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竞 > 游戏生态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
2019-10-08 08:01:13 作者:cdf520
人民币是中国人日常接触的事物之一,人民币上的图案也被公众熟知。追溯人民币设计的历史,1919年5月出生的周令钊参与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设计,他还是天安门城楼第一张毛主席像的绘制者,还曾参与国徽的设计;油画《五四运动》、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也出自于他之手。
关于周令钊与人民币的设计,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当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邓澍、王式廓接受任务,为新中国设计人民币图案,他们参与了新中国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他们深入祖国各地写生,在人民币上展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完美形象,在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设计了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币。时过境迁,周令钊先生关于人民币设计的口述历史,为我们还原当时设计的点滴: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第二套人民币伍元券正面大团结景铅笔画稿,72x42.1cm,1952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于1948年12月1日由同一天在河北石家庄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印制发行的。由于这套人民币在面额、纸张和印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为适应新生的人民政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新版的人民币设计就提上了日程。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二套人民币票样1(1953年版)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二套人民币票样2(1953年版)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二套人民币5元票样(1956年版)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二套人民币1元票样(1956年版)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0年开始设计,为提高新版人民币的设计水平,中国人民银行从中央美术学院聘请了罗工柳、周令钊和王式廓三位教授作为专家。他们于1951年3月正式进入北京人民印刷厂(今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开始与企业技术人员精诚合作设计第二套人民币。除了人民币纸币的设计,周令钊先生还曾于1954年底到沈阳造币厂,现场绘制麦穗图,具体指导硬币的制模工作。经过反复的实验,中国人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组硬币原模,从此我国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原模雕刻技术人员。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从 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纸币,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2007年4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币停止使用,硬币还流通。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三套人民币2元票样(1960年版)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三套人民币2角票样 1962年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三套人民币票样:1元(1960)、5元(1960)、10元(1965)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三套人民币票样:1角(1962)、5角(1972)
第三套人民币于1959年开始设计,所聘请的美术专家共五位:中央美术学院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邓澍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陈若菊,周令钊先生负责整体设计。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种面额。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第三套人民币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保留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分、2分、5分纸币。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是五套人民币纸钞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四套人民币票样(1980年版)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四套人民币票样:2元(1990)、5元(1980)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27日至1997年4月1日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1967年1月总行提出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设想,到1985年5月定案,历时18年。1978年11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由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邓澎、陈若菊五人组成专家组,周令钊负责整体美术设计,在印制和雕刻专家的参与下开始重新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经过专家们的集思广益,确定了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最终完成设计方案。197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的第四套人民币彩色设计稿 (不包括50元和100元券)经国务院原则批准。1983年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的关于印制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报告经国务院核准印制。之后,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量猛增的实际情况,又对50和100的大面额票券进行了设计,并于1985年5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至此,第四套人民币整套设计完成。1997年4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币种停止发行。2018年5月1日起,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还在继续流通。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
周令钊先生曾回忆说: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北京印钞厂开始设计的。这是国家十分重要的任务,为了保证质量,组织上邀请到了张光宇、张仃、王式廓等教授,请他们到厂里来,共同研究、商量第二套人民币应该怎么设计。他们一致认为,我们的钞票应该反映人民钞票的性质,人民币反应的是国家的政治,这是主要内容。至于它的形式,毛主席一直强调要探索民族形式,我们就应该有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表现形式,这是首先要考虑到的。
动手前要收集资料,要有新的面貌、新的内容。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摈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案,还对敦煌壁画进行了潜心的研究,速写本画满了十几本。这些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灵感,2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我还把面额数字用纹样围了起来,外形如同中国传统的灯笼,这些都赋予了第二套人民币富丽典雅的气息,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为了寻求延安宝塔山的最佳角度,我与北钞厂雕刻师宋凡一起采风、收集素材,我们才能看到2元券背面宝塔的巍峨、山的雄浑。由于3元券、5元券、10元券是在苏联印制的,当把票样送到苏联财政部长手中时,他惊讶并高兴地说:“这才像中国的钞票,非常美丽。”
北京印钞厂设计室里有一个本子,里面有角花、边饰、底纹,我们就去挑,但全是美元的样式,也有一本本的法国的、英国的、德国的钞票,设计时都可以参考,但那些资料里唯独没有我们中国的。现在,经过我们这么搞,集中了很多的中国图案。至于外国的图案,我们主要就是参考它的实用价值,例如,怎么防假,文字怎么配,框架怎么配。外国的钞票在设计方面走在前面的,我们也得学习、参考,但是钞票的图案一定要完全使用中国的,我们就这样进行设计,努力探索民族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主要是我和罗工柳两人负责。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第二套人民币伍元券装饰纹样设计稿,25.2x13.1cm,1952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第二套人民币伍元券主景是“民族大团结”,表现的是56个民族在天安门前欢呼雀跃的场面,华表和远景的中华门标示出了人们的目光所向正是巍峨的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罗工柳和周令钊综合世界各国货币的特点,原本在贰角、壹元和伍元钞票的主图设计上安排有毛主席像。伍元券原设计稿的主景就包括人群中高举毛主席画像的场面,后因毛泽东本人对天安门上摆放他的画像持反对意见而作罢。所以,在画稿的右上方,被擦拭过的毛主席画像仍旧隐约可见。根据中央的意见批复,毛主席像后来被换为两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中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第二套人民币伍元券正面下方,作为“一九五六年”背景装饰的暗花设计稿,所使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缠枝莲纹”。
到了设计第三套人民币,周令钊的回忆是:
第三套人民币主要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三面红旗和大跃进这个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设计整个钞票图案。主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反映人民当家作主、反映国家发展的时代特点,并没有太多的大跃进的场面,即便是五元券炼钢工人的场面,也没有显示什么红旗,没有什么极“左”的东西,看起来也是挺和谐的。
第三套人民币各个票面也各有各的长处。从形式上看,以前的钞票是对称的格局,后来是上下两条线(第二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变成一条线。
为了画好主景图案,我亲自到过炼钢厂、石油单位,见到过炼钢工人、车床工人、拖拉机手,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我在画5元券主景图案炼钢工人时,特别注意把握好艺术表现形式。要造成炉火通红的效果,只有把钢钎捅进去,才能出现这个效果,这样一来,手尖往那面一吹,就造成了气氛,总体设计上想到这样一些东西。这样做出来,人家都很喜欢,票面结构就好画了。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正面武汉长江大桥景铅笔大画稿,38.2x19.6cm,1960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第三套人民币二角纸币的背景图案是武汉长江大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誉。早在1949年9月,李文骥、茅以升等桥梁专家就向中央人民政府递交了《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建议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毛泽东在北平主持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交付使用。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正背面画稿,48.7x22.8cm,1960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第三套人民币贰元券正背面画稿,22x14.5cm,1960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周令钊还回忆说:
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时候,主题是各民族大团结。本来定的最高数额就是五十元。五十元上画着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三个人的头像。后来中央下来一个指示,说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加印一个一百元的。那么还得画头像啊,工、农、知识分子都画过了,那一百元上面画什么呢?我就想到领袖人物上钞票,于是,我就把四位已经去世的国家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放在一百元钞票的设计上,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第四套人民币壹元券正面画稿,23x30.7cm,1979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第四套人民币壹元券背面画稿,23x30.7cm,1979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陈若菊,第四套人民币壹元券正面民族纹样“喜鹊登梅”设计稿,30.5x22.5cm,1979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第四套人民币背景花鸟图案的设计,是在周令钊先生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由陈若菊先生具体完成,其画面绚丽不失优雅、工细不乏灵动,寓意美好、耐人品味,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典范。
壹元票面花鸟图案是“喜鹊登梅”。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喜鹊历来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象征着喜事临头。梅,古称“报春花”,是花中君子,寓意坚强、高雅和忠贞,同时又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喜鹊登梅”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也最常为艺术家所表现的吉祥图案之一。
贰元票面花鸟图案是“竹林绶带”。绶鸟,有吉样、富贵、长寿的意思。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竹,虚心直节、凌霜傲雪,象征高风亮节、富有气节。绶鸟与翠竹合一,寓意深长。
第四套人民币伍元票面的图案是“松鹤同春”,拾元票面的花鸟图案是“凤凰牡丹”。这些花鸟图案都是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基础上,根据人民币的设计要求再设计的典范。
新中国美术70年|他们在人民币上绘写民族形象与建设成就周令钊、陈若菊,第四套人民币贰元券正面民族纹样“竹林绶带”设计稿,35.8x23.5cm,1979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注:本文自述文字:周令钊;整理:周博 吴琼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手机网游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图片中心
美女图片
爆笑图
二次元
网游图片
单机图片
手游图片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