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竞 > 昔日回顾
七十年代的物价有多便宜?网友:十块钱就能买两百个馒头_工业品
2021-07-12 17:26:55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七十年代的物价有多便宜?网友:十块钱就能买两百个馒头

七十年代的10块钱可不少了,差不多是许多家庭小半个月的开支了,进饭店绝对够大吃一顿。

记得以前最喜欢吃家门口对面饭馆儿的面条,我爸基本每周放假从厂里回来,都会带着去一次。两个人点半斤的刀拨面,两块二寸长的烧肉、再来两个炸丸子。天气热的时候,我爸会来瓶啤酒,给我搞瓶汽水,拢共花费也就一块几毛。

当然了,最期待的还是每个月我爸发工资的时候。差不多每个月咱们家,都会到东街批发市场旁边的那个朝阳饭店,去吃涮火锅,点上两盘儿羊肉,配点儿水饺炸串儿什么的,那滋味儿可美了。那一顿饭吃下来,花费可不少,一般都得十块出头。没办法,那时候羊肉贵,一盘儿都得要两块多。

值得一提的是,那还是在八十年代,七十年代的物价水平其实还要低一些。

听我爸说,咱们家对面那家饭馆儿比我年纪还大,我还没出生就有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是国营。面条是他们家一绝,那调味打得简直是恰到好处,他一个人就能怼半斤。不过那时候的价格还要便宜一些,如果是我们两个人的配置下来,绝对花不到五毛钱。当然了,你得要有粮票才行。

至于说涮火锅的什么,也比带我们去的时候便宜许多,五六个人往往都吃不了十块钱。所以,在七十年代的饭店,十块钱怼一顿涮火锅绝对是够了,而且是多涮肉的那种。

当然了,最便宜的其实还是厂里的食堂,素菜一毛一盘儿,荤菜两毛一盘儿,米饭还不要钱,而且分量还不少。一般花五毛钱点个两荤一素,两个人绝对就够吃了。如果是十块钱的话,那就是40个荤菜,20个素菜,差不多可以摆个两三桌大席了。

看到这里,许多人估计都会有些难以理解,心想怎么可能会这么便宜?要知道咱们现在出门吃火锅,一家人没个四五百都下不来。即便是去楼下面馆简单吃个板面,杂七杂八算下来,两个人少说也得三十几块,这个消费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没办法,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七八十年代其实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年代,毕竟距离咱们当下都快半个世纪了,是一个很多人的父母都未曾经历过的年代。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物价,吃饭就是这么便宜。

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吃早餐,4分钱的油条,5分钱的馒头,8分钱的烧饼,5分钱的豆腐脑(备注:我喜欢吃咸的)就算是吃完一大碗菜汤面才一毛五。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十块钱你可以吃两百个馒头。

当然了,同样的你得有粮票,在那个年代,没有这东西是不好出门吃东西的。大概算下来,在粮票管够的情况下,一个普通人15元行了

吃饭之所以会这么便宜,乃是因为材料的价格低,那时候买菜可不像现在,进趟超市菜市场什么的,一百块钱都还怕不够花。那时候的菜价,基本都是用分来计数的。

比如说家里冬天囤蔬菜,萝卜一分钱一斤,大白菜好像也就两分钱。大米什么的要贵一点,一斤得要一两毛,豆腐也差不多,不过可以拿豆子去换。至于肉的话,那就要更贵一些了,一般吃的二级肉,得八九毛一斤,还得要肉票才行。所以那时候,家里能天天吃肉的人,那混得都还算可以了。

事实上,那时候的物价普遍都很低,不仅仅是局限于吃这一方面。你比如说我上学的时候买文具,一个作业本才5分钱、一支不带橡皮的铅笔也才3分钱,就连上学的学费,一学期也就6块钱。再比如出行娱乐方面,坐电车4分钱,坐公车5分钱,买一个公交的月票更是才6元。打个电话4分钱,看场电影两毛钱,都不算贵。

当然了,也有贵的东西,大都是一些电器工业品之类的。你比如说电视,我们家八几年的时候整了一台14寸的进口小彩电,差不多花了一千块。而我叔家那台黑白的,也花了四百多块。

再还有自行车,记得我叔买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凤凰牌儿的28大直杠,好像是花了一百六,差不多小半年的工资都给怼出去了。此外,还有像什么冰箱、缝纫机、洗衣机这些东西,那都挺贵的,便宜的几百块,贵的都上千了。

这主要是因为那时候咱们国家工业底子薄,不仅技术不成熟,零件材料也很匮乏。所以像电视、冰箱这些工业品,不仅制造成本高,产量也起不来。总而言之,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在那个时代是常态。

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这些东西自然就会贵一些。甚至于为了方便市场管控,这些工业产品和其他的生活类用品一样,都得是要按票购买。

当时国家发放了一种叫做“工业券”的东西,以此来作为购买工业产品的指标资格。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工业券,不是像肉票、粮票这些基本生活指标那样广泛发放的。原因也很简单,前面就提到过,工业产品的产量不多,所以能够供给市场流通的范围就不会很大,发放的门槛自然就比较高了。

一般来讲,这种工业券,都是优先针对企业职工发放,一般的普通民众,那还没那个机会。除非是有人愿意把自己那份儿指标拿出来让给你。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当时拿着粮票肉票换工业票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还有人直接出钱买的,为的就是村里有台电视看,或者是结婚的时候能够骑着自行车去接人。

事实上,就算是有指标的这些工人们,想要买点儿工业品也不容易,一方面是这玩意儿属实有点贵。另一方面是这个工业券发得也不多。一个普通职工,一年就两三张工业券,而买一台电视,那就是用掉五张。

当然了,当时也就工业品贵点,其他的物价都还是比较便宜。而之所以物价会这么低,完全就是因为收入水平没上去。

别看当年大家买的东西都挺便宜,如果对比起那点儿工资来看的话,这可就不便宜了。其实很少有人愿意花10元钱,就为跑到饭店去搓一顿的。

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时长流行一个说法,叫做“36元万岁”。大致意思就是一个工人的工资收入,一个月能够拿到36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在那个几乎没有其他副业可以操持的年代,36元很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收入,由此可见,拿10元钱是饭店吃饭,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当然了,也有工资不止36元的,因为36元一般是学徒工刚出来的时候的工资,随着工龄的增长,技术职称的提升,工资是会涨的。但是,一般靠工龄涨的工资往往不会太多。而涨工资幅度比较大的职称评级,又是僧多粥少,门槛极高。

此外,他们之前还得经历至少3年的学徒工生涯,工资也就是十几二十块一个月。所以,其实36元的工资,都还算是一个比较平均的标准。

这还仅仅是限于城市里面,如果是在农村乡下的话,收入那就更低了,毕竟靠力气吃饭这种工作,一般都不太挣钱。那时候一个挑夫,辛辛苦苦一整天,来回几十里路,可能也就挣个一块钱,这种活还不是天天有。

一个月下来能有个十几块的收入,那就已经是比较可观了。

你说如果让他们去饭店花十块钱吃饭,估计这一家人后面就揭不开锅了,毕竟这可能就是他们家这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说是一个网友的父亲,是70年代的高中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是55块。有人居然还评论说,这55块也太少了吧。

很明显,这就是不了解那个时代。一个70年的高中生,一个月别说是55块,给他10块我都嫌多了。

你得知道,在70年代一个月花55块当生活费,真的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要知道,在那个36元万岁的年代,大部分的家庭,可能一个月的全部收入都没有这么多。甚至我都怀疑这位网友是不是在吹牛,要么他就是真的出身不凡了。

总而言之,70年代的物价很低,十块钱能进饭店吃大餐。只不过,那时候的收入也很低,没有多少人愿意花十块钱去饭店吃饭。游戏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子站导航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