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游 > 本网原创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2019-05-02 14:16:43 作者:佚名
《骑马与砍杀 2》因为制作时间太过漫长,粉丝们已经渐渐不再关心它究竟什么时候能上市,而是编出一个个段子将它的地位提升到和《五星物语》、《强殖装甲》等「家祭无忘告乃翁」作品相同的高度,同时也在不停寻找游戏玩法和整体风格上的替代品。来自斯洛文尼亚的独立工作室 Triternion 首部多人对战游戏《雷霆一击(Mordhau)》4 月 30 日在 Steam 上架,凭借硬核的欧洲中世纪剑斗设计吸引了不少玩家的关注。正式上线第一天截止发稿已经获得约 1100 份评价,好评率 80%,Twitch 直播热度约 2 万观众。

游戏以典型的冷兵器对决为最核心的内容,手感类似《骑马与砍杀》、《天国拯救》等作品,玩家可以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任意切换,使用自己更习惯的视角进行战斗。从动作设计风格来看,游戏整体偏真实、偏血腥,无论挥动武器、格挡、拉弓放箭还是骑马挥砍,所有动作都能看到明显的实现轨迹和过程,当然还少不了一定的前摇和收招时间,如果是熟悉《骑马与砍杀》的玩家,相信能在很短时间内习惯这种手感。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虽然战斗过程本身的套路并不多,就只是简单的左劈、右砍、突刺等几个简单动作,但当前版本一共包含20多种中世纪兵器,而且每一种背后都有体系庞大且复杂的改造选项,不同材质的剑柄、枪杆会影响兵器的效能,护甲、装备种类也对战斗过程有影响,但这些选择之间往往又不是单纯的谁强谁弱的关系,比如提升重量可以增加威力,但反过来可能也会提高两次攻击之间的间隔时间。系统给予玩家充分的自由度去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战斗方式。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武器的种类也不仅仅只是数量多而已,类似徒手搏斗、单手剑、双手剑、战锤、长矛这样的基础类型差异当然会有,但同时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战争兵器,比如投石车、固定弩炮等等,这些设备的操作模式以及在战场上的用法显然跟普通武器大相径庭,但如果安排得当,同样能对战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比如让弩炮的射界覆盖要塞大门,一次甚至能够解决多名企图冲进基地的敌人。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游戏的数值设定也反映了比较真实的特点,角色以 100 点 HP 为基准,一般来讲无法承受 3 次以上的普通近战攻击,因此走位和格挡在对战过程中的作用就尤为明显,游戏的严谨模型判定让玩家可以靠移动来规避掉敌人的普通挥砍,然后看准攻击间隙从对手无法防御的角度发动攻击,这是对战时的基本套路,无论哪种武器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也正是因为如此,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必须时刻秉承「回合制」的思路,看准敌人的动作、揣摩对方的意图然后再出击,否则很有可能迎来一场反击的风暴。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雷霆一击》在游戏模式方面比较有新意,最大支持 64 名玩家分成两组对战,除了传统的地图夺旗模式以外,还有类似「吃鸡」规则的生存模式,另外玩家还可以跟最多 5 位好友一起组队进行 PVE 战斗,以类似「塔防」的形式防御一波又一波汹涌而来的 BOT 敌人,整体来讲十分多样化,最大限度覆盖了玩家的需求。不过游戏完全没有所谓的单人任务模式,只能载线下和 BOT 练习一下基本的武器技巧。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从目前玩家和海外部分主播的反馈来看,由于《雷霆一击》已经在正式上线前进行了数年的内部测试,在数值平衡、武器动作、性能优化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手感扎实,战场氛围的营造尤其出色,在真实感和游戏快感之间找到了不错的平衡,让玩家能够在游戏里尽情享受单纯的冷兵器对战快感,相信这也是 Steam 评价数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扫雷团:骑砍 2 的另一道开胃菜《雷霆一击》前瞻

不过根据国内玩家的评论,游戏的简体中文字幕均是质量不堪入目的机翻,而且当前版本还存在无法升级的恶性 BUG,小厂商的网络服务器对内陆玩家不友好也是老生常谈了,习惯这类游戏的玩家可以稍稍观望一段时间再入手。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手机网游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图片中心
美女图片
爆笑图
二次元
网游图片
单机图片
手游图片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