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爆料站 > 次元边境

比日本科教片还硬核?BBC这次拼了!_米粒

时间:2020-10-16 16:24:46  来源:  作者:网络转载

原标题:比日本科教片还硬核?BBC这次拼了!

米粉们都知道,米粒妈和米粒都是科普节目重度爱好者,我每次赶稿累了,压力大了,脑筋不转了,就会打着给娃选片的旗号,满世界搜罗好看的科普节目,然后一看就停不下来

之前给大家安利了好几部日本科教节目

《像乌鸦一样思考》:日本人为了教育,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大科学实验》《献给未来的科学家》:50年30个诺奖?日本人给孩子这样的硬核教育,真是拼了!

《毕达哥拉斯装置》:日本家长每天5分钟硬核鸡娃:看完,我彻底沦陷了

好多妈妈说,简直承包了娃的整个暑假。据说好多爸爸本来窝在沙发上刷抖音,结果不知不觉就跟孩子看起来了,而且欲!罢!不!能!看完还各种跟娃讨论。

场面一度温馨到老母亲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说到科普,米粒妈觉得除了日本出品的这几部经典科普节目之外,BBC的《Do You Know?(你知道吗?)》必须拥有姓名

真人、实景,内容贴合实际生活,特别能拉近跟孩子之间的距离。

每集不到15分钟,两个话题,信息密度超级大,但又轻松有趣,看着一点都不累。

爆米花是怎么“蹦”出来的;

水滑梯源源不断的水是从哪来的;

为什么流动的蛋清煮熟后会变成固态的;

磁铁是怎么“吸铁”的;

自动扶梯内部什么样,如何利用齿轮运转;

汽车的刹车原理是什么;

钢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菌如何把酸奶变粘稠;

碳酸饮料里的气泡是怎么打进去的;

……

米粒妈觉得这个节目最难得的是,它除了探秘工厂、钻进机械内部,还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让我们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神奇世界的神奇变化。

各种生活常识、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知识,一网打尽,简直是最轻松的STEM教育

疫情之前带娃去电影院刷片,肯定少不了买份爆米花吧。

咱们都知道,爆米花是玉米做成的,小小的玉米粒,是怎么在那么短时间内炸成一朵花的?

无论老母亲怎么解释,对孩子来说,肯定都毫无画面感,但看了《Do You Know?》,就彻底解决这个大难题了。

主持人准备了咱们在超市里经常买的微波炉爆米花。

启动微波炉,往里面看,能明显看得出袋子在一点点膨胀。

袋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节目组特别制作了一段小动画来解释玉米粒炸开的原理

每一颗玉米粒外面都有一层硬壳,里面有层柔软的白色物质,是淀粉。

在淀粉里面,有一滴小水滴,当玉米粒被加热的时候,淀粉融化,那滴水开始膨胀,所占空间也越来越大。

慢慢地,水变得很热,开始转化成蒸汽,就像在壶里烧开水一样。

蒸汽在玉米粒里越积越多,不断推压玉米的硬壳,最后硬壳承受不住了,啪的一声,把外壳炸开了。

爆炸后,淀粉流出来,马上冷却成我们在爆米花上看到的柔软的白色“花朵”。

好啦,原理讲解完毕,就到“眼见为实”的环节了。

米粒妈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视角看到爆米花爆开的瞬间,太震撼了哈哈哈。

《Do You Know?》里,多的是这种我们生活中没机会看到的角度和画面。

节目里,还有另一种认识事物的角度,就是深入工厂,探秘加工生产过程。

比如,米粒特别爱吃意大利面。

各种各样形状的意大利面,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比如卷卷的这种通心粉,我们经常吃,米粒一直特好奇。

在此之前,我是一万个没想到,这么普通的面条,生产它的机器居然那么那么庞大

连装小麦粉的仓储罐都是庞然大物,每个都能装下150吨小麦粉,相当于十几辆小轿车

水和小麦粉在机器里混合后,挤压出这样的面团,呃。。。

通过特殊的模具,压出了弯弯的形状,哈哈,像方便面一样

再用刀头这么一切割,就把通心粉切成了长度一样的一小段一小段的。

切割好的意面在机器上不停颠簸、颤抖,这样才能把它们完全铺开,不会粘连。

这就完了?不能够!还有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干燥。

让这些意大利面进入巨大的干燥机里,蛇形走,4个小时后,出来的就是干干的,更容易保存的意面啦

嚯,这一大袋~不过国外人吃意面就跟咱们吃米饭一样,用不了多久就能干掉一大袋

像这种探秘工厂的环节,米粒特别迷,毕竟平时没什么机会亲眼见到,而且他又对机械知识特别感兴趣,看这个节目简直脑洞大开

还有,逛商场经常坐的扶梯吧。

孩子小的时候,咱们每次都提醒,注意安全,别在扶梯上跑跳打闹。看了《Do You Know?》里面扶梯这一集,米粒妈觉得让孩子了解扶梯的运转原理太有必要了。

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才能知道它到底哪里危险。

跟爆米花那集一样,节目组用一段小动画来讲解了扶梯的运转过程,把复杂的原理简单化,特别容易理解。

扶梯上下各有一个齿轮,顶部的齿轮,由链条拉着转动,就像自行车链条一样。

底部的齿轮像火车那样沿着轨道转。

它们靠齿轮上的“齿”带动整套阶梯一起转。

原理讲完了,再回到实际生活中,主持人把微型摄像机放到了扶梯下面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记录了扶梯“内部”运转全过程。

米粒看的时候直嚷嚷,太酷了

还有米粒小时候在美国最爱的垃圾车(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垃圾车司机,不是别的司机哦,就是垃!圾!车!司!机!哈哈哈~)

这一集从垃圾回收,到垃圾场分拣,再到造纸厂造纸,报纸印刷,一条龙,太过瘾了。

一大堆塑料、废纸被送到垃圾场,跟我们一样,先要由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把不能回收的垃圾挑出来。

然后,垃圾进入一个巨大的鼓,在里面不停地翻转,这样重的垃圾就沉下去了,轻的留在上层。

从鼓里出来的垃圾,分别被送到三条传送带上,大的、中的、小的垃圾就这样用机器进行了筛选。

通过特殊的机器,把废纸吹开,让废纸集中掉在另一个机器里。机器再把废纸压成一个大大大大的包。

这样的废纸包,接下来会被送到造纸厂。

先通过机器把废纸剪成小块,然后混合着水,进入碎浆机里打成纸浆。

呃,刚打出来的纸浆像泥水一样,黑乎乎的。

这样的纸浆进入旋压滚筒里兜兜转转进行清洗。

洗完,干了之后,居然能这么白,神了

纸浆干了,缠绕在巨大的卷轴上,就是超大一卷纸了。嗯,超大!

整卷的纸,被直接切割成窄一点的纸卷

接下来就可以印刷报纸啦

文字和图片放在印版上,通过滚筒,把图文印在纸上。

神速

最后的切割、折叠、装订全部用机器搞定。

BBC这部《Do You Know?(你知道吗?)》是特别特别经典的科教节目,每集只有十几分钟,题材丰富,呈现形式也超级轻松有趣。

一共出了两季,米粒感兴趣的内容会反复刷好几遍

米粒妈一向觉得,这样的节目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观察力,还能帮助孩子打开思维局限,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STEM教育的精髓,就是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从生活常识、到数理化、生物、机械知识,全都涵盖了,真后悔没早点给大家安利这部宝藏节目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游戏网

责任编辑: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科教文卫】中国学者:史前敖汉一度或为世界文化中心

原标题:【科教文卫】中国学者:史前敖汉一度或为世界文化中心 刘国祥研究员做主题报告。孙自法 摄 中新社内蒙古敖汉旗9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 李爱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9-09-01
编好三科教材培育时代新人

原标题:编好三科教材 培育时代新人 编好三科教材 培育时代新人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三科教材统编工作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详情>>

阅读: 13
日期: 2019-08-28
《工作细胞》将变身科教人物继续陪伴在我们身边

“今天有约37兆2千亿个细胞在精神十足地工作。”九月底这部叫《工作细胞》的新番迎来了完结,在甜甜猪看来这是暑期档中最好看的番剧之一,我要大声表白血小板,我永远喜欢血小板!《工作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8-10-06
《工作细胞》进入科教领域,以后就不止能在电视上看到它们啦!

“今天有约37兆2千亿个细胞在精神十足地工作。”九月底这部叫《工作细胞》的新番迎来了完结,在嘤酱看来这是暑期档中最好看的番剧之一,我要大声表白血小板,我永远喜欢血小板!《工作细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8-10-06
《工作细胞》将变身科教人物陪伴在我们身边

“今天有约37兆2千亿个细胞在精神十足地工作。”九月底这部叫《工作细胞》的新番迎来了完结,在甜甜猪看来这是暑期档中最好看的番剧之一,我要大声表白血小板,我永远喜欢血小板!《工作详情>>

阅读: 15
日期: 2018-10-06
求科教频道有深度一点的节目.类似走进忽悠(走近科学)经典传奇这类的节目.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我觉得网上的一些大学公开课都还可以。可以直接搜的。类似于科教频道的还是别指望了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8-08-27
求《格斗全天下》这个系列的科教片,discovery频道的,就是两个主持人满世界挑战各种武术,百度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云上没有版权的,不能分享了详情>>

阅读: 15
日期: 2018-08-24
科教频道自然传奇那个史前大冒险那些场景是真的吗?还是电脑...

小编为您搜罗的答案:是真的,我是他们的挑夫,摄像机和行李什么的都是我来运,历经2008-2009年一年多的史前穿越拍摄,我们损失了12名队友,被恐龙吃掉5个,走失摔死了7个,我是中央特密科的成员,世界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8-07-25
科教指南攻略 文明4 详解怎么玩

游戏刚出,大家可能被E文卡着不能尽兴,不少网友总结了很多经验,但是关键的内容我觉得还没有点到。其实本次确实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作品,其深度和文明差很多,而且很多是图标操作,只有知道不知道,没有懂不懂一说。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8-04-07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