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次元边境
苏联卫国战争中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们_柳德米拉
2021-03-25 06:00:56 作者:网络转载
花木兰

花木兰

角色扮演 | 3.3MB

原标题:苏联卫国战争中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们

对于我们的邻邦俄罗斯,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个彪悍的“战斗民族”。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们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将侵略者希特勒的军队赶出了苏联国土。

在二战中的东线战场,涌现出无数“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女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两位吧!

柳德米拉.米哈伊尔路夫娜.帕夫利琴科;

柳德米拉于1916年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利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山村里,年幼时代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她,是个勤奋上进,学习成绩优秀,并具有独立自主性格的小姑娘。

和大多数无忧无虑的女孩子一样,柳德米拉平静的度过了童年时代,在九年级时,全家由乌克兰搬到了基辅。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她喜欢上了射击运动,并经常参加射击俱乐部举办的活动。

当时的苏联,在国内建立了大量航空、射击等与军事培训为目的俱乐部,有意培养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和意识。柳德米拉凭借着稳重冷静的个性,坚定的性格,使她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神枪手。

当德国入侵苏联时,平静的生活就被战火完全扰乱了。这时候的柳德米拉,已经成为基辅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学生,国难当头,无数满腔热血的学生纷纷放下学业,报名参军为国征战。

柳德米拉也不例外,这位来自盛产美女的乌克兰,正处于风华正茂年纪的女孩长着高高的个子,拥有着美丽的面容,来到征兵处要求报名参军。

然而征兵处的工作人员认为,柳德米拉适合成为一名军队后勤,或者是一名战地护士。但柳德米拉强烈要求上前线打德国人,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听到这话的征兵处军官乐了,很多人都质疑这位如同花瓶般美丽的女孩,估计连枪都不知道怎么开,柳德米拉当场摆出射击瞄准的标准姿势,并说自己是个神枪手,征兵处的工作人员半信半疑,但还是把她分配到了当时的苏联第25步兵师,成为了一名步枪射手。

1941年8月,第25步兵师在敖德萨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柳德米拉也接到了她的第一次狙击任务,在莫辛纳甘步枪响起的一瞬间,瞄准镜里的血花四溅,同时也开启一位苏军传奇女狙击手的神话;没有任何犹豫的柳德米拉,又将枪口对准了第二个目标……

在敖德萨地区作战的近三个月时间里,柳德米拉一共击毙了187名德军官兵,也就是说凭她一个人,消灭的几乎德军一个步兵连,这个战绩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

1942年6月,被德军迫击炮击伤的柳德米拉,对斯大林下令带回后方阵地休息,此时她的射杀德军战绩已经达到了309人。柳德米拉的事迹传遍了整个苏联,震惊了东线战场,由于斯大林怕这位苏联第一女狙击手遭到德国人的报复,在柳德米拉被迫击炮弹片击伤后,就命令她立即撤离火线。

在柳德米拉来到莫斯科养伤后,立即就被苏联官方塑造成了一位英勇的战士,“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伤好后,柳德米拉访问了美国,成为第一位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的苏联公民,随后,柳德米拉继续在美洲的行程,还访问了加拿大。

在对反法西斯国家演讲中,柳德米拉讲述了自己的狙击经历,回国后,柳德米拉就被晋升为苏联近卫军少校,然而在上级的安排下,柳德米拉再也没有回到战场上,尽管她梦想有天能重新拿起她心爱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回到战场上的最前线,再次为国家征战,如果她能够重新回到战场,那么的她战绩将不会止步于309人。

但当时的苏联高层却不是这么认为,他们要把柳德米拉塑造成一位保家卫国的勇士,前线战士们的精神意志和典型代表。在柳德米拉的形象和事迹,在战场上广泛传播的时候,她的宣传效应胜过百支千支的部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精神化身,这才是苏联高层最想要得到的。

1943年10月25日,柳德米拉被苏联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和一枚金星勋章;二战结束后,柳德米拉加入海军并晋升为少将;1974年10月10日,柳德米拉逝世,终年58岁。她的墓志铭上留给人们的一句话就是: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的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柳德米拉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希望自己能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奋勇杀敌,最终她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控,成为后方的宣传品,这与柳德米拉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亚历山德拉.罗斯楚金娜;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们中国是家喻户晓。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也曾出现了这么一位女扮男装的“苏联花木兰”,她就是亚历山德拉.罗斯楚金娜。

这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首府塔什干的女孩,是一名拖拉机手。亚历山德拉性格大方,为人耿直,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当时28岁的亚历山德拉就想参军,到前线去为国而战。

1941年,一腔热血的亚历山德拉来到征兵处,要求报名参加坦克兵,但遭到征兵处军官的嘲笑。要知道称之为“陆战之王”的坦克属于重型武器,坦克兵都是男性士兵,一个小姑娘报名来开坦克,这在当时纯属无稽之谈。

亚历山德拉满腹怨气回到家中,自己能开拖拉机,为什么不能开坦克?这就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坦克和拖拉机的区别,那真不是一般的大。考虑再三,不甘心的她去理发店剪了个男人发型,又换上了男性服装,溜到另一家征兵处去报名,现场还给自己改了个叫“亚历山大.罗斯楚金”的男性名字。

她还撒谎自己的身份证明弄丢了,但是征兵处的人也没多问,听说她会开拖拉机,立马就让她加入了坦克部队。亚历山德拉如愿以偿的混进了位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一个坦克训练营,但在训练营里,一般人见到坦克这个庞大笨重的巨无霸也心底发怵,然而亚历山德拉面对“陆战之王”,脸上和心里都无比轻松。

坦克营两个月的训练,亚历山德拉能够非常熟练的驾驶坦克,后来被分配至苏军第62集团军的下属坦克部队,开始了她的服役生涯,并成为一名真正的坦克兵;在此后持续三年的作战中,这个女孩非常成功的掩盖了自己女性身份,她把头发剪得非常短,也从不与其他男兵一起洗澡,她的解释是自己害羞的性格,不能在陌生人面前脱衣服。

战友们都觉得她非常奇怪,但还是尊重了她的想法。1945年2月,苏军的反攻转向了欧洲战场,在华沙战役中,亚历山德拉隶属的坦克兵团遭遇德军围攻,由于她的坦克被德军炮火击中,不得已下只能撤出战场。

但战友们把她从被击毁燃烧的坦克里拖出来的时候,衣衫褴褛的她受了重伤,真实的性别才被曝光。亚历山德拉是个女人的消息传了出来,她所属的坦克团里就炸开了锅,纸包不住火,最后连上级都知道了这件事,按照军队纪律,欺骗军队非同小可,会面临非常严厉的惩罚。

亚历山德拉事件的曝光,也传到了集团军司令,崔可夫中将的耳朵里,崔可夫被这位姑娘的执着感动了,亲自下令不准惩罚亚历山德拉,但必须要在士兵档案中将性别由“男”改为“女”。

二战结束后,亚历山德拉进入一家理工学院,并且拿到了工程师文凭,结婚后和丈夫平静的生活在伏尔加河畔的萨马拉,由于在战争年代受过重伤,亚历山德拉一生无法生育。

苏联卫国战争年代征召的80万女兵,很多都是处于豆蔻年华的女孩,她们中半数以上都牺牲在二战战场和德军的纳粹集中营,若是没有战争,她们原本可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阳光下;最终,她们中很多人的命运都被战争改写了!

(以上文字,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刚子侃历史”吧!每一期将带给您不同的视觉感受。游戏网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子站导航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