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八卦娱乐
夫妻一方,对他人的借款提供担保,是否属于共同债务?
2019-12-03 07:49:52 作者:佚名

原标题:夫妻一方,对他人的借款提供担保,是否属于共同债务?

法律知识要点:夫妻一方对外给他人的借贷提供担保,在实务中很常见,但是借款人如果不能按时还款的,夫妻一方作为担保人,是要承担还款责任的,出借人在主张权利时,也大都把夫妻双方列为共同被告,理由是该债务是共同债务。

对于夫妻一方对外给他人的借贷提供担保,因此产生的担保之债,是否属于共同债务呢?下面,笔者来说说相关的法律问题。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从法律条文的本义来分析,夫妻共同债务成立的前提是,该债务必须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目的,夫妻共同债务有两个特点:一、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等);二、产生于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夫妻双方共同举债,或者一方虽以个人名义举债,但另一方同意。

通过上述分析,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他人的借贷提供担保,如果其对外担保并收取了相应的担保收益,并且这种担保收益又用于家庭生活,那么该担保之债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夫妻双方都应当对该担保之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如果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他人的借贷提供担保,提供的是无偿担保,没有获得任何的担保收益,或者夫妻一方对外担保并收取了相应的担保收益,但是该担保收益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目的,这种情况上明显不符合成立夫妻共同债务的前提,因此应当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之债。

当然,这里还涉及到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举证问题,按现行的法律规定,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应当首先推定为个人债务,若债权人或者以自己名义负债的,想要认定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其应当对其主张负举证责任,如果债权人或负债的一方不能举证证明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则应认定该债务为个人债务,由负债的一方以其个人财产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为了更好的阅读和理解上述法律知识要点,笔者分享一篇相关的实务案例,并对案例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和汇编,案例中观点仅供学习交流所用!

案情简介

原告陈某洪诉称:2015年8月17日,被告谢某青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原告借款人民币40万元,并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自2015年8月17日起至2016年3月17日止,借款利率为月利2.5%。当日原告将40万元款项转入被告谢某青农业银行账户,被告谢某青出具《收条》,确认收到借款40万元。

借款由被告方某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限自本合同生效至本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延后两年。被告方某常与被告陈某燕是夫妻关系,被告陈某燕应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借款后每月被告谢某青按约定向原告转账支付上月利息人民币10000元,但2015年11月后被告谢某青便未支付过任何款项了,经原告多次催款,被告谢某青均无力偿还,原告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提起诉讼,因约定利息高于规定的标准,原告特调低利息,未支付的利息按月利2%计算。

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三被告连带向原告偿还借款本金人民币40万元并支付利息(利息按月利率2%计算,从2015年10月17日计算至款项实际清偿之日)。

被告谢某青未答辩,未参加庭审。

被告方某常答辩称,被告谢某青尚欠其借款,原告应先向被告谢某青主张还款。

被告陈某燕答辩称,其对被告方某常对外担保不知情,不应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要点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主张被告谢某青借款本金40万元,有借款合同、收条、银行流水等证据予以证实,原告对本金的主张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予以支持。原告所主张的合法利息部分,法院予以支持。

被告方某常作为借款合同的连带保证人,依法应当对被告谢某青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原告主张被告方某常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予以支持。

原告主张被告陈某燕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因被告方某常与被告陈某燕在借款合同签订时是夫妻关系,被告陈某燕既非借款合同的当事人,也非借款担保人,虽然借款合同签订时,被告方某常与被告陈某燕是夫妻关系,但被告方某常对外担保,被告陈某燕并不知情,亦未产生担保利益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原告主张被告方某常对外担保之债为夫妻共同债务亦依据不足,故原告的该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判决结果

综上,法院判决:被告谢某青应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偿还原告陈某洪借款本金40万元并支付利息(利息按年利率24%为标准,自2015年10月17日起计算至款项还清之日止)。被告方某常对被告谢某青所负的本判决所确定的第一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律师点评

该案中,被告方某常作为担保人,为借款人谢某青的借贷提供担保,被告陈某燕与方某常是夫妻关系。出借人陈某洪以该担保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由为,列明陈某燕为共同的被告。但是,出借人陈某洪未提供证据证明,担保之债产生相关的收益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目的,且陈某燕对担保之债不知情,因此原告陈某洪对担保之债请求陈某燕承担共同还款责任,法院未支持其诉讼请求。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法律咨询、交流合作,请加微信:125 234 2196。原创文章,侵权必究!游戏网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手机网游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图片中心
美女图片
爆笑图
二次元
网游图片
单机图片
手游图片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