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次元边境
鲜卑之后的草原霸主,花木兰从军的敌人,突厥曾经竟是其炼铁奴_北魏
2021-07-23 06:26:17 作者:网络转载
花木兰

花木兰

角色扮演 | 3.3MB

原标题:鲜卑之后的草原霸主,花木兰从军的敌人,突厥曾经竟是其炼铁奴

所谓皇帝轮流坐,两千多年来,北方草原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霸主,纵横四方,一度压得中原文明抬不起头,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匈奴、鲜卑、突厥、蒙古,但其实还有一个名字非常好听,却鲜为人知,这个草原霸主出现在鲜卑之后,花木兰从军的敌人,后来强大的突厥人还曾是其炼铁奴。

公元91年,在东汉和南匈奴打击之下,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退出了东亚历史舞台,蒙古草原出现了势力真空,于是鲜卑趁机占据了蒙古草原。

五胡乱华期间,中原混乱不堪,鲜卑部落趁势进入中原,变成了城里人。385年,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五十年后一统北方。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鲜卑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了北周王朝,后来杨坚篡夺北周政权。

鲜卑进入中原,享受城里生活之后,不可避免的放松草原攻略,于是草原上又兴起了另一股势力——柔然,这是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

公元3世纪中叶,中原处于三国时代,柔然部落酋长木骨闾被拓跋鲜卑掠获为奴隶,后来升级为骑卒。公元3世纪末期,拓跋鲜卑出征时,木骨闾误期,“坐后期当斩”,罪名与陈胜吴广当年差不多,于是木骨闾“亡匿广漠溪谷间”,并集合逃亡者百余人,依附游牧于阴山北意辛山一带的纥突邻部。

木骨闾死后,儿子车鹿会为人雄健,掌权之后不断兼并其它部落,拥有不少部众和财富,成为世袭贵族,以柔然自称,因此“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所谓柔然究竟什么含义,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至今没有统一解释。

在车鹿会时代,柔然实力虽然慢慢变大,但总体还非常弱小,依附于拓跋鲜卑,所谓“岁贡马畜貂豽皮。冬则徙漠南,夏则还居漠北”。

数十年后,柔然势力越来越大,拓跋鲜卑决定灭掉柔然。公元391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率军向柔然发动进攻,车鹿会两个儿子匹候跋和缊纥提率部投降。但缊提之子社仑却不愿投降,突然率军杀了伯父匹候跋,尽并其部,掠五原以西诸郡,远遁漠北。

当时,正直北魏建国初期,拓跋珪锐意进取中原,与后秦、后燕、西秦、南燕、南凉等政权争锋,根本无暇北顾,于是社仑率领的柔然逃过一劫,并迎来战略机遇期。

逃亡漠北之后,柔然社仑攻破敕勒诸部落,又袭破蒙古高原西北的匈奴余部,吞并了这些部族之人,于是势力日渐强大,整个蒙古高原和周围诸民族纷纷降附。

柔然统一漠北后势力所及:“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

可见,除了内蒙古的部分之外,柔然占据的区域,几乎与当年匈奴差不多,是标标准准的新一代草原霸主。

公元402年,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社仑仿效北魏整顿军队,建立可汗王庭,使柔然迅速由部落联盟进入早期奴隶制阶段,后人亦称之为柔然汗国。史书云,柔然骑兵似“风驰鸟赴,倏来忽往”,成了一支威震草原的强大力量。

柔然崛起之后,让北魏如芒在背,成为北魏进取中原的后顾之忧;而北魏强大,又是柔然南进的阻碍,于是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一方面,柔然汗国采取远交近攻之策,,联合后秦、北燕、北凉,共同对付北魏,不断入侵骚扰北魏,此后八十年中入侵北魏达20次,平均四年一次;一方面,北魏则对柔然采取“讨伐”方针,以解除北边威胁,此后八十年中也北伐20次,平均四年一次。因此,北魏与柔然双方互攻之战,80年爆发40次,平均2年一次,战争之频繁触目惊心。

中学课本中的《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魏的一首叙事诗,讲述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最后得胜而归,尽管文中没有讲述敌人是谁,但结合北魏柔然战争史,答案一目了然,花木兰的对手只能是柔然汗国。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一些行军记载符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比如“至黑山”、“北渡燕然山”、“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等,因此学者考证认为花木兰应该是参加429年这一战,而且还打赢了这一战。

所谓“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柔然汗国迅速强大,但衰落也非常快。

公元429年,北魏拓跋焘率军两路夹攻柔然,花木兰女扮男装参与此战,最终柔然大败,“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凡所俘虏及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从此柔然大伤元气。

为取得北边安宁,此后北魏采取和亲政策,与柔然结为亲家。但双方和平没过多久,围绕争夺西域问题,双方又发生武装冲突。我们都知道,西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占据此地就能获得大量收益,北魏柔然自然谁都不愿放手。公元472,柔然又进攻敦煌,欲断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于是北魏先后连续9次出兵漠北,连续多次大败柔然,其中一次“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戎马器械不可称计”,柔然势力再度削弱。

此后,柔然再一次请求和亲,“求通婚娉”,北魏调整武力征讨的国策,双方再一次迎来和平。或许是被打怕了,柔然也改变方针,对北魏以媾和为主,互遣使者,“岁贡不绝”。

从五世纪中叶至六世纪中叶的这一百年,柔然虽然逐渐衰败,却败而不亡,一直非常坚挺,甚至老对手北魏都早于柔然灭亡。北魏灭亡之后,柔然一度以为迎来复兴,但让柔然没有想到的是,炼铁奴却掀翻了柔然汗国!

五世纪中叶,突厥部族归附了柔然,成了柔然的炼铁奴。当时,突厥阿史那氏部族最初只有数百户,实力不值一提,后来徙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 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就以此名其部落。突厥来到金山南麓之后,迎来发展机会,因为金山南麓附近有数万铁勒部落人,阿史那氏慢慢吞并整合铁勒部落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数万人的突厥部。此后,突厥部不断吞并其他部族,实力日益强大。

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向柔然大汗求婚,却遭到拒绝,于是冲冠一怒,联合高车,发兵击柔然,柔然大汗阿那瓌兵败自杀,柔然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柔然投降了北齐,被安置在山西朔县一带,因为此后背叛北齐返回漠北,结果被北齐大军追击灭亡。公元555年,突厥木杆可汗击败西部柔然。至此,纵横草原150余年的柔然灭国。

柔然人去哪了?除了融入中原之外,还有一支柔然人逃到了欧洲。欧洲历史著作中的“阿哇尔人”,其实为公元八世纪中叶由亚洲迁到欧洲的柔然人,并在今巴伐利亚东部建立阿瓦尔汗国。但可惜的是,阿瓦尔汗国与法兰克国打了八年战争,最终不敌而国家被灭,柔然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国家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柔然、突厥,还是强大的匈奴蒙古,纵观他们发迹过程,不难看到一个事实,即其民族来源非常复杂,属于强人整合出来的民族。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疆古代已经消失的民族——柔然》游戏网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子站导航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