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竞 > 昔日回顾
成化后大明灭亡原因形成,数典忘祖背弃朱元璋基调_唐伯虎
2021-04-16 10:41:26 作者:网络转载
大明王爷九游版

大明王爷九游版

角色扮演 | 128.5M

原标题:成化后大明灭亡原因形成,数典忘祖背弃朱元璋基调

大明到了成化时期,基本上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问题就出现了,其中最危险的就是明亡的根本原因、朱元璋在位时期一直反对的享乐、奢华。这些都是让人们丢失理想的主要因素,那么,明朝从成化开始局部地区已经出现;到了武宗时期做扩大到整个江南地区和边关、走私、海盗等广大地区,嘉靖更是催化了这一速度。

到了万历时期,这种趋势已经无法改变,所以,我才认为“明亡于万历”有一定正确性。就在于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奠定了崇祯时期各种问题的直接诱导因素,比如居官有同贸易、官场如商场等。

(1)经济大潮下的人心思变

唐伯虎的家乡苏州,就非常典型。成化年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奢靡现象,以及日后晚明时的诸多特征。

苏州的“晚明化”比其他江南地区要早半个世纪以上,唐伯虎日后的坎坷也主要是因为:苏州已经进入了以经济为衡量标准的时代,全国其他地区则仍是老传统。

唐伯虎的悲剧,如果放在晚明时期则基本不会出现。

从苏州城内的各种民居就可以看出,正德以前的民居大多矮小破旧,但到了正德嘉靖时期,民居则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阶段。

唐伯虎的前辈王锜(1432-1499)在《寓园杂记》中说:正统、天顺间,余尝入城,咸谓稍复其旧,然犹未盛也。迨成化间,余恒三四年一入,则见其迥若异境,以至于今,愈益繁盛,闾檐辐辏,万瓦甃鳞,城隅濠股,亭馆布列,略无隙地。舆马从盖,壶觞罍盒,交驰于通衢。水巷中,光彩耀目,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丝竹讴舞与市声相杂。

(2)成化是局部地区“晚明化”,之后逐渐扩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心思变的程度越来越大。随着商人势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自信心的提高,商人开始逐渐打破过往的陈规陋习。

例如,朱元璋对于服饰的限制。农民之家可以穿细纱绢布,商人之家则只能穿布。农家只要有一人经商坐贾就不许穿细纱。有位知名作者曾经戏谑朱元璋的这种规定:农民谁会穿着绢纱去干活?

服饰比拼后,商人们开始与官员在娱乐、吃用住行等方面进行比拼。

当时的一线城市,说书的、唱戏的买卖兴隆,妓院、酒楼鳞次栉比。王公贵族、贪官污吏花天酒地不足为奇,即使是当时的知名大儒、治世能臣同样如此,例如王世贞、董份等。与此同时,官商相勾结的结果是催生出了新的名词“绅商”。游戏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子站导航

大家都在搜