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游戏知道

袁隆平:希望能活到100岁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时间:2019-09-22 20:03:24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袁隆平:希望能活到100岁 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他对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怀有的赤诚初心,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未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和未来科学大奖等荣誉的袁隆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获得“共和国勋章”。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攻关目标的实现,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袁隆平一直认为,自己热爱的中国,既是他永攀新高的动力,也是所有梦想的终极目标。

选择农业报国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这让他感到痛心。于是在1949年,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

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之前还在学校代教俄语的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完全靠自己摸索经验的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为此,他两次自掏腰包,前往北京拜访育种学家鲍文奎。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让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为国家筑牢粮仓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欧美、日本等都在开展相关研究,但只有我们应用到了大面积生产中。”时至今日,袁隆平还清楚记得当时在接受奖项时说的话,“杂交水稻还有很大潜力,我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大批优秀人才从基层单位进入中心,袁隆平还积极争取经费把他们送到国外深造。

“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那个曾经简陋的海南南繁基地,被标注在了三亚地图上,从一个偏远小农场,变成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研基地。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了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于2000年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让老百姓吃得更好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

目前,袁隆平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开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的目标转变。2018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最显著的变化是:在30多个参与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些品种同时还具备广适性、高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

2017年9月,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省农科院研发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可以让饱受重金属污染之困的地区,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了9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突破,而且这项技术运用起来简单易行,成本不高。”袁隆平说。去年,经过持续一年的多点生态试验,大面积培育“低镉稻”已有了技术条件,这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目前,他正在攻关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通过审定,进行大面积推广,并逐步替代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

“我现在已经从‘80后’变成了‘90后’,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刚刚度过自己90岁生日的袁隆平说,“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新华社 记者周勉

(原题为《袁隆平: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游戏网

责任编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袁隆平获勋章感受

干瘦、黝黑、小平头,同几十年前最初进入大众视线时一样,袁隆平似乎没什么改变,即将年满九十,他也是几乎每天下田。“晚上睡前,再想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病虫害,天气有没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9-09-30
袁隆平:两个梦想一生圆

原标题:袁隆平:两个梦想一生圆 9月29日,袁隆平院士接受湖南日报记者采访。当天下午,获颁授“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院士出现在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座谈会详情>>

阅读: 16
日期: 2019-09-30
袁隆平:杂交稻冲刺亩产1200公斤耐盐碱稻十年内发展亿亩

原标题:袁隆平:杂交稻冲刺亩产1200公斤 耐盐碱稻十年内发展亿亩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9详情>>

阅读: 22
日期: 2019-09-29
习近平向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专家团队收看直播

原标题:习近平向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专家团队收看直播 新京报讯(记者 刘名洋)今日(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奖仪式在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19-09-29
袁隆平:两个点超级稻,10月或破亩产1200公斤大关

原标题:袁隆平:两个点超级稻,10月或破亩产1200公斤大关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9月22日消息,袁隆平院士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超高产研究,2018年起,在四川详情>>

阅读: 11
日期: 2019-09-22
江西两县官员先后跨省赴湖南,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贺寿

原标题:江西两县官员先后跨省赴湖南,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贺寿 9月7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刚刚度过虚岁90岁生详情>>

阅读: 31
日期: 2019-09-08
家乡县长跨省赴湖南,为袁隆平贺寿

原标题:家乡县长跨省赴湖南,为袁隆平贺寿 据江西九江德安县委宣传部微信公号“德安发布”报道,9月6日,受德安县委书记熊晋喜委托,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详情>>

阅读: 26
日期: 2019-09-08
人物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鲐背之年仍追逐“两个梦想”

    视频:“90后”逐梦人袁隆平:年轻人要为理想而奋斗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中国70年)人物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鲐背之年仍追逐“两个梦想”  中新社长沙9月7日电 详情>>

阅读: 23
日期: 2019-09-08
老司机心灰意冷,布隆平A抢小龙

老司机心灰意冷,布隆平A抢小龙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18-09-10
丸山隆平《地狱老师》完结 平均收视10.1%

地狱老师 据日本媒体报道,由丸山隆平主演的真人版电视剧《地狱老师》最后一集于12月13日周六晚上9点播出,平均收视率为9.5%(限关东地区)。 本剧开播第一集的... 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8-07-27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