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有深度
心理健康类App流行美国高校,或泄露用户隐私引发严重问题
2019-12-30 11:58:43 作者:佚名

原标题:心理健康类App流行美国高校,或泄露用户隐私引发严重问题

据美国大学健康学会(ACHA)2018年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五分之三大学生经历严重焦虑,五分之二则有抑郁。然而,只有15%的本科生曾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业帮助。

近年来,心理健康类App开始填补大学生这种日益增加的心理健康需求。使用App的好处不难想象,学生可不受心理咨询师时间表的限制,也可避免可能遭遇的社会成见和心理障碍,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现在,美国150多个大学院校的新生入学时都被鼓励或要求使用某种心理健康类App。

然而,据《华盛顿邮报》12月28日报道,这种App的日益普及竟隐藏着巨大风险,甚至“弊大于利”,可能成为第三方利用和压榨学生的工具,造成他们现实中求职、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大问题。

图据《华盛顿邮报》

“个人化、定制化”收集信息,功能却成摆设

除被鼓励或要求下载某种心理健康类App,很多学校的大一新生还被要求注册各种网上心理服务。有些学校会把诸如“七大复原力课程”等加入学生的核心课程,还有些学校加入了愤怒管理、沟通技巧、药物滥用,以及冲突解决等内容。

比如,一款名为“YOU”的学生心理健康软件,就是特别针对新生设计的,该软件称会帮助学生实现离家上大学的生活转换。如今,”YOU“在美国55个公立和私立院校中拥有约4万用户。

“YOU”在新生活动中就开始进入学生生活,成为他们“个人化、定制化的心理健康管家”,陪伴他们度过四年大学时光。但是,一款App得知道越多用户个人信息,才能越有助于实现其”个人化、定制化“。

通常,这些软件会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内心想法、身体活动情况、饮食、身体症状等,通过日常信息评估和追踪学生的情况。一些软件还需要学生提供约会情况、酒精摄入、违法药物使用情况等。而“YOU”还提出“现状检查18问”,对学生包括压力、焦虑情况,朋友交际网和睡眠规律等进行评估。完成这些内容输入后,软件会生成一个报告,指出用户哪些领域有待改善的建议。

但是,伊利诺理工大学科学、法律和技术研究所所长、国际新兴技术专家洛瑞·安德鲁斯指出,他们研究发现,很多软件根本没有实现其声称的功能。

比如,很多软件都该对可致命的药物滥用情况进行提醒,但研究发现,67%的软件都没有做到。一个App要求获取通讯录信息和麦克风使用权限,声称用户在一定时段内没离开过房间,就会视为紧急情况,给用户至亲打电话。结果,“我们让这个软件运行了一个月。它获取了所有信息,但根本没有给任何至亲打电话。”安德鲁斯指出。

“弊大于利”,隐私政策难保护隐私

对很多人来说,心理健康类App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是完全合理的。毕竟,对这代人来说,科技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来就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

“当有人需要心理帮助的时候,他们并不在乎如何获得帮助。”美国心理咨询协会首席知识与学习官琳·E·林德指出,他们根本不看这些提供帮助的人是否有足够资质,以及“是否在保护自己应有的权利。他们只想立刻得到帮助。”

“千禧一代明白,使用这些软件,他们给出了隐私权。他们没想去质疑这一点。”林德称,让她担心的是,学生给出的信息其实超过他们以为的,学生也低估了在按学校要求或建议,接受那些App服务条款时,其中暗含了多少强迫性。

安德鲁斯也指出,分析了几百个医疗健康类App的隐私政策后发现,其中只有38%有预先下载的隐私政策,可供用户决定怎么处理个人信息。但那些政策往往很难找到,且难以理解。很多服务条款甚至称,政策可以随时改变,且不需要通知用户,或者仅仅是概括性地声称公司遵守健康保险携带与责任法案 (HIPAA) ,但并没有关于隐私信息的承诺。

“同意并使用这些平台,意味着用户放弃了隐私权。”安德鲁斯称。除了隐私政策,很多软件下载到手机上时,用户就同意了开发者获取敏感信息,包括位置追踪、音频和手机通讯录等。而这些敏感信息可被分享,甚至卖给第三方。

当数据被分享或售给第三方,它们很可能被用于学生健康需求以外的目的。保险公司可能会用来计算保费,雇主可能用来评估员工风险,广告商可能用来推送精准投放广告等。饮食功能失调的学生可能会收到泻药广告、有严重抑郁或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可能会在求职中被拒绝……

“可能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严重问题。”安德鲁斯指出,这些软件提供的“好处根本比不上造成的隐私风险。”

心理健康类App钻法律监管漏洞

在传统的医疗环境中,对个人健康信息的隐私保护是非常强大的。美国大学也要遵守保护个人教育记录隐私的相关法律。

然而,建议或要求学生使用心理健康类App,却往往并不受健康保险携带与责任法案 (HIPAA) 和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权法案(FERPA)的监管。尽管App开发者声称遵守相关法案,但只有当这些信息是在法案覆盖的健康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和大学手里,法案才有效用。

此外,用户地址、睡眠规律和步数等信息,虽然可以反映人的健康变化,用于健康状况预测和评估,但从法律上来说根本就不属于医疗信息。安德鲁斯指出,即便属于法律上定义的医疗信息,只要是“在这些平台软件上收集的数据,HIPAA法案根本就不适用。”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林容 编译报道

编辑 彭怡游戏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手机网游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图片中心
美女图片
爆笑图
二次元
网游图片
单机图片
手游图片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