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八卦娱乐
何为“油腻”_宝玉
2021-01-17 07:35:16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何为“油腻”

继某档“姐姐综艺”被斥为过度追求“白幼瘦”之后,另一档“哥哥综艺”也迎来了全网差评——油腻!唱跳油腻、讲话油腻、表情油腻……很显然,冯唐和高晓松在网上撰文讲述“如何不油腻”之后,不仅没能帮助大多数中年人,特别是中年男性摆脱“油腻”形象,反而加重了这种“油腻”和“令人不适”的印象。

想要说明白什么是“油腻”,首先要找到“油腻”的对立面——在网络文化的语境中,应该是“清爽”和“干净”。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可能就是此前突然走红的藏族小伙丁真。有了具体形象作对比,我们大概可以认识到,所谓的“油腻”就是形象不淳朴、气质不干净、头脑不纯净、表达不直率、情感不真诚、态度不老实……没有人生来油腻,这份油腻感,其实是几十年凡尘俗事里摸爬滚打沾染来的,甚至可能是一些年轻人苦心钻营、卖力模仿想要披挂一身的成熟包装。

“油腻”甚至不是在当代社会刚刚出现的概念。《红楼梦》中有副著名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就充满油腻味道。当宝玉在秦氏的引导下走进上房内间,“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宝玉所不喜的仕途经济之道,正是为网友所诟病的“油腻感”的来源。

这样说来,油腻所指的范围,自然不止是男性。宝玉的“鱼眼睛论”虽过于粗糙直白,但也意指鲜明:年少时的女孩不谙世事、不通俗务、保留着纯真之心,堪称“无价之宝珠”;随着进入婚姻、年龄渐长,自然越来越流俗势利,令宝珠蒙尘,“是颗死珠”乃至成了“鱼眼睛”。古往今来的男男女女,大多逃不过变得“油腻”的命运;而故作老道的世俗价值观被锐意进取的年轻人所厌弃,也不可避免。

网络文化对“油腻”的批评声浪不免过于喧嚣、激进和犀利,但这恰恰显示了理想主义在当下所拥有的巨大力量。网友从未全面倒向世俗所推崇的“成功之道”,而是旗帜鲜明地推崇精神层面、道德层次、文化层级的更高追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油腻”一词才会应运而生,才会引发更多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一个人不是不可以油腻,而是不应该沉浸于油腻、满足于油腻。出油腻而不染,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更自由,人生才能平凡而璀璨。

投稿邮箱:wangluozhengwen@163.com游戏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子站导航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