”的想法。

没想到过了两三年,有个朋友问他:“老温,有张陆赐麟的毕业证书,你要不要?”哎呀,一直寻寻觅觅的东西,竟然从天而降,到现在温艳才都记得看到那一卷“宝贝”时的激动心情:“那一卷资料当中,包括陆先生及夫人的毕业证书、结婚证书,品相非常好。我觉得这巧合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那种兴奋不是一般的兴奋,是别的事都比不了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路文化,温艳才心里一直有个“把铁路证书收藏编辑出版”的念头,真到了动笔,对史料的搜寻和考证,对素材和铁路教育史料的提炼都考验着他,感到困难重重。彷徨时,向来支持他的好友都告诫他别做这种劳而无功、赔本赚吆喝的事。被泼冷水,反倒激发了温艳才,他默默从寻找历史资料、考证历史事实开启著书的构思。

当《铁路典藏》成为中华书库的一个编码时,在一线铁路干了半辈子的温艳才心情复杂又兴奋,他最大的希望是,能以此抛砖引玉,分享自己藏研结合的果实,让更多人爱上铁路文化收藏。

文/本报记者 李喆 供图/温艳才游戏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子站导航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